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
2023(1143)
2022(931)
2021(841)
2020(600)
2019(1340)
2018(1356)
2017(2446)
2016(1364)
2015(1705)
2014(1521)
2013(1612)
2012(1505)
2011(1417)
2010(1316)
2009(1251)
2008(1278)
2007(1161)
2006(1099)
2005(1008)
作者
(4602)
(3847)
(3797)
(3652)
(2317)
(1870)
(1759)
(1489)
(1377)
(1354)
(1325)
(1318)
(1282)
(1217)
(1192)
(1184)
(1108)
(1086)
(1063)
(1047)
(1044)
(964)
(950)
(924)
(896)
(883)
(844)
(834)
(786)
(780)
学科
(4761)
经济(4759)
管理(4583)
(3837)
(3523)
农业(2204)
(1738)
企业(1738)
业经(1467)
方法(1428)
中国(1381)
(1283)
贸易(1283)
(1263)
(1244)
数学(1173)
生产(1166)
数学方法(1160)
产品(1150)
地方(1134)
(1114)
(1070)
(1061)
农产(1056)
农产品(1056)
环境(1006)
资源(998)
(963)
行业(893)
行业管理(883)
机构
学院(20602)
大学(19742)
(9159)
研究(9057)
经济(9019)
(7828)
管理(7546)
中国(7288)
理学(6322)
理学院(6261)
农业(6191)
管理学(6134)
管理学院(6100)
科学(5696)
(4934)
业大(4789)
(4733)
研究所(4454)
中心(4199)
(3654)
农业大学(3591)
(3559)
(3370)
(3232)
(3174)
科学院(3171)
(3170)
北京(2874)
经济管理(2797)
发展(2780)
基金
项目(13865)
科学(10470)
研究(10211)
基金(9794)
(9286)
国家(9212)
科学基金(7130)
社会(6176)
社会科(5839)
社会科学(5837)
(5385)
基金项目(5106)
自然(4524)
(4457)
编号(4386)
自然科(4364)
自然科学(4361)
自然科学基金(4281)
教育(3992)
资助(3759)
成果(3480)
(3424)
重点(3299)
(3131)
(2969)
(2827)
国家社会(2816)
课题(2809)
科研(2698)
中国(2681)
期刊
(11324)
经济(11324)
(7646)
农业(5740)
中国(5656)
研究(5221)
学报(4021)
科学(3455)
(3183)
管理(3114)
大学(3005)
学学(2894)
(2443)
业经(2349)
技术(2180)
世界(1840)
教育(1763)
问题(1696)
(1642)
金融(1642)
农业经济(1539)
(1443)
资源(1421)
业大(1413)
农村(1350)
(1350)
经济问题(1337)
农业大学(1336)
经济研究(1325)
财经(1190)
共检索到34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伟   黄汉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扬  
粮食主产区是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和粮食提供的源泉地,但农业弱质性和比较收益低等原因造成主产区粮农收入低,影响到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是政策的必然选择。确保理性粮农的收入不低于非农产业的收益是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的政策目的。但目前,国家颁布实施的各项反哺性补偿政策存在着补偿效率低等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建立粮食主产区内生性补偿机制,做到"硬投入"与"软投入"补偿并重,政策公平与效率并举,体制机制与市场机制补偿相结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兆刚  邓明然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现代化的粮食加工体系可以使粮食通过加工增值,加工系统布局的影响因素涉及区域内粮食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等多种因素,本文试图通过模型探讨粮食深加工企业布局的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学君  吴志华  韩耀  印文郁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中国粮食的特殊性范围已基本由原先的整个粮食缩减为居民的口粮。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根据口粮的特殊性要求进行生产保证 ,如何根据非特殊粮食口粮的性质要求进行二路竞给 ,如何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进行粮食安全风险的认知与防范 ,就成了未来中国能否在保证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之间进行有效平衡的创新要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帆  
粮食安全是从粮食产品中引申出来的,只有在解读粮食产品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其实现问题。本文指出粮食生产具有产业缺陷,粮食消费处于基础地位,粮食流通具有滞后效应,然后从粮食产品的这些特征出发,阐述了粮食安全的两重目标、发生效果、外延确定、生产原因和实现路径等问题,这些理解对于制定粮食安全公共政策以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只有实现数量的安全,才能保证质量的安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安全,还应该包括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主权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内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2003~2014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也面临着诸如水土资源短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生产效率仍然不高等突出制约。传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必须更新,必须从一个全新的、更广的角度重新思考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之策。本丈提出,应从整个食物系统来重新定位粮食安全,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是饲料粮的安全问题,说到底是畜产品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业结构基本上每隔20年左右调整一次,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前是"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从1978年到1992年期间是"粮+经"的二元种植结构,从1992年到目前阶段是"粮+经+饲"的三元种植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经勇  
市场价格信号是粮食安全的调节器。粮食供求与价格波动是市场调节所固有的功能。市场价格反映供求又调节供求,是粮食市场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粮食保护价扭曲了粮食供求与市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长效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随着世界粮食供求的变化、国内粮食安全问题的变化,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的需要,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梳理了自党的十六大报告以来有关的粮食安全政策,并针对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新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生产要素的制约,且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影响较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粮食进口的难度加大。对此,本研究提出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容和要求,并针对新要求和新内容提出优化路径和政策选择。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覃世民  
粮食安全是人类必须面对而且十分紧迫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笔者认为,关键还在科技,即依靠科技兴粮,开发无形粮田。粮食生产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在前两个环节,我国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为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产后环节,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创新与技术上也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必须正确理解产后环节粮食科技的内涵,正视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用系统思维和经济的观点分析,产后环节粮食科技工作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将是未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也是粮食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粮食行业是天然的弱质行业,且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不能将产后环节粮食科技工作完全推向市场,应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华树春  钟钰  
为了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避免或消除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者利用协同学理论,以湘赣水稻主产县、黑吉玉米主产县(市、场)为调研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剖析法,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成效与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配置要素表现变化方面来看,不论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还是产业链条延伸增值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调减玉米空间有限、销区需求激增、产粮大县经济实力弱、技术潜力发挥受限等问题。因此,结合实践经验,必须科学合理调整结构、防范粮食供求形势在潜移默化中突变、建立健全对主产区的发展补偿机制、加快培育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