- 年份
- 2024(7883)
- 2023(11342)
- 2022(8927)
- 2021(7941)
- 2020(6269)
- 2019(14482)
- 2018(14468)
- 2017(27830)
- 2016(14685)
- 2015(16582)
- 2014(16754)
- 2013(16578)
- 2012(15504)
- 2011(14461)
- 2010(15055)
- 2009(13871)
- 2008(13325)
- 2007(11942)
- 2006(11044)
- 2005(10404)
- 学科
- 济(90308)
- 经济(90242)
- 管理(38035)
- 业(35553)
- 方法(29071)
- 企(27265)
- 企业(27265)
- 数学(25952)
- 地方(25586)
- 数学方法(25446)
- 中国(24269)
- 农(19448)
- 业经(18966)
- 地方经济(15884)
- 学(14592)
- 农业(13515)
- 融(12824)
- 金融(12821)
- 发(12727)
- 制(12589)
- 银(12421)
- 银行(12412)
- 行(12161)
- 财(12140)
- 贸(11815)
- 贸易(11802)
- 环境(11608)
- 易(11267)
- 理论(11055)
- 产业(10622)
- 机构
- 学院(217655)
- 大学(213939)
- 济(100448)
- 经济(98474)
- 研究(80924)
- 管理(79922)
- 理学(67211)
- 理学院(66422)
- 管理学(65080)
- 管理学院(64674)
- 中国(62181)
- 科学(46551)
- 京(46363)
- 财(43441)
- 所(40896)
- 研究所(36628)
- 中心(35683)
- 江(34309)
- 财经(33118)
- 农(32461)
- 经济学(31634)
- 北京(30365)
- 范(29927)
- 经(29815)
- 师范(29668)
- 院(29105)
- 经济学院(27923)
- 业大(27829)
- 州(27603)
- 农业(24612)
- 基金
- 项目(135136)
- 科学(106721)
- 研究(101410)
- 基金(95833)
- 家(82579)
- 国家(81879)
- 科学基金(70315)
- 社会(65878)
- 社会科(62588)
- 社会科学(62572)
- 省(54328)
- 基金项目(48768)
- 教育(46475)
- 划(44692)
- 自然(42455)
- 自然科(41482)
- 自然科学(41475)
- 编号(41002)
- 自然科学基金(40675)
- 资助(40285)
- 发(35658)
- 成果(33592)
- 重点(30876)
- 课题(30130)
- 发展(29267)
- 部(28916)
- 展(28797)
- 创(28028)
- 国家社会(27393)
- 创新(26259)
- 期刊
- 济(125397)
- 经济(125397)
- 研究(72480)
- 中国(50484)
- 管理(33768)
- 财(31745)
- 农(31317)
- 科学(28694)
- 学报(28383)
- 教育(26899)
- 融(23975)
- 金融(23975)
- 技术(23147)
- 大学(22500)
- 经济研究(21688)
- 农业(21411)
- 学学(21153)
- 业经(19974)
- 财经(17017)
- 问题(15282)
- 经(14854)
- 统计(13608)
- 技术经济(13265)
- 策(12209)
- 世界(11507)
- 贸(11399)
- 商业(11380)
- 业(11300)
- 决策(11048)
- 国际(10337)
共检索到353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绍东 邹赛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也形成了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模式,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劳资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共同富裕面临着严重障碍。从生产分工深化、市场规模扩张、分配结构优化以及消费需求提升四者之间的互动增强机制出发,提炼概括了“马克思—斯密—杨格定理”,提出要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向“国内大循环”,通过国内市场扩张促进分工深化,把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模式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通过技术劳动报酬提升效应、实体经济资源集聚效应、产业区域布局优化效应以及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效应等四种效应,有效缩小劳资、行业、区域和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娜 王梓印 周云波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城市层面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是否与共同富裕实现目标高度吻合;进一步探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机制作用,以及城市规模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中,数字经济在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方面均能够发挥正向驱动作用,而且在生产、流通和交换三个领域均能够发挥正外部性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2)提高当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传导渠道;城市规模存在倒U型影响作用,并表现出区域数字鸿沟的存在性。(3)无论按照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划分,还是按照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划分,数字经济发展均正向影响共同富裕进程。为此,各地区应加快培育高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加速融合数据要素与高质量劳动者形成新质生产力,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民营是民富的基础,民营经济不仅不能被消灭,而且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民营民富的共同富裕道路,既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需要民营企业的自身努力来转型升级和调整布局,还需要完善制度保障和进行价值引领,从而为民营经济充分发展、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激发内部动力与提供外部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亚辉 刘利
农村集体经济模式的优化升级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和可持续发展,是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人、物、钱的规模扩大,谁可以更好地主导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动力的现代化转型,又如何维系动力机制的长久有效,均是问题所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转型升级应突破单纯的经济发展维度,而着眼于治理、制度的协同完善,在处理好集体经济发展与村镇社会良好环境构筑的基础上,真正以经济增长为动力、以农民价值实现为手段、以农民幸福感提升为目标,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培养、完善农村内生动力而构筑现代农业体系。其推进实施主要涉及主体生成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 转型升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钞小静 王灿
资本主义国家在“黄金时期”形成了劳资联合的调节模式,改善分配关系并激发有效需求,支撑福特主义积累体制有效运行,形成了更快更高质量的增长并提高了更多劳动者的福利水平。法国调节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针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具有动态特征和累积因果循环联系的经济增长框架,分析了工资利润分配方式调整如何通过有效需求扩张的方式反馈到资本再生产以及技术转变的过程,提出生产率、利润(积累与投资)、实际工资(需求)在“正反馈机制”下的协同增长模式,阐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充分借鉴法国调节学派的观点,针对现阶段我国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和内需不足的转型困境,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形成更加公平的生产关系以促进更高质量的生产力,以公平促发展。转变我国过去“非平衡”的积累体制,具体需要从完善分配方式、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就业市场、加强就业保护,“量力而行”完善福利保障体制,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等方面重构调节模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郭劲廷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发展数字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逻辑一致性。首先,共同富裕应依靠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创新为起点,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伴随着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价值链分工的深化进一步构筑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其次,数字化流通过程以数字平台为节点,推动生产组织方式从个别企业的断续生产演化到工业互联网产业网链的连续生产,在加速商品价值实现的同时降低了流通费用,有力推动经济迈向高水平循环,增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数字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平台垄断、数字鸿沟等新问题,对推进共同富裕带来不利影响,要因势利导,以最大化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整体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余乾申
