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2)
- 2023(12178)
- 2022(10287)
- 2021(9799)
- 2020(8194)
- 2019(19267)
- 2018(19222)
- 2017(37224)
- 2016(20342)
- 2015(23134)
- 2014(23096)
- 2013(22779)
- 2012(21048)
- 2011(19136)
- 2010(19512)
- 2009(18199)
- 2008(18145)
- 2007(16599)
- 2006(14552)
- 2005(12917)
- 学科
- 济(89068)
- 经济(88990)
- 业(60609)
- 管理(53510)
- 农(50881)
- 方法(39443)
- 企(39278)
- 企业(39278)
- 数学(35388)
- 数学方法(34777)
- 农业(33748)
- 业经(23381)
- 中国(21080)
- 地方(19319)
- 财(19152)
- 制(17091)
- 学(16922)
- 环境(15707)
- 贸(14887)
- 贸易(14883)
- 易(14437)
- 发(13947)
- 理论(13040)
- 农业经济(12558)
- 划(12385)
- 和(12266)
- 策(12087)
- 体(12076)
- 技术(11740)
- 银(11591)
- 机构
- 学院(293881)
- 大学(288176)
- 济(117533)
- 经济(114821)
- 管理(113653)
- 理学(98579)
- 理学院(97530)
- 管理学(95596)
- 研究(95592)
- 管理学院(95076)
- 中国(74075)
- 农(66558)
- 京(60763)
- 科学(60279)
- 财(51236)
- 农业(51129)
- 业大(49571)
- 所(48489)
- 中心(46613)
- 江(45288)
- 研究所(44014)
- 财经(40657)
- 范(39441)
- 师范(39107)
- 北京(37633)
- 经(36794)
- 州(36007)
- 经济学(34476)
- 院(33528)
- 经济管理(32770)
- 基金
- 项目(195312)
- 科学(152993)
- 研究(144708)
- 基金(139433)
- 家(120867)
- 国家(119759)
- 科学基金(102584)
- 社会(90716)
- 社会科(85430)
- 社会科学(85401)
- 省(79200)
- 基金项目(74274)
- 教育(66179)
- 自然(65707)
- 划(65166)
- 自然科(64060)
- 自然科学(64045)
- 自然科学基金(62860)
- 编号(61700)
- 资助(56603)
- 成果(49266)
- 重点(43630)
- 发(43168)
- 部(42910)
- 课题(41741)
- 创(40274)
- 创新(37590)
- 科研(37451)
- 农(36888)
- 国家社会(36640)
- 期刊
- 济(134708)
- 经济(134708)
- 研究(79870)
- 农(69170)
- 中国(58921)
- 农业(47005)
- 学报(45602)
- 科学(43031)
- 财(39660)
- 管理(35511)
- 大学(35221)
- 学学(33296)
- 教育(30967)
- 业经(28774)
- 技术(26939)
- 融(26499)
- 金融(26499)
- 业(22776)
- 问题(19402)
- 财经(18955)
- 经济研究(18832)
- 版(17204)
- 经(16177)
- 资源(15502)
- 统计(15309)
- 农村(15228)
- 村(15228)
- 技术经济(15193)
- 农业经济(15181)
- 图书(14063)
共检索到429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缴爱超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增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目前的农业组织形式尚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要求,因此,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探求农村环境治理的基本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农村社区的优越性决定了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农村环境治理的社区模式体现为政府主导,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重构社会资本,统一规划,协调行动。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环境治理 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冠杰
公私部门伙伴关系"(PPP)模式是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的新选择。PPP模式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解决政府供给资金不足以及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陕西省在政策环境、项目需求量、民营资本参与及盈利实现方面为PPP模式在该领域的引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应选择合适项目类型,设计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乐小芳 张颖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无法有效遏制农村的环境恶化。改善农村环境社区治理,应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利用村民自治的制度资源,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 环境治理 农村社区 社区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颖明 宋建新 黄宝荣 王海燕
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重点和难点。农村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而散的特点,政府的大量投入相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实在有限,需要反思当前以完全信息为基本假设、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自主治理组织具有信息的直接性和充分性以及自发秩序的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以自主治理理论为基础,立足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现状,构建了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和框架:研究自主治理的基本条件和博弈均衡结构,对应分析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假设条件、博弈关系和政策供给;将自主治理的经济分析和治理结构相结合,在典型调研和...
