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0)
2023(9910)
2022(7624)
2021(6649)
2020(5310)
2019(11643)
2018(11427)
2017(21428)
2016(12023)
2015(13051)
2014(12749)
2013(12250)
2012(10893)
2011(9492)
2010(9316)
2009(8613)
2008(8372)
2007(7312)
2006(6471)
2005(5607)
作者
(37519)
(31550)
(31340)
(29552)
(19969)
(15156)
(13926)
(12319)
(12092)
(10920)
(10892)
(10434)
(10193)
(9783)
(9762)
(9736)
(9721)
(9377)
(9157)
(8959)
(8065)
(7633)
(7517)
(7150)
(7103)
(6862)
(6843)
(6730)
(6432)
(6307)
学科
(47316)
经济(47262)
管理(31891)
(30616)
(23149)
企业(23149)
方法(18211)
中国(16548)
数学(16144)
数学方法(15990)
(14511)
业经(11613)
(11141)
地方(10953)
(10848)
农业(10008)
(9034)
贸易(9028)
(8755)
(8498)
环境(8175)
城市(7870)
(7544)
产业(7521)
技术(7099)
(6803)
银行(6741)
(6674)
财务(6656)
财务管理(6645)
机构
大学(169192)
学院(168311)
(66075)
经济(64663)
管理(62202)
研究(62023)
理学(54619)
理学院(53938)
管理学(52801)
管理学院(52527)
中国(44761)
科学(42489)
(39454)
(36907)
业大(33792)
(32304)
农业(31122)
研究所(30127)
中心(27965)
(27437)
(24838)
(23648)
财经(22767)
北京(22766)
(21243)
农业大学(21180)
(20956)
师范(20891)
经济学(20404)
(20170)
基金
项目(125759)
科学(98018)
基金(92580)
(85759)
国家(85120)
研究(81690)
科学基金(71357)
社会(53942)
社会科(51177)
社会科学(51160)
基金项目(50008)
自然(49078)
(48952)
自然科(47977)
自然科学(47961)
自然科学基金(47103)
(42099)
教育(35901)
资助(35773)
编号(29559)
重点(29055)
(27140)
计划(25947)
(25889)
(25763)
科研(24838)
创新(24257)
国家社会(23446)
科技(23290)
(21967)
期刊
(68315)
经济(68315)
研究(44874)
学报(38101)
(35280)
科学(32530)
中国(29466)
大学(27961)
学学(27088)
农业(23286)
管理(20723)
(19810)
(13348)
金融(13348)
业经(12973)
(12580)
教育(11870)
问题(11567)
林业(11492)
经济研究(11450)
业大(11433)
技术(11296)
财经(10638)
(10423)
科技(10013)
(9163)
农业大学(8991)
资源(8341)
商业(7765)
现代(7712)
共检索到236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金屯  PouyatR.  
本文用长 1 4 0km、宽 2 0km的生态样带研究纽约市“市区 -郊区 -农区”落叶阔叶林死地被层中重金属变化格局 ,从而分析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对森林地被层的污染关系。DCA结果表明 ,重金属总量城区明显高于效区 ,郊区则明显高于农区。重金属含量与距市中心的距离、城市土地利用率、人口密度、机动车密度、公路密度都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大气污染是森林地被层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娜  李建  刘海丰  桑卫国  
研究暖温带东灵山3种落叶阔叶林的碳氮元素含量和C∶N比率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和乔木层的碳元素含量表现为白桦林>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辽东栎林,氮元素含量在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中最高,为另外2种林型含量的2倍,而3种林型的土壤微生物碳氮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动很小,并且不受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3)3种林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化不大,表现出受限制的化学计量学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明坚  陈启常  李铭红  史美中  曹剑波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死地被层现存量为14.141t/hm2,其中H>F>L.死地被物中9种元素含量和贮量大小依次为C>N>Ca>Mn>K>Mg>P>Zn>Cu,而土壤中为C>N(K)>K(N)>Mg>Mn>Ca>P>Zn>Cu。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土壤中Mn和N的含量较高而P和Ca较低.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自表层至深层,C、N、Ca、Mn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的含量均在表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传涵  李明鹤  何绍江  陈秀华  
用成对样本T检验法对相邻生长的杉木林和阔叶林以及若干不同世代的杉木林土壤酚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杉木林和阔叶林土壤挥发性酚含量都很低 ,远低于可使植物产生中毒的浓度 ;2 挥发性酚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会自行消解 ,在常温下经过一个月后 ,其平均含量下降了 6 2 10 % ,含酚量越高的土壤降低的程度越大 ;3 阔叶林土壤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的平均含量高于杉木林土壤 ,但未达显著水平 ,而两种林分的挥发性酚含量近乎相等 ;4 没有发现不同世代杉木林土壤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含量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酚在土壤中积累而成为中毒因素的可能性很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周世兴  肖永翔  唐剑东  
【目的】研究不同氮沉降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NH_4~+-N和NO_3~--N分布及其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CK,0g/(m~2·年))、低氮(L,5g/(m~2·年))、中氮(m,15g/(m~2·年))和高氮(H,30g/(m~2·年))4个氮沉降水平,从2013年11月开始,每15d进行1次模拟氮沉降,于2014年5月和11月采集0~20Cm土层土样,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pH值等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土壤NH_4~+-N和NO_3~--N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氮沉降背景下(CK),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无机氮含量为14.66~16.97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玉良  张家洋  任敏  