讨论如何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问题,应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实现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依然存在的现实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则会妨碍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发展民营经济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的增殖逻辑并不必然带来共享逻辑下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基于这种关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协同:创造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协同的条件,建立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扩大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间的命运共同体,优化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成果共享机制。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民营经济 协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星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激发创业活力,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结构中的互联网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效应最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与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替代效应,即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效果更加突出;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意味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增强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振博 袁正
当前,我国共享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将闲置资源与他人分享,重使用权、轻所有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享经济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平台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技术性增进总效用,实现帕累托改进。共享经济是促进第三次分配的一种途径,可以技术性提速共同富裕。全社会应拥抱共享经济,提升数字技术可及性,建立网络信任机制,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完善法律规范加强灵活就业保障,完善共享经济的监管,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共同富裕 共享平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梦根 周元任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追求的核心目标。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企业和家庭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设计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了2011~2017年全国及地区数字经济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匹配,从“促增长”和“调分配”双重视角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参与机会分享和发展成果分享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基础性和享受性支出,缩小群体内部的收入和支出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社会参与和财富创造效应增加居民收入,通过收入效应和降低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支出,两类影响机制在低收入(支出)群体中更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受“数字鸿沟”影响,数字经济对非常规任务中低技能、农村、西部和东北地区群体的创收增益效应并不显著。为此,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和分享性,积极提升人力资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有效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风 孙未未
共享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在新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理论抽象,而如何推动共享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借助信息共享能力为促进共享发展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和共享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共享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共享发展的影响效应的确存在非线性特征。而基于不同地区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协调性,强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生活的融合,有助于数字经济在共享发展中发挥更强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享发展 共同富裕 非线性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艳
全面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能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支持,还能高效开发农村资源,带动农民共同奋斗,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展现公有制经济模式优势,并依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本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强调需注重农村发展、农户收入提高,共同富裕目标实现需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基础,并提出打破困境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郝文强 王佳璐 张道林
农村集体经济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形态。通过浙江省桐乡市的调研发现,各村把资源联合起来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形成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抱团发展”创新模式,成为该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根据抱团主体与经营方式不同,“抱团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可划分为自主经营模式、在地投资模式、飞地投资模式与平台经营模式四种类型,且不同类型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各有优劣。共同富裕视阈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需要依托城市的大资源平台与大规模市场,因地制宜地制定抱团发展优惠政策,动员低收入农户参与抱团,并兼顾效率与合法性,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敏安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再次面临挑战,推动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共同富裕对于普惠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