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4)
2023(2816)
2022(2488)
2021(2541)
2020(2090)
2019(4694)
2018(4762)
2017(7761)
2016(5019)
2015(6207)
2014(6334)
2013(5401)
2012(4824)
2011(4473)
2010(4709)
2009(4155)
2008(3955)
2007(3875)
2006(3562)
2005(2948)
作者
(12506)
(10554)
(10330)
(10046)
(6700)
(5040)
(4895)
(4178)
(4133)
(3988)
(3603)
(3547)
(3513)
(3462)
(3257)
(3224)
(3190)
(3076)
(3070)
(3036)
(2900)
(2752)
(2610)
(2521)
(2467)
(2406)
(2388)
(2313)
(2268)
(2266)
学科
(10659)
经济(10525)
管理(9950)
教育(9679)
理论(8706)
(8031)
(7902)
企业(7902)
教学(6995)
中国(6751)
(4960)
方法(4842)
业经(4559)
(4498)
学法(4474)
教学法(4474)
学理(3645)
学理论(3645)
研究(3593)
社会(3526)
(3466)
政治(3369)
思想(3123)
学校(3031)
思想政治(2999)
政治教育(2999)
治教(2999)
德育(2979)
(2930)
贸易(2929)
机构
大学(63668)
学院(60346)
研究(21336)
管理(17569)
(15833)
经济(15184)
理学(14851)
理学院(14569)
(14171)
管理学(13968)
管理学院(13862)
教育(13452)
科学(13268)
(13194)
师范(13082)
中国(12399)
(11330)
(10789)
(10704)
师范大学(10213)
技术(10166)
研究所(9605)
北京(9407)
职业(9255)
业大(9242)
中心(8970)
(8615)
(8606)
农业(8309)
(7877)
基金
项目(37919)
研究(32498)
科学(29065)
基金(23124)
教育(20097)
(19099)
社会(18917)
国家(18801)
(17635)
社会科(16366)
社会科学(16354)
科学基金(15837)
编号(15673)
(14830)
成果(14439)
课题(13200)
基金项目(11825)
(11517)
大学(10119)
资助(9637)
规划(9504)
自然(9325)
项目编号(9165)
自然科(9148)
自然科学(9145)
重点(9129)
自然科学基金(8968)
(8673)
(8310)
(8274)
期刊
教育(30974)
研究(24112)
中国(23588)
(21468)
经济(21468)
学报(11557)
(10342)
大学(10264)
科学(8546)
职业(7905)
学学(7743)
(7358)
农业(7280)
技术(7261)
管理(7136)
高等(6245)
高等教育(5212)
图书(5040)
技术教育(4384)
职业技术(4384)
职业技术教育(4384)
业经(4206)
成人(4202)
成人教育(4202)
书馆(3862)
图书馆(3862)
(3837)
论坛(3837)
财经(3760)
(3694)
共检索到104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红  钟义红  
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对其职商的影响十分重要。对社会化与职商的含义进行了介绍,分析社会化和职商相辅相成并各有侧重的关系,提出了以社会化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职商培育的三条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红  
大学阶段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责任权利义务错位的现象。高等院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创新高等院校公民教育的模式,强调四个"突出"培养,把大学生培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红  宋孟秋  岳中心  
职商(careerquotient),是职业商数的简称,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对于职商一词,现在还没有较为一致的定义。目前运用比较普遍的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它是由个体在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胜任素质(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素质)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课题组通过对江西某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学校教育对这块的引导还比较薄弱,学生对自我的职业规划还不够清晰;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及活动设置比例有待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中  
有大数据的支撑,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量化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教育工作带来新动力,加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工作的传播载体更加多样。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仍存在对数据盲从、学生信息杂乱、处理