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2)
2023(7803)
2022(6350)
2021(6000)
2020(4922)
2019(10782)
2018(10713)
2017(19543)
2016(9832)
2015(10481)
2014(9889)
2013(9346)
2012(8368)
2011(7480)
2010(7999)
2009(7995)
2008(6918)
2007(6201)
2006(5686)
2005(5273)
作者
(24301)
(20290)
(19959)
(19145)
(12731)
(9502)
(9002)
(7809)
(7475)
(7145)
(6846)
(6762)
(6525)
(6477)
(6349)
(6107)
(5780)
(5750)
(5696)
(5371)
(5110)
(4721)
(4621)
(4619)
(4615)
(4531)
(4493)
(4489)
(3987)
(3968)
学科
(36617)
(34081)
经济(34036)
管理(33560)
(33131)
企业(33131)
(25275)
金融(25275)
(22696)
银行(22691)
(22129)
中国(19735)
技术(16345)
(14115)
(13100)
技术管理(11966)
业经(11399)
中国金融(11020)
(10113)
方法(10010)
地方(9922)
(9510)
体制(8380)
数学(8121)
数学方法(8039)
(7877)
财务(7864)
财务管理(7850)
理论(7759)
企业财务(7576)
机构
学院(123897)
大学(122085)
(56104)
经济(54978)
管理(49515)
研究(42334)
理学(41643)
理学院(41270)
管理学(40840)
管理学院(40573)
中国(40129)
(29795)
(24956)
财经(21891)
中心(21580)
科学(21545)
(20086)
(19889)
(19420)
(18010)
经济学(17732)
(17488)
银行(17348)
金融(17137)
研究所(17062)
(16423)
财经大学(16392)
北京(16278)
(16256)
经济学院(15852)
基金
项目(78721)
研究(64297)
科学(64187)
基金(56156)
(47175)
国家(46695)
社会(42079)
科学基金(41734)
社会科(40069)
社会科学(40062)
(32981)
基金项目(29395)
教育(28977)
(26284)
编号(25425)
(24669)
自然(23638)
自然科(23187)
自然科学(23182)
自然科学基金(22827)
创新(21890)
成果(21368)
资助(20836)
课题(18614)
(18474)
(17931)
重点(17929)
国家社会(17798)
(16924)
(16781)
期刊
(64525)
经济(64525)
研究(45722)
中国(34957)
(30745)
金融(30745)
(23624)
管理(23150)
教育(19737)
(14192)
科学(14078)
学报(12406)
技术(12315)
财经(11256)
大学(10875)
经济研究(10788)
业经(10407)
科技(10087)
学学(9872)
(9756)
农业(8260)
(7854)
论坛(7854)
技术经济(7250)
问题(7110)
理论(6820)
实践(6064)
(6064)
现代(5986)
职业(5860)
共检索到212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南青  
微众银行将持续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四大金融科技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并建立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提供强大动力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以下简称"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国内首家开业的专注于线上业务的民营银行。开业两年多来,微众银行始终坚持"四个不变",即普惠金融的定位不变,差异化竞争的特色不变,依法合规经营、严控风险的底线不变,人才、科技、创新驱动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琼  
以建构生态系统性科技创新范式为目标反思国内科技立法历史与现状,为我国变革科技立法以促进科技创新范式的进化提供启示。回溯科技创新范式与科技立法的历史变迁可知,与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相适应的科技立法具备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性和创新环境开放协同性3个新功能;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国家,尤其是美国变革科技立法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历程,总结得出其以长期系统化的科技立法为根本保证、尽量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以市场为主导并以政府为补充提供科技创新动力和全方位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环境等经验。我国因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立法史短而法律量少且有空白,所建构的科技创新主体缺乏多元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不足、创新环境开放协调度不高,迫切需要尽快推动科技立法的变革,建构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并使其稳定良性地运行。为此,提出加大科技立法资源投入,通过法律促进创新主体多样共生化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明确政府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具体职能并提升科技创新环境的开放协同度,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范式向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进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制度基础。此外,提出为解决“怎样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补充作用以激励中小企业参与技术转化和强化国际合作创新”等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立法建议,是国内法学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建忠  方雅茜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存款投资化、贷款证券化"即"金融市场化"的变革,而产品创新是这场变革的灵魂。在这场变革的冲击下,以利率市场化为主线,以银行间市场为依托,中国金融市场涌现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新产品。这些产品在满足市场融资需求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偲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经济驱动效能下滑,经济发展欲实现经济从"低水平"稳态向"高水平"的跃升,亟需完成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而在这一动能转换过程中,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产业创新体系。根据OECD等相关机构界定,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为了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动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建清  
