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4)
- 2023(14771)
- 2022(11944)
- 2021(10572)
- 2020(8585)
- 2019(19156)
- 2018(18868)
- 2017(36220)
- 2016(19844)
- 2015(22221)
- 2014(22236)
- 2013(21895)
- 2012(20601)
- 2011(18663)
- 2010(18865)
- 2009(17830)
- 2008(17817)
- 2007(16201)
- 2006(14997)
- 2005(14334)
- 学科
- 济(85439)
- 经济(85313)
- 管理(59207)
- 业(54698)
- 企(43731)
- 企业(43731)
- 中国(28793)
- 财(26199)
- 方法(25425)
- 地方(25404)
- 农(25068)
- 税(21914)
- 业经(21735)
- 制(21399)
- 数学(21279)
- 数学方法(21054)
- 税收(20448)
- 收(20273)
- 学(17254)
- 农业(16882)
- 银(16019)
- 融(16001)
- 金融(15998)
- 银行(15980)
- 行(15430)
- 体(15045)
- 环境(14809)
- 发(14799)
- 贸(13969)
- 贸易(13954)
- 机构
- 学院(285734)
- 大学(284346)
- 济(118056)
- 经济(115418)
- 研究(107002)
- 管理(100407)
- 理学(83949)
- 理学院(82903)
- 中国(82552)
- 管理学(81509)
- 管理学院(80986)
- 科学(64635)
- 财(63137)
- 京(62609)
- 所(55866)
- 农(50211)
- 研究所(49735)
- 江(47702)
- 中心(47459)
- 财经(46715)
- 经(42101)
- 业大(40281)
- 北京(40272)
- 农业(38995)
- 院(38965)
- 范(38537)
- 师范(38079)
- 州(37445)
- 经济学(36842)
- 省(36707)
- 基金
- 项目(181694)
- 科学(142784)
- 研究(134318)
- 基金(130204)
- 家(114607)
- 国家(113630)
- 科学基金(95843)
- 社会(86342)
- 社会科(81800)
- 社会科学(81784)
- 省(71916)
- 基金项目(67359)
- 划(60746)
- 教育(60011)
- 自然(59158)
- 自然科(57702)
- 自然科学(57684)
- 自然科学基金(56653)
- 编号(54262)
- 资助(52644)
- 成果(46159)
- 发(45021)
- 重点(42278)
- 课题(39377)
- 部(39374)
- 制(37748)
- 创(37669)
- 国家社会(36439)
- 发展(36073)
- 创新(35524)
共检索到467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历史原因,又有人为的政策倾向,而税收优惠和财政转移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财政支撑作用。税的统筹分配所要解决的就是国家如何通过去政策化的税收制度,规范税权的合法运行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让全国各地区居住的公民能够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实现公民真正意义上的移居自由的权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正 刘紫纯
股权众筹模式有效丰富了我国传统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但是在受到市场欢迎的同时,融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风险也引来监管层关注。为了规范股权众筹未来发展,我国需要以促进资本形成和投资者保护为原则,一方面通过突破现有制度对股权众筹发展的障碍,防范股权众筹风险,应对其发展难题;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化解风险,规范股权众筹发展的路径,构建股权众筹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股权众筹 资本形成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一、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大问题 (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发展观的转变。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师小娟 刘斧修 阎保平 顼会敏
努力实现税收管理法制化□师小娟刘斧修阎保平顼会敏加强法制建设,走依法治国之路,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依法治税,努力实现税收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国方针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对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顺明 杨清源 唐世芳 葛琳玲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针对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不仅要积极支持交通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创新联动和对口帮扶等方面的探索,也要通过鼓励探索区域间财政收益分成机制、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和合理推行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步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云莺
税权配置反映着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特别是税收收益权配置的直接结果决定着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配置格局,并通过政府对财力的运用影响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地方政府的财力水平,而地方政府的财力配置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
税权配置 地方经济均衡发展 分税制改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尧雯 赵鹏
科技发展与法律规制存在步伐不匹配性,这为通由伦理学方法解决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提出了制度建构需求。科技伦理由哲学理论学科或概念发展为一种治理机制,源于科技治理体制在科技与社会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进行制度探索。科技伦理治理以解决伦理困境为目标,对科技伦理的影响进行探寻与反思,为个体行为提供伦理指引。科技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享有不同治理逻辑,二者关系调和是科技治理体系完善的重点。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特征体现为适应性治理与软法规制,有必要通过适度法制化路径提升伦理治理效率。适度法制化路径应当坚持两个原则:审慎使用实体权利—义务规范方式规定伦理问题,推动法律通过规范程序方式促进伦理反思;建立法律规则、行政指引与自律规范相结合的多层次规范体系,完善风险交流机制与伦理共识达成机制,增强伦理原则执行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雷跻华
浅议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与法制化管理雷跻华投资基金是通过向投资者发售受益凭证或股份的方式筹集资金,然后交由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管理人经营管理,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人的投资工具或制度。选择什么类型的投资基金世界各国都有所不同,美国95%以上的基金属...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经济差距逐年增加并呈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此从2000年起,我国政府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进行西部大开发,并采取了诸多倾斜政策,其中税收方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原则性规定。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时,除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企业,可以实行减税或免税。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税或者免税的,须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二是税法中明确规定的有:(1)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和鼓励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实行定期减税和免税。(2...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存一 谭荣华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税收缺口的不平衡。本文选取中国31省份30多万规模以上工业数据,以适合大数据分析的机器学习作为核心算法,从税收流失的视角分析地区之间的税收差异。结果表明,在同等税收政策的前提下,省份之间的流失金额、流失率、流失户、流失户比差异明显。因此,税务机关应以"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为契机,科学识别区域税收流失差异,促进区域税收征管平衡,保证经济税收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大数据 机器学习 税收流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张可云
统筹区域发展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核心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未来统筹区域发展应该以明确的区域战略为依据,逐步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统一安排解决各种问题,将治疗已经存在的落后病、衰退病和防治潜在的膨胀与萧条病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关键词:
统筹区域发展 区域管理制度基础 区域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维慰
信息化是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机遇,为了让不同的地域共享信息化的福祉,必须统筹信息化的区域建设。本文论述的区域信息化的统筹发展就是以公平高效、地区协调、城乡互动为宗旨,遵照市场配置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利用规划、政策、法规、金融等手段,扶持信息化的重点地区、影响信息要素的区位决策、平衡区域的信息关系,以推动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 信息化 统筹 发展原则 举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远洪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已经进入试点实施的新阶段,表明我国已经正视并开始着手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统筹并不是简单的"均贫富",而是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念下,建立一个城乡机会均等,市民、农民都能够全面发展的社会。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关键在于设计一系列能平衡各方权益,特别是平衡农民与市民权利的配套制度。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权利 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