关键词:
农村环境 自主治理模式 研究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惟予 肖萍
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契约协商是各国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常用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呈趋恶的发展态势,因而寻找应对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而环境契约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手段,有益于破解当前农村面临的环境治理无序化困局。本文认为,构建以环境自治契约为核心的农村环境契约管理体系,综合发挥多种"契约优势"是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治理模式 契约管理 自主治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 刘玉桥 徐建斌 任成凯 李少鹏 孙峰华
通过田间调研和问卷调查,利用栅格量化方法和极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调查对象、环境感知、社区经济、社区生活、社区生产和法律宣传等方面对光明村、罗家坪村、刘家坝村和主溪村四个典型社区的环保社区机制综合状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前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1)机制系统不完善;(2)传统环保管理机制与农村环保社区机制不兼容;(3)地方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4)政府环保结构与农村环保社区机制的相悖。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建构了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模式。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 社区机制模式 调研 湖南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泽宇 陈德敏
农村环境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以行政型治理、市场型治理与社区型治理三种模式共融交织为发展态势,在实践中,这种多元的治理模式缺少协调性与统一性的治理逻辑,呈现出政策支持不足、资源禀赋不足、社会资本整合不足与价值目标异化等碎片化问题。为此,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协同、整合与信任机制建设的治理思路,调度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中的有益要素,整合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目标,优化科层主体的组织功能与促进公众参与,进而降低治理协商成本、提升科层治理效率、加强农村社群信任与推动治理的公私合作,是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模式革新的理想进路。具体来说未来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目标维度上,建立价值协同机制与诱导动员机制,凝聚农村主体价值目标;在组织维度上,优化政策供给靶向,推动跨界联动式治理;在市场维度上,健全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杠杆来配置农村环境要素与资源;在社会维度上,整合农村新型社会资本,培育农村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丽 李文秀 栾胜基
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模式在解决农村内源性污染问题上存在诸多局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为农村环境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可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强调以农户为环境管理主体,具有监管成本低、信息完整、长效性等优势,其表现实体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农村环保合作社、环保小组和纳入环保规则的村民自治组织,不同组织的制度安排不同。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等内源性污染问题;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在解决农业生产污染上作用有限,需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界定利益分配边界来解决;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的建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福
PPP模式是西方国家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对基础设施进行多元治理的新模式。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治理中引入该模式是摆脱公共资源瓶颈、提高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推行PPP模式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工具作为支撑。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是政策工具创新的重要思路,也是有效推行农村基础设施治理PPP模式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PPP模式 政策工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文
我国当前农村环境的日趋恶化已经日益影响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应该以环境权为权利基础,以环境正义为价值基础,以环境信息公开为制度基础,以农民、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参与为主体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独特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实现农村的环境保护,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境权 环境正义 环境信息公开 参与主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焱强 王亚星 陆万军
引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设计不同共生情景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中多方共生需满足的条件。研究发现:PPP模式并非治理利器,而依赖政府的有效治理,特别是政府监管对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的多元主体共生至关重要。其中三方共生需以政府有效监管、降低社会资本守约成本和让村民受益等条件为基础,通过惩罚机制可减少政府和社会资本违约行为,系统将锁定三方共生;在缺乏有效监管情形下三方共生局面恒不成立;村民介入主要取决于其参与的净收益,与政府额外奖赏无关。基于此,提出以有效监管为重点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以受益为核心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晶晶
公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模式正影响着政府治道的变革路向和精神维度,也引导着环境治理从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然而,在环境治理的实践中,公私合作模式亦在实施层面和制度层面呈现出阶段性挫折。这种挫折一方面源于环境准公共物品属性制约着私人主体自愿提供环境公益的意愿,另一方面源于PPP顶层制度的缺失。对此,可以通过建立具有一定排他性的产权制度引导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由"准公共产品"转换为一定程度的"私人产品"或"可付费产品",解决环境公益的有效供给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同侪生产模式",以解决复杂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乐小芳 张颖
我国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以城市和工业为导向,在这种模式下,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几乎空白,而农村地方传统知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没有得到应用。农村环境管理"软""硬"约束的缺失,乡镇环保"结构性"和"功能性"空洞的存在,是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无法得到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是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利用村民自治的制度资源,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词:
环境管理模式 农村环境 社区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