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8)
- 2023(12245)
- 2022(10379)
- 2021(9738)
- 2020(7640)
- 2019(17417)
- 2018(17084)
- 2017(31989)
- 2016(17271)
- 2015(19484)
- 2014(19758)
- 2013(19220)
- 2012(18023)
- 2011(16637)
- 2010(17148)
- 2009(15833)
- 2008(15692)
- 2007(14361)
- 2006(13151)
- 2005(12241)
- 学科
- 济(70984)
- 经济(70912)
- 管理(50483)
- 业(49051)
- 企(39516)
- 企业(39516)
- 中国(24872)
- 农(22752)
- 地方(21862)
- 方法(19627)
- 业经(18661)
- 财(17735)
- 学(16838)
- 农业(15449)
- 制(15258)
- 数学(14981)
- 数学方法(14702)
- 银(14670)
- 银行(14653)
- 策(14294)
- 行(14169)
- 贸(13588)
- 融(13585)
- 金融(13582)
- 理论(13572)
- 贸易(13572)
- 易(13081)
- 发(12414)
- 技术(12114)
- 环境(11904)
- 机构
- 学院(248382)
- 大学(243207)
- 济(99683)
- 经济(97247)
- 管理(90633)
- 研究(88354)
- 理学(75042)
- 理学院(74142)
- 管理学(72932)
- 管理学院(72437)
- 中国(69557)
- 京(53328)
- 科学(51823)
- 财(49570)
- 所(44540)
- 江(41824)
- 中心(40903)
- 研究所(39418)
- 农(37978)
- 财经(37056)
- 范(36731)
- 师范(36390)
- 北京(34654)
- 州(34086)
- 经(33322)
- 院(32184)
- 业大(31598)
- 经济学(29546)
- 农业(29085)
- 师范大学(28598)
- 基金
- 项目(150447)
- 研究(118283)
- 科学(117875)
- 基金(104286)
- 家(89343)
- 国家(88409)
- 科学基金(75307)
- 社会(72835)
- 社会科(68843)
- 社会科学(68832)
- 省(60578)
- 教育(54974)
- 基金项目(53460)
- 编号(51066)
- 划(50477)
- 自然(45355)
- 自然科(44222)
- 自然科学(44214)
- 成果(44096)
- 自然科学基金(43409)
- 资助(42208)
- 发(38074)
- 课题(36781)
- 重点(34349)
- 部(32401)
- 创(31723)
- 发展(31160)
- 性(31065)
- 年(30771)
- 项目编号(30652)
共检索到409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昊臣
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危机,许多传统文化现象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步消失。为了从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内核中探究保护对策,文章采用了符号学的视角,将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中的典型元素符号用皮尔斯意指三分式进行分析,指出如今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并探究相应策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符号学 民族符号 鄂伦春族 文化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桑森垚
以西藏达东村为例,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地方品牌开发者和村民对达东村地方符号的认知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对村民地方认同的破坏。结果表明:地方品牌开发者以达东村的自然属性为主体,而村民则以达东村文化属性为主体,二者对达东村地方符号不同的解读导致达东村村民感知地方认同丧失,主要表现在可区别性丧失、感知地方认同延续的丧失、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降低等方面。研究为平衡地方品牌开发过程中群体间利益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有助于促进形成可持续性的地方品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奕
从符号学的视角探析服饰设计,论述了服饰的符号含义与差异性、服饰符号的语义与象征性、服饰符号的意义与延续性问题,以期正确应用符号学理论,研究实际的服饰设计问题,更好地创造出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饰。
关键词:
符号学 服饰设计 创意视觉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霍玉
日趋多元化的文化审美风尚激发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潜力与活力,而符号学作为极具现代化的包容性理论体系赋予了艺术学学者更加全方位的视角,帮助其脱离传统的具象化、实体化研究思维,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多元诠释与精准定位。由加拿大籍华人段炼编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视觉文化:从艺术史到当代艺术的符号学研究》一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莉
民族符号过多地以历史性存在于图案课程教学简单的传递与接收,忽略了其生命力和创新性。文章以民族符号融入图案课程教学为视角,对高职院校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究,从高职图案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入手,分析了以实用性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了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国民意识的回归,民族符号融入高职图案设计课程将会被更好的应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智仕
符号消费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符号消费能够深入发现消费心理需求的规律,从中找出其差异性与潜藏性,而作为营销计划中的产品信息传播媒介的广告,利用本身所必备的重要告知功能,可将产品中的显性和隐性价值表现出来,让受众接受和说服受众。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企业产品的研发、宣传、推广和销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符号消费 广告 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会冬 袁桂林
