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3)
- 2023(7260)
- 2022(6032)
- 2021(5843)
- 2020(4905)
- 2019(11150)
- 2018(11355)
- 2017(20680)
- 2016(10997)
- 2015(12115)
- 2014(11502)
- 2013(11181)
- 2012(9861)
- 2011(8737)
- 2010(9065)
- 2009(8593)
- 2008(8820)
- 2007(8247)
- 2006(7712)
- 2005(6678)
- 学科
- 管理(45678)
- 业(42112)
- 企(39886)
- 企业(39886)
- 济(35995)
- 经济(35845)
- 财(18873)
- 技术(14800)
- 方法(13662)
- 制(13468)
- 中国(13079)
- 业经(13045)
- 农(11801)
- 技术管理(11544)
- 理论(10561)
- 务(9112)
- 财务(9085)
- 财务管理(9060)
- 银(8921)
- 体(8916)
- 银行(8916)
- 收入(8810)
- 数学(8608)
- 企业财务(8597)
- 和(8544)
- 数学方法(8519)
- 行(8427)
- 策(8198)
- 农业(7881)
- 划(7761)
- 机构
- 学院(139049)
- 大学(138978)
- 管理(60279)
- 济(58231)
- 经济(56872)
- 理学(49406)
- 理学院(48918)
- 管理学(48410)
- 管理学院(48073)
- 研究(45261)
- 中国(38003)
- 财(33143)
- 京(29710)
- 江(24090)
- 科学(24062)
- 财经(23214)
- 中心(21331)
- 所(21304)
- 经(20968)
- 北京(19234)
- 州(18547)
- 研究所(18546)
- 范(18146)
- 师范(18026)
- 财经大学(17012)
- 经济学(16916)
- 农(16688)
- 院(16353)
- 商学(16013)
- 省(16004)
- 基金
- 项目(84864)
- 科学(68799)
- 研究(68498)
- 基金(60809)
- 家(51113)
- 国家(50560)
- 社会(46063)
- 科学基金(45213)
- 社会科(42460)
- 社会科学(42444)
- 省(34373)
- 教育(32230)
- 基金项目(31855)
- 编号(27858)
- 划(27848)
- 自然(26349)
- 自然科(25810)
- 自然科学(25807)
- 自然科学基金(25422)
- 创(24322)
- 成果(23980)
- 资助(22772)
- 创新(21534)
- 课题(20113)
- 部(18847)
- 制(18722)
- 重点(18683)
- 国家社会(18580)
- 项目编号(17766)
- 发(17678)
共检索到23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永香
货币收入与更重要的非货币收入构成的"社会收入"具有社会性本质特征。市场竞争是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不能成为缩小这个差距的动因。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目标,不能指望资本让步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追求公平分配的社会公民是根本动力。收入的社会性、目标和力量的社会性,是收入分配改革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的接入口。优化抗衡物质资本的社会资本,构建运用社会资本的公民社会,推进公权力制定改变收入分配格局的公共政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源自社会底层的诱致性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变迁,依赖于社会管理创新。其实,改革就是创新。
关键词:
社会管理 收入分配 制度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亚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社会管理却跟不上,社会管理管什么,如何管,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就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社会组织的主力作用,吸纳更广泛的群众参与,积极推进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管理创新 公共服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民
法治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与社会管理创新关系密切。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第一个方面,法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为,它可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合法性、权威性、操作性和反复适用性等。第二个方面,在法治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包括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充分体现民意的原则;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的原则等。第三个方面,在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即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制定的规则要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重视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等。
关键词:
法治 社会管理 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强 赵冰
保险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发挥功能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加强保险业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作用,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风险事故,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利于整合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资源,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保险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发挥功能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聂作坤
我国的社会管理在社会转型期面临重大挑战。以和谐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由我国社会管理的本质所决定,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和服务原则。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以推进和谐服务为宗旨,创新沟通机制;以实现和谐局面为尺度,创新考核标准;以塑造和谐形象为抓手,创新队伍建设。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创新 和谐 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关注基层问题。基层问题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目前我国基层问题的实质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缺乏平衡,造就健全社会生活的基层组织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基层问题没有被当作核心问题来抓。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很多,主要应当考虑:鼓励资源往基层配置,建立新的治理模式,寻求解决基层问题的更开阔思路。
关键词:
基层 社会创新 治理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伟艳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方式仍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由此带来难以适应利益格局变化、社会迅速发展、民主意识增强的发展趋势。因此,亟待创新。一、我国社会管理方式的特点和问题(一)我国的社会管理方式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立荣,汪志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平祥
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要从教学管理思想、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要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三个关系。
关键词:
教学管理 改革 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近年来,南通作为长三角北翼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增速持续保持江苏省领先的同时,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两轮并驱,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从南通等一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小平 贾小龙
农村社会管理是在国家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整体布局下的社会体制和机制改革,目的是在政府与市场、秩序与自由之间建构起合理的矛盾缓和领域和良性协调机制。社会管理是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理念,把社会机制和社会法规范作为其价值实现机制的,以此来矫正政府和市场在资源和机会分配上的偏执。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变,在当前情势下,应把应对农村社会风险,理顺社会机制和完善落实好公民的社会权利作为其主要工作内容,而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法规范建设则是这一路径的首要解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俊
政府职能一般是指国家机关作为管理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时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的功能,作为社会管理创新中心环节的政府职能如何转变,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有重要作用。社会管理的有效进行也需要政府发挥各种职能。对新媒体的管理,不仅要在硬件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建立政府与网民的互动机制,用正面的舆论占领舆论空间。
关键词:
社会管理 政府职能 新媒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剑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转型之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学生管理工作行政化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借鉴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路、理念和方法,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高校学生管理 创新 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章翠飞
近年来,宁波市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社会管理,支出重点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向深入,实现了社会保障从单一突破向整体推进的转变,建立起保障人群全覆盖、保障形式多样化、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资金多渠道,与宁波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7月,宁波市因此而荣获国家民生成就典范城市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