对新乡市12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铅、镉和锌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的重金属含量表现为污染区>清洁区,不同树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的重金属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铅含量的大小排序为榆树>栾树>雪松>刺槐>悬铃木>夹竹桃>毛白杨>柳树>卫矛>圆柏>臭椿>核桃;镉含量的大小排序为毛白杨>雪松>栾树>悬铃木>夹竹桃>臭椿>柳树>榆树>悬刺槐>圆柏>卫矛>核桃,锌含量的大小排序为夹竹桃>榆树>臭椿>柳树>刺槐>栾树>雪松>毛白杨>核桃>圆柏>卫矛>悬铃木。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2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含量进行归类,榆树和栾树归为第1类,夹竹桃、雪松、毛白杨、刺槐、柳树、悬铃木和臭椿为第2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飞  邹斌  郑景明  戴伟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乌桕、深山含笑、杉木、木荷和油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根系进行分级后,测量并比较各树种前5级根之间根长、比根长及C、N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细根形态方面,11个树种的根长均表现出随序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的表现则相反;在细根C、N含量方面,除3个树种(山乌桕、檵木和梓木)5级根C含量小于4级根、1个树种(油桐)2级根C含量小于1级根外,其余7个树种根组织的C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成林  翟瑞宁  黄开健  谭华  郑德波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熊发前  韦慧  韦善珠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糯玉米科学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桂甜糯611、桂糯615和桂黑糯609)为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0.0、0.5、1.0、1.5和2.0 g/L)水溶性硒肥(锌硒葆),分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籽粒硒含量随之增加,其中桂糯615增幅最大,硒含量最高达到0.265 mg/kg,是清水对照的2.82倍。不同糯玉米品种镉、砷的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桂甜糯611镉、砷含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最大降幅分别为52.94%和77.78%。糯玉米硒含量与镉、砷含量相关性分别为-0.5509和-0.8530,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喷施外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无明显提高作用,但外源硒肥浓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的硒含量,同时降低其镉、砷含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梁贵  项文化  赵仲辉  樊刚惟  杨丹  
钾(K)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土壤中K含量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森林经营活动和树种组成不同,森林土壤中K含量差异性较大,表现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在1hm2石栎-青冈栎常绿阔叶林样地内的10 m×10 m小样地中心位置,分采集0~10、10~20和20~30cm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K元素含量,用地统计学理论分析土壤K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土壤K含量与土壤其它养分元素(有机C、N、P)、地形因子(海拔、凸凹度和坡度)和凋落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30 cm土壤K含量平均值为28.04 g/kg,为中等变异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除20~30cm土层中K含量符合线性模型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枭  王通  庞春梅  宋思婧  丁山  余树全  
【目的】明确1996—2017年气候变化对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胸径(D_(BH))≥10 cm的植株]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25个400 m~2样地进行调查,使用2期(1996年和2017年)调查数据和天目山1996—2017年气象数据,对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1)乔木层树种生活型组成发生变化,常绿树种的株数占比从17.5%提高至35.5%,提高了102.9%,落叶树种的株数占比从82.5%下降至64.5%,下降了21.8%。群落外貌已悄然发生变化。(2)乔木层树种更替剧烈,整体退出4科6属8种,进入1科3属4种,退出和进入树种变幅达27.3%。稀有种和偶见种的退出和进入是引起乔木层物种数量变化的原因。(3)乔木层中不同树种的作用发生变化,重要值排前17位优势树种变幅为47.1%,其中,常绿树种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的重要值从第19位的1.88%增加到第3位的10.36%;常绿树种重要值占比从22.6%提高至36.3%。常绿树种在乔木层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加。(4)乔木层α多样性稍有减少,各类指数降幅为-9.1%~-3.1%。常绿树种α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变幅为-3.0%~51.8%。(5)植物区系趋于热带成分。科的热带成分占比从55.6%提高至58.3%;属的热带成分占比从25.0%提高至30.3%。(6)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群落稳定;小径级常绿树种的株数提高了165.3%,中径级常绿树种的株数提高了45.5%,大径级无明显变化。1996年乔木层增长型树种有11种,稳定型树种有1种,衰退型树种有4种。2017年乔木层增长型树种有7种,稳定型树种有5种,衰退型树种没发生变化。短毛椴Tilia chingiana、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和色木槭Acer pictum退出增长型,进入稳定型。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shennongii、四照花Cornus kousa subsp.chinensis、交让木和天目槭Acer sinopurpurascens生长潜力增强。【结论】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动态变化非常显著,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外貌已从落叶树种占据优势向常绿与落叶树种均衡状态演替,生物多样性稍有减少,植物区系趋向于热带成分。表7参3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伊敏  龚粤宁  习丹  李炯  旷远文  王发国  