2013年,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强盛令世界瞩目。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业也走过了百年不平凡的道路。我想用几个值得记忆的历史时段来回顾一下中国金融的难忘历程。最近,我看了一张1913年的世界20大银行的排行表,当时欧洲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欧美银行占据着全球金融业的绝对主导地位。按资产排名,20大银行中,英国占9家,资产占比高达44.8%;德国占4家,其中德意志银行资产位列全球第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晓红  王静  
面对我国加入WTO而言 ,中国金融业除了有效调动和提升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能力外 ,同时 ,还面临着如何适应金融创新在宏观领域的冲击 ,有效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更为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国际上已有的经历 ,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供求机制与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深刻影响 ,并根据我国目前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在应对入世与金融创新冲击等方面所应当进行的调整和适应性准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金融创新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老问题。尽管在 规范的学术意义上看,金融创新主要是微观层面,甚至 是技术领域的问题,比如网络银行的出现、混业经营以 及风险管理技术在金融衍生产品上的运用。但是,从现 实条件看,金融创新受到金融制度变革的影响,不同的 激励会导致不同的创新方向——其中有些变化是需要 我们做好认真的理论和操作准备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建忠  
中国金融市场1正在经历一场"存款投资化、贷款证券化"即"金融市场化"的变革。过去几年,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变革,即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基本结束,今后变革的重点将更多体现在汇率市场即人民币国际化上。产品创新是这场变革的灵魂,具体表现为产品创新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产品创新的深度将会以利率和汇率相结合的创新来体现,而创新的广度将由银行间市场延伸至各个金融市场及存贷市场。以产品创新为主线,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变革也将进一步推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锐  
建立在密码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区块链技术将对传统金融发生颠覆性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会因此大幅降低,转账交易等各项主营业务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规程度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除此之外,区块链也将在成本控制、遏制与杜绝违规交易等多方面产生革命性影响。不仅如此,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国家数字货币也可能取代传统法定纸币,未来监管机构的宏观调控将变得更为灵敏、及时与精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金融创新中的法律变革"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3日在北京举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丁立宏副校长、国务院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文海兴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张雪楳法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大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刘少军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伏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胡滨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汤欣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洪艳蓉副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晓红  王 静  
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内部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造性变革,同时也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可以说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就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融资方式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涌现,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结构格局及其运行机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晓红  王静  
本文结合国际上已有的经历 ,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供求机制与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深刻影响 ,并根据我国目前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在应对入世与金融创新冲击等方面所应当进行的调整和适应性准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峰  耿欣  
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的特征,使其在重塑信用形成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弥补金融功能不足方面具有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金融基础设施。同时,区块链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其体系完善程度不足,技术要求高等难点仍需解决与克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凌  陈龙强  
消费金融具有额度小、办理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需要依靠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将授信流程标准化,这是满足用户体验的客观要求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内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商、厂商、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参与到消费金融领域。而基于商业信用和金融科技开展的消费金融创新,有助于推动内生于实体部门的消费金融模式创新发展和战略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光仿  
通过积分制等方式实施常态化晋级、晋升,通过丰富的职位种类和多级的晋升模式,满足人才多样化发展需求。BANK4.0时代,金融科技和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