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0)
2023(15970)
2022(13476)
2021(12904)
2020(10515)
2019(24617)
2018(24616)
2017(46012)
2016(25514)
2015(29166)
2014(29693)
2013(28657)
2012(26197)
2011(23342)
2010(24045)
2009(21714)
2008(20509)
2007(18353)
2006(16083)
2005(14225)
作者
(72905)
(59947)
(59658)
(56917)
(37989)
(28831)
(27310)
(23725)
(23072)
(21792)
(20637)
(20084)
(19193)
(19022)
(18545)
(18538)
(18245)
(17734)
(17346)
(17168)
(15188)
(14989)
(14549)
(13767)
(13721)
(13480)
(13479)
(13252)
(12319)
(12075)
学科
(85838)
经济(85718)
管理(69859)
(65024)
(54873)
企业(54873)
方法(36800)
中国(31527)
数学(30841)
数学方法(30367)
(27874)
金融(27866)
(26724)
银行(26666)
(25730)
(25664)
(25323)
(22474)
业经(21651)
理论(21644)
(21158)
地方(20557)
教育(17097)
农业(17038)
(16877)
财务(16793)
财务管理(16754)
教学(16394)
企业财务(15856)
(15556)
机构
学院(345343)
大学(343924)
管理(129932)
(123481)
经济(119940)
研究(113677)
理学(110413)
理学院(109111)
管理学(106988)
管理学院(106373)
中国(89770)
(74598)
科学(71856)
(60528)
(57899)
(56453)
(54261)
中心(54086)
研究所(52400)
业大(51391)
(49366)
师范(48798)
北京(47698)
财经(47429)
(44787)
农业(43950)
技术(43184)
(42836)
(41774)
师范大学(38766)
基金
项目(230097)
科学(177005)
研究(173842)
基金(159305)
(138217)
国家(136911)
科学基金(115994)
社会(102511)
社会科(96712)
社会科学(96683)
(93632)
基金项目(84382)
教育(83055)
(78074)
编号(75130)
自然(74808)
自然科(72984)
自然科学(72962)
自然科学基金(71598)
资助(65990)
成果(63096)
课题(53590)
重点(51978)
(49315)
(49109)
(48154)
项目编号(46199)
创新(44681)
(44250)
大学(43821)
期刊
(143082)
经济(143082)
研究(103892)
中国(79917)
教育(59150)
学报(56517)
(51860)
科学(49225)
管理(48390)
(47810)
大学(42645)
(41394)
金融(41394)
学学(39130)
农业(35234)
技术(34150)
业经(24081)
财经(22458)
图书(22448)
经济研究(21115)
(19109)
(18137)
职业(17601)
理论(17558)
问题(17247)
(16830)
实践(16356)
(16356)
科技(16326)
(15719)
共检索到529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健武  周毅  田雅芳  
金融工程专业是一个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性的专业,需要同时具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切合实际的实践经验,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发,提出了以立体式实践培养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其中包括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应用和探索中,这一体系初见成效,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欢迎,也获得了学界同行的认可和业界的好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世良  王景伟  徐玲  李丹  
认为工程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从工程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梳理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内在逻辑,形成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框架,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这一核心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制定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融通的课程方案,构建了认知—应用—创新三阶段梯次递进的工程实践模式,逐步探索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共治工程实践机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林  张斌  巩恩普  李鸿儒  高宪文  李琳  王明波  
结合东北大学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了"三层次、递进式、全过程"的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为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建立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突出了"工程实践、分类指导"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特色;以质量为目标,构建了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督保障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军伟  刘静  吕勇  胡霞敏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模式同质化、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笔者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提出了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三双—三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双基地""双导师""双评价"的"三双"培养方法和以"校、地、企、院、际、内"为协同体的多元"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课题研究与工程应用的交叉"融合"的"三融"机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延明  向智男  葛瑞明  陈小平  朱敏  
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基地、双导师机制及学位论文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与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做法及效果,并通过调研结果证实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对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春杰  赵会茹  王青霞  
结合"高层次、应用型"的目标定位,探讨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类课程的特点,主张加强这类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们实际操作过程的训练,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小林  齐昌政  文永红  石卫林  
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逻辑出发,对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逻辑追本溯源。认为工程知识是工程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它区别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工程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等内在逻辑。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工程知识为关键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熙伟  耿庆波  王晓平  
结合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训能力培养、导师队伍建设、营造学术氛围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霍宏涛   周文   刘钊   李靓  
针对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工学矛盾、实践性培养不足、双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面向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和公安工作重大需求,基于相关理论构建警务硕士研究生培养框架,充分发挥学校和公安实战部门协同育人作用,通过建立特定化、专门式项目招生机制,打造实战化前沿化课程体系,依托大案要案开展实战实训,成立“专业+行业”联合导师组等方式,驱动警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警教融合”,构建突出实战化和专业化育人导向的“专项制”警务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殿元  刘泰强  左斌  王子彦  
工程硕士试点工作刚刚起步,许多工作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分析工程硕士的特点及其在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提出“知识和能力并重、宽口径、复合型、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适应性”的课程设置原则,并对课程的具体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建刚  周鸿卫  周行健  
从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对金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入手,认为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将走俏市场。提出金融学教育要创新教育理念,提倡研究性学习,合理调整培养计划,更新课程设置体系,注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进,以达到强化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知识整合能力的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聂文斐  杨吉  宁更新  姚若河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对象,以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了以实践为主线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段式的培养方案及相应的培养机制,以期创建富有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福莹  肖宏  王加春  漆汉宏  
简要介绍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析CDIO理念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纬明  卢发周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