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5)
2023(13333)
2022(11237)
2021(10266)
2020(8039)
2019(18307)
2018(17690)
2017(33435)
2016(18033)
2015(20085)
2014(20272)
2013(20024)
2012(19399)
2011(18067)
2010(18935)
2009(17623)
2008(17306)
2007(15999)
2006(15033)
2005(13988)
作者
(53543)
(44384)
(44361)
(42362)
(28742)
(21240)
(20228)
(17240)
(17134)
(16349)
(15489)
(14842)
(14708)
(14451)
(14087)
(13791)
(13178)
(12910)
(12891)
(12581)
(11671)
(11050)
(10756)
(10491)
(10138)
(10107)
(9887)
(9739)
(8985)
(8808)
学科
(98237)
经济(98070)
管理(48736)
(44457)
(34189)
企业(34189)
地方(29981)
中国(29723)
方法(28250)
(26791)
业经(22914)
数学(22219)
数学方法(21926)
(19520)
农业(18531)
地方经济(17684)
(17665)
(16408)
(15453)
金融(15450)
(14967)
(14941)
(14934)
银行(14930)
理论(14788)
(14630)
环境(14552)
(14097)
贸易(14080)
(13607)
机构
学院(271533)
大学(270565)
(120872)
经济(118212)
研究(104599)
管理(95892)
中国(79729)
理学(79562)
理学院(78430)
管理学(77171)
管理学院(76614)
科学(60578)
(59624)
(56662)
(53410)
研究所(47536)
中心(45981)
(44630)
财经(42952)
(42247)
师范(41988)
(40558)
北京(38984)
(38599)
经济学(37908)
(37398)
(35703)
师范大学(33736)
经济学院(33488)
业大(33211)
基金
项目(164451)
科学(130514)
研究(127525)
基金(116717)
(100093)
国家(99136)
科学基金(84197)
社会(83939)
社会科(78501)
社会科学(78479)
(64173)
基金项目(59859)
教育(57856)
(54537)
编号(52577)
自然(49269)
自然科(48039)
自然科学(48030)
资助(47337)
自然科学基金(47150)
成果(45739)
(42072)
课题(38431)
重点(37799)
(36387)
发展(34966)
(34411)
国家社会(34128)
(33167)
(32590)
期刊
(156234)
经济(156234)
研究(97497)
中国(64467)
(42310)
(39986)
教育(39288)
管理(38900)
科学(37601)
学报(37496)
(31330)
金融(31330)
大学(29411)
农业(27093)
学学(27093)
经济研究(24908)
技术(24347)
业经(24181)
财经(23384)
(20435)
问题(20073)
(15849)
技术经济(14616)
世界(14567)
国际(14265)
图书(13886)
(13745)
论坛(13745)
(13349)
现代(13300)
共检索到453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吴昊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实现东北地区振兴的时间步骤安排、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基本途径和保障措施,为东北地区未来10~15年的经济社会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特别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推进区域合作进程为核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核心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以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为重点提高区域发展支撑保障能力的政策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对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渝政  唐廷英  
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加快中国的发展 ,尽早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了他的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发展观 ,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全面融入全球化浪潮 ,乃至为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承前启后、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旗帜鲜明、目标明确、求真务实,科学系统、博大精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现不揣冒昧,就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谈些体会,就教于大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克夷  栾金昶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阐述五个统筹发展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研究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新平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武陵地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实现政策重构,并根据区域特色资源进行特色主导产业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满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机构优化的历史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亲地方、融社会,牢固树立植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连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授、传播和创新的基地,功能不断扩展,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代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功能正在不断地完善,已经与社会密不可分,尤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互为补充,逐渐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丰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二者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区域和高校的共同发展。高校要认真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探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区域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林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高校视察,对高等教育作出批示指示,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从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合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高等教育体系。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是科学创新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平水  张艳妮  范红丽  张雪莲  
大学城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尊重大学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大学城建设的必然要求;内部校际联动、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区域互动发展是大学城建设的应然追求;运行机制创新是大学城发展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司福亭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否根据区域、行业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需求来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将直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