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3)
- 2023(16302)
- 2022(13450)
- 2021(12248)
- 2020(9930)
- 2019(22346)
- 2018(21928)
- 2017(41571)
- 2016(22262)
- 2015(24823)
- 2014(24601)
- 2013(24666)
- 2012(23502)
- 2011(21365)
- 2010(21902)
- 2009(20592)
- 2008(20363)
- 2007(18649)
- 2006(17275)
- 2005(16002)
- 学科
- 济(118601)
- 经济(118470)
- 业(90316)
- 企(71406)
- 企业(71406)
- 管理(70377)
- 农(50860)
- 方法(37536)
- 业经(35537)
- 农业(34112)
- 中国(31166)
- 地方(30162)
- 数学(28575)
- 数学方法(28386)
- 财(27559)
- 制(21802)
- 学(20135)
- 技术(19353)
- 务(18348)
- 财务(18328)
- 财务管理(18298)
- 策(18113)
- 和(18031)
- 贸(17775)
- 贸易(17758)
- 发(17299)
- 企业财务(17273)
- 易(17119)
- 体(16856)
- 理论(16763)
- 机构
- 学院(332318)
- 大学(325023)
- 济(149425)
- 经济(146582)
- 管理(126212)
- 研究(120364)
- 理学(106600)
- 理学院(105401)
- 管理学(104015)
- 管理学院(103392)
- 中国(94997)
- 科学(70491)
- 京(70081)
- 农(69143)
- 财(65949)
- 所(61477)
- 研究所(54967)
- 中心(54855)
- 江(54448)
- 农业(52781)
- 业大(51064)
- 财经(50823)
- 经(45851)
- 经济学(45092)
- 北京(44386)
- 范(43029)
- 院(42690)
- 师范(42615)
- 州(42603)
- 经济学院(40265)
- 基金
- 项目(209114)
- 科学(165635)
- 研究(156425)
- 基金(150748)
- 家(130743)
- 国家(129413)
- 科学基金(111165)
- 社会(102628)
- 社会科(96852)
- 社会科学(96826)
- 省(84280)
- 基金项目(79624)
- 自然(68605)
- 教育(68535)
- 划(68471)
- 自然科(66961)
- 自然科学(66943)
- 自然科学基金(65786)
- 编号(63485)
- 资助(60032)
- 发(51653)
- 成果(50872)
- 重点(46849)
- 创(45713)
- 部(45662)
- 课题(44011)
- 业(43497)
- 国家社会(42528)
- 发展(42187)
- 创新(42040)
- 期刊
- 济(190299)
- 经济(190299)
- 研究(104796)
- 中国(75505)
- 农(71198)
- 财(52306)
- 管理(51278)
- 科学(49265)
- 学报(49152)
- 农业(48053)
- 大学(38672)
- 学学(36745)
- 融(36317)
- 金融(36317)
- 业经(35052)
- 教育(32344)
- 技术(30619)
- 经济研究(28571)
- 财经(26180)
- 业(25039)
- 问题(24847)
- 经(22897)
- 世界(19833)
- 技术经济(19833)
- 贸(17453)
- 现代(16850)
- 版(16848)
- 经济问题(16435)
- 农村(16273)
- 村(16273)
共检索到53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翠花 师春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大好机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强化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坚持统筹协调,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应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崔洪波
(一)要拓宽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渠道,坚持“自愿量力,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多方筹资原则 鉴于传统合作医疗基金完全由集体经济包下来,集体经济一旦没有承受能力,合作医疗就会顷刻瓦解的历史教训,合作医疗的筹资模式应该坚持多方筹资原则。 农民是合作医疗的直接受益者,应首先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承担起合作医疗筹资的主要责任。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合作医疗互助共济的本质属性,同时,可使农民具有费用意识。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君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立艳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建设和谐农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坚持改革创新、科技进步理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 重要作用 对策性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香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今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刺激下,我国成功地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速快速下滑趋势,上半年经济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经济回升态势逐步形成和确立。但是,在外需严重收缩的局面短期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的势头,各项经济指标都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振
2017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明显向好。价改进、产量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显效;农民收入增速持续下台阶后出现短期回升,呈现"三个高于";大宗、鲜活农产品价格"一升一降",食品价格15年来首次回落;农产品电商发展结构和模式不断迭代,乡村旅游步入稳定发展期;大豆进口创历史新高,谷物出口增幅为近十多年之最。展望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再出发:口粮支持价格改革将更加灵活,预测粮食产量不会出现大波动;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有所下滑,食品价格短期不会回升;农民收入增速可能再次回落,增长进入短期徘徊期;农村改革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锦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选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宏伟工程,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踯躅不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本文进一步就海东地区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 海东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长苏 郭逢生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确立八大观念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人们意识中存在许多固有的束缚其发展的观念。诸如把农业和农村等同起来,把农业和种植业或粮食生产等同起来,农民就务农,如此等等。本文拟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身智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功,我国农村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被提上了日程。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厘清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对于推动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思路 城乡统筹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娇柳 刘肇军
针对贵州石漠化防治区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不能仅靠治理来保护建设,有效的制度保障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调整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因地制宜推进相关法律金融系列制度的建设是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之路。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经济转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力生 陈建中
农经服务组织是为适应户营为主,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基本职能在于协助农村“两户一体”及多层次的合作经济组织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农经服务体系自身不是经济实体,仅限于牵线搭桥,必然处处仰人鼻息、办事被动,而且常会延误时机,于生产不利。按照商场常规,公司必须有一定经济实力,且具有经济法人的地位方能获得信任和活动场所。农经服务体系若不具备这些条件,不仅办事无力,而且难于立信于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