为探讨南岭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营养特征及重金属含量水平,测定了保护区16个优势树种叶片中N、P、K、Ca、Al、Na、Mg、Mn、Ni、Cu和Pb共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在叶片中的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叶片N、P含量均低于我国陆生植物叶片含量的平均值,叶片Ca、K、Mg含量处于陆地植物叶片的正常范围,叶片Mn含量与广东植物叶片含量接近;16个优势树种叶片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南岭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受P限制强烈;尽管16个优势树种叶片暂未受到重金属和Al毒危害,但因华南地区酸沉降引发土壤重金属活化的风险仍存在,应加强对该地区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和树木叶片化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丽萍  夏振远  方敦煌  王明峰  朱保昆  杨根华  洪群艳  蒋智林  赵进龙  
本研究采用硝酸-双氧水体系微波消解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云南重要烟区玉溪地区烟草中的砷(As)、汞(Hg)等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通过与各种重金属含量限量指标比较,表明该地区烟草中镉的含量仍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需要进一步降低烟叶重金属的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慧妹   于水强   谭蕊   徐新颖   王国兵   王维枫  
【目的】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入侵亚热带北缘落叶阔叶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究毛竹入侵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与固碳潜力及森林的毛竹入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毛竹入侵样带上,选择落叶阔叶林(麻栎林Quercus acutissima)、竹阔混交林(混交林)和毛竹林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林下地表0~10 cm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包括土壤pH、含水率和有机碳、全氮、NH_4~+-N、NO_3~--N、全磷、有效磷含量,以及β-葡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物酶(POX)、过氧化物酶(PER)活性和酶计量(V_(C/N)、V_(N/P)、V_(C/P)),比较不同林分的土壤指标。【结果】(1)随着毛竹入侵,毛竹林土壤pH值和含水率显著增大,且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显著(P<0.05);其土壤有机碳、NO_3~--N和全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NH_4~+-N、有效磷和全磷含量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不显著。(2)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水解酶(BG、NAG+LAP、AcP)活性均随毛竹入侵呈下降趋势,氧化酶(POX、PER)活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酶计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的V_(N/P)显著低于混交林和麻栎林(P<0.05),而V_(C/N)、V_(C/P)在不同林分间差异不显著。(3)酶活性的矢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的磷限制程度高于混交林和麻栎林。(4)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NO_3~--N、全氮、有效磷含量或pH有显著相关关系,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相关性总体不显著。【结论】毛竹林取代落叶阔叶林(麻栎林)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相关水解酶活性降低,不利于原有落叶阔叶林土壤碳库与养分库的保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王平玺  
该文对北京西山的洋槐、元宝枫和栓皮栎人工林生态系统内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布和循环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营养元素含量均随器官不同而产生差异.在林木生存空间的养分贮量中,洋槐林N元素贮量高,达853kg/hm~2,元宝枫和栓皮栎林Ca元素贮量多,为727kg/hm~2和563kg/hm~2.3种林分养分循环速率相差不大,在0.75~0.79之间.而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其顺序为洋槐林>元宝枫林>栓皮栎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费玲  钟全林  程栋梁  徐朝斌  张中瑞  张蕾蕾  
【目的】研究林下灌木层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分配关系探究不同起源森林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灌木层地上地下生物量是否符合等速生长规律,抚育管理等人工经营措施是否会影响其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关系,为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其不同龄组及所有灌木层样方植物的地上生物量(y)与地下生物量(x)数据,应用SMATR软件,采用对数方程lgy=b+A lg x拟合灌木层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关系,并对不同起源森林各龄组灌木层的A(生长指数)和b(生长常数)值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龄组天然常绿阔叶林的灌木层生长指数A值分别为幼龄林0.94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