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9)
- 2023(4753)
- 2022(3963)
- 2021(3979)
- 2020(3094)
- 2019(7218)
- 2018(7122)
- 2017(11089)
- 2016(7652)
- 2015(8900)
- 2014(9177)
- 2013(7899)
- 2012(7283)
- 2011(6770)
- 2010(7165)
- 2009(5756)
- 2008(5488)
- 2007(5061)
- 2006(4572)
- 2005(4254)
- 学科
- 教育(21354)
- 济(14607)
- 经济(14598)
- 教学(12786)
- 中国(12097)
- 管理(11664)
- 理论(9879)
- 业(8499)
- 方法(7388)
- 学法(7078)
- 教学法(7078)
- 数学(6608)
- 学(6502)
- 数学方法(6409)
- 企(5901)
- 企业(5901)
- 农(5287)
- 学理(5190)
- 学理论(5190)
- 发(4753)
- 思想(4400)
- 政治(4321)
- 研究(4268)
- 发展(4167)
- 思想政治(4086)
- 政治教育(4086)
- 治教(4086)
- 德育(4048)
- 展(4043)
- 学校(3969)
- 机构
- 大学(94880)
- 学院(90116)
- 研究(33950)
- 教育(32641)
- 范(26809)
- 师范(26618)
- 管理(24809)
- 济(23263)
- 京(22403)
- 经济(22345)
- 师范大学(22016)
- 理学(21467)
- 科学(21180)
- 理学院(20968)
- 管理学(20188)
- 管理学院(19971)
- 中国(17294)
- 技术(17255)
- 所(16862)
- 职业(16768)
- 江(16567)
- 研究所(15522)
- 北京(15124)
- 农(14722)
- 中心(14695)
- 业大(13348)
- 教育学(12504)
- 州(12445)
- 院(11907)
- 职业技术(11625)
- 基金
- 项目(57752)
- 研究(50603)
- 科学(46020)
- 基金(35780)
- 教育(35403)
- 家(30687)
- 国家(30217)
- 社会(27150)
- 省(25592)
- 社会科(25349)
- 社会科学(25343)
- 科学基金(24896)
- 编号(24042)
- 划(23597)
- 成果(22775)
- 课题(21566)
- 年(18766)
- 基金项目(18406)
- 规划(15625)
- 重点(15085)
- 部(14630)
- 自然(14489)
- 自然科(14152)
- 自然科学(14149)
- 项目编号(13967)
- 自然科学基金(13933)
- 资助(13834)
- 发(13459)
- 教育部(13375)
- 性(13275)
共检索到151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青
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灵魂引领教育思想的不断转变,以育人为根本引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增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引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铁柱 黄志勇 李坤
探索了推进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工程,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系统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内容多维教学体系、教法学法、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
教育理念 教学创新 军队院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文晓 刘伦钊
应试教育中,学生仅仅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尽管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性,但其客体地位终究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的无限追问和终极关怀。世纪之交,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给予关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正富
认真把握教育规律,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是具有鲜明职业色彩的学校类型,但其高等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应追求"高素质"与"高技术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规格。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可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张士充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各科学习不但占有绝大部分时间,且有丰富多采的内容可以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着重研究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数学教学与智育关于数学教育中智育的内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德良 汪军
一、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思想和教学观念方面的问题。在进入90年代以后,人们逐步认识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这种变化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要使文化素质教育更深入更有效 ,必须确立起全人教育理念。当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由于离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孤立地、局部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实践效果欠佳。全人教育理念是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正确定位 ,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想追求 ,它强调的是在文化教养、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完全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人。在全人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 ,教化、示范、养成是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大学 理念 全人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毕金杰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 生命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桑宁霞
鲁迅的教育理念以大众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基础,以实现个性、群体的自立、自信为逻辑起点,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为途径,以开放、多元、灵活为手段,以民主、平等、尊重为实施前提。这对当代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鲁迅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阎平
立足未来,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提出了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目标笼统、不够明确;重学科体系,轻实际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偏深、偏难、陈旧老化,课程品种单一、结构封闭等。文章提出,电大课程改革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在具体学科设计中,提倡以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为依据,以知识的内在体系为逻辑的专题型课程结构。其特点为:便于自学、利于选择,使课程处于不断完善、发展、整合、更新的动态形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文秀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改革现有的课程评价体制。从五个方面比较了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评价观,揭示了素质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内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评价 高职教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成颖 孙建军
本文首先介绍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三者的优势与不足。文章最后提出了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素质教育思想,即应当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合适的学习理论予以指导的思路。
关键词: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信息素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本文根据作者1999 年9 月27 日在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共分三个部分:第一,进一步提高对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第三,进一步做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德仁
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而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对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做法以及一些带倾向性的认识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把握、对现阶段高校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