现实中学生撕书等极端行为应当引起研究者对于学生教材观的关注,但从学生的角度对教材观展开研究却处于式微的状态。符号学视角从结构、原因及其对教学主体的影响三个层面,沿着参与观察-深描-阐释的路径展开对教材观的研究,力图实现发现问题与理论阐释、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关键词:
符号 学生教材观 阐释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晓伟 刘能勇 梁傲雪 倪静
语义网在最近二十年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学界和业界对语义网定义及其理论框架的认识仍模糊不清,相关研究多以技术支持为主,而鲜有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这不利于语义网的长期发展。为此,本文首先通过对符号三角模型的研究与扩展,选定若干与语义网相关的核心原始概念;然后,以此为基础比较分析三类典型的语义网定义;最后通过本体分析,深入讨论语义网的资源网络本质属性。基于以上讨论和分析结果,本文将给出以其核心属性为构成要素的语义网定义,并基于此定义重构语义网的理论框架,以期完善当前语义网基础理论体系。
关键词:
语义网 符号学 符号三角模型 本体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和海 饶红 王琪
随着泛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深入发展,可视化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者的迫切需求。如何进行资源可视化成为微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关键。知识元是显性知识的单位,是微型学习资源的代表,对知识元进行视觉表征实践研究,就是完成微型学习资源从抽象文本到可视化图像的转变。依据信息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分为形态陈述性知识元、内容陈述性知识元、效用陈述性知识元和内容程序性知识元四种类型。通过理论模型的阐释,以案例方式进行具体的可视化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可视化设计的知识元,把抽象的文本变成直观的图像,降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难度,提高学习效
关键词:
知识元 知识可视化 视觉表征 可视化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玲
现代符号学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创立的。然而,真正使符号学产生影响并在文艺学领域付诸实践进而建构“文学符号学”理论体系的,则是德国哲学家思斯特·卡西尔和他的美国女弟子苏珊·朗格。在美国学界,两人的理论被合称为“卡西尔——朗格符号学”。而事实上,就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邹积艺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旅游符号表象化的危机在悄然滋生并不断加剧。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的“符号化”的一把钥匙。借用“前台”、“后台”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的舞台化空间与文化保护性空间的旅游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模式,为原生文化的演绎及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找到了游客旅游体验及游客行为规范的模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年兴 袁瑞萍
作为一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元身份"是一种以个体的自我认知为点,以主体间的承认原则为线,以共同体的情感、规范和价值为面的意义系统,沟通着个体与共同体的意义关联。元身份所蕴含的"爱"、"法律"及"团结"的承认形式存在于个体、社会及政治的互动过程之中,并由此把各种社会力量牵涉在一起,构成了围绕它的社会冲突、竞争、妥协以及各种观念的交锋。国家通过元身份治理社会,需要通过阐释、置换、内化和固化等仪式过程,从而获得对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主导地位。"元身份"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跨越了不同身份之间的话语边界,为审视身份符号背
关键词:
元身份 象征空间 政治逻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浩 张鲲
通过对四川省乐山沙湾区郭沫若故居及所在城区城市建筑和环境现状的调研,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解读,总结出沙湾郭沫若文化区空间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点,并引入建筑符号学理念挖掘名人故里代表性建筑符号,应用于城市建筑的空间环境形态探索,从而为城市文化区建设提出"点——线——面"三个层次的建筑空间形态探索,旨在引领其他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精神。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敏 顾凤佳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标识性的作用和地位。而以互联网为平台建立的高等院校的主页,则是该院校文化的重要反映,它们为网络世界的大众提供了直观了解和感受这些院校内部活动和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运用符号学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六所远程高等院校主页的分析和解读,一方面试图探索这些院校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期望能够以此推动远程开放教育院校文化内涵的建设,推进国内远程教育文化内涵的发展进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美蓉
"中华嫁衣"展览是由嫁衣展品组成的多级意指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嫁衣是具有审美功能和象征功能的符号,即"表现"的嫁衣。从符号学意义上说,嫁衣、嫁衣展品和妇女文化组成了一个"意义三角形",嫁衣展品的意义生产正是在与嫁衣、妇女文化的三元关系中进行的。"中华嫁衣"展览不仅建构了女性的多重主体立场,还重新书写了妇女与民族、历史、文化的关系。从符号学视野下分析嫁衣展览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助于揭橥嫁衣展品的多重含义及其意义生产机制。
关键词:
嫁衣 展览 符号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