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3)
2023(2736)
2022(2243)
2021(2251)
2020(1821)
2019(4092)
2018(3878)
2017(6412)
2016(3970)
2015(4451)
2014(4434)
2013(3854)
2012(3470)
2011(3085)
2010(3327)
2009(3056)
2008(2873)
2007(2968)
2006(2507)
2005(2321)
作者
(9553)
(7990)
(7914)
(7699)
(4987)
(3784)
(3624)
(3080)
(3053)
(2847)
(2720)
(2599)
(2517)
(2505)
(2448)
(2322)
(2319)
(2316)
(2281)
(2276)
(2074)
(1985)
(1934)
(1855)
(1838)
(1818)
(1794)
(1756)
(1667)
(1640)
学科
(11266)
管理(9995)
(9648)
经济(9614)
(8274)
农业(6949)
中国(6549)
(6020)
企业(6020)
收入(4764)
教育(4322)
分配(4163)
业经(3472)
工作(3431)
理论(3022)
方法(2970)
学校(2929)
教学(2799)
(2618)
(2413)
地方(2345)
组织(2302)
(2296)
政治(2125)
思想(2105)
(2078)
思想政治(2036)
政治教育(2036)
治教(2036)
德育(2025)
机构
大学(51378)
学院(48315)
管理(16664)
(16381)
经济(15972)
研究(14791)
理学(14222)
理学院(14074)
管理学(13711)
管理学院(13632)
中国(10679)
(10304)
(9370)
师范(9287)
(8894)
科学(8591)
(8087)
(8004)
业大(7125)
中心(6949)
师范大学(6876)
(6804)
教育(6793)
(6736)
北京(6457)
财经(6345)
研究所(6086)
农业(6078)
(5776)
(5372)
基金
项目(31490)
研究(27260)
科学(24726)
基金(20938)
(16983)
国家(16774)
社会(16446)
社会科(15330)
社会科学(15326)
科学基金(14670)
教育(14606)
(13615)
编号(12399)
成果(12387)
基金项目(10903)
(10699)
课题(9340)
(8568)
高校(8016)
自然(7973)
自然科(7793)
自然科学(7791)
资助(7727)
自然科学基金(7664)
项目编号(7623)
(7530)
大学(7282)
规划(7033)
(6981)
重点(6980)
期刊
(20408)
经济(20408)
中国(16810)
教育(16051)
研究(15752)
(8538)
学报(7350)
管理(7273)
(6976)
大学(6598)
图书(6254)
科学(6254)
农业(5684)
学学(5108)
书馆(4750)
图书馆(4750)
技术(3860)
职业(3810)
业经(3741)
高等(3683)
成人(3285)
成人教育(3285)
财经(3232)
(3142)
金融(3142)
高等教育(2986)
(2913)
(2871)
(2806)
(2775)
共检索到79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糜泽敏  张戌凡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深入阐述社团组织对高校贫困生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以社团组织促进高校贫困生就业的途径,包括加强政策理论宣传、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开展各项能力训练、收集各类就业信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以期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促进高校贫困生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建新  
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现象调查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焦虑的比例较高。内因表现为就业心理压力大、期望值过高,自我调适能力较弱,个人综合素质欠缺;外因主要是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影响。对此,应从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强指导,多方位服务贫困生就业;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家庭给予更多理解帮助来消除贫困生就业焦虑心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勇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采取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找准切人点,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促进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岑道权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此,政府应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高校应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加强对贫困生的全方位指导,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褚惠萍  
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在于就业取向两极分化严重,综合素质低,谋求平等就业地位难,精英情结引发就业障碍等。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如调整就业政策、完善用人机制、开设"贫困生就业绿色通道"、加强对贫困生的素质培养、做好贫困生就业心理指导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兴龙  
文章详述了近代上海不同时期存在的社团组织的数量,发展演变的大致过程,分析了这些社团组织在近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同时,对这些社团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索。从上海移民阶层社会地位变化的角度,提出由最初的地缘性团体向行业管理团体的发展,表明移民在完成最初的创业后,在上海经济生活中由客体转变为主体,社团的功能也从扶助弱势群体向服务强势群体转变,反映移民以合群之力、联手互接的形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来自民间的社会整合力量。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组织本身也最终完成了向近代资本主义团体的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晓绒  
新形势之下,各高校把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作为突破口,以期对贫困生的就业现状有所改观。高校对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路不清晰、对象不精准、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合理。对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从认识到位、项目到位、资金到位、导师到位、效果到位五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最终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乔心阳  武灵芝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很多压力,需要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更大,极易出现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从心理学视角提出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针对一般心理素质要充分利用积极关注,学会尊重贫困生,做到与贫困生共情;针对特殊心理素质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素质户外拓展,以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杰芳  李国建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竞争力成为影响贫困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对贫困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出发,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现象进行归因分析,从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社会专业人士"请进来"与学生"走出去"方式相结合、物资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这"四结合"探讨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欢  王丽  
本报告基于对中西部十省17所高校96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中西部的本科院校中,不存在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对就业的主观期望和认知方面的明显差异。这一结论与作者的预料相反,也与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相异。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可以大大缩小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乃至社会资本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降低家庭经济状况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相对家庭经济因素而言,高等教育本身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小强  王建利  
价值观是人们对某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和意义等进行价值或普遍价值的分析、判断的根本观点,其根本作用就在于确认和保护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引导、制约和规范着组织成员的实践活动和全部组织生活。因此,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来说,学生社团价值观的塑造和管理是重要一环。结合高校学生社团的参与自愿、类型多样、活动丰富等特征,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构建提出形成组织共同价值目标、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实施扁平化管理结构三条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林强  李咏  裴傲秋  
文章系统分析了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认为国家、社会、贫困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树智  闫广芬  
对757名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心理资本状况进行调查,以探究心理资本如何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能力。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就业能力和心理资本各方面均比非贫困生弱,且其分布更加集中;心理资本与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和实习经验都有显著的相关性;心理资本是影响贫困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希望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贫困生的实习经验在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非贫困生无此调节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干  李建文  贲能军  
贫困是一项社会问题,同时也会滋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高职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影响其就业质量和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关乎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文章首先从就业认知、就业情感、就业信念三个方面研究了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主要就业心理偏差体现,然后深入剖析了导致高职院校贫困生产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原因,最后从政府社会、高职院校、贫困生自身三个角度探讨了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偏差问题的建议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敏  
高职院校在当下发展速度较快,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其中,高职贫困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就业上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大的问题。文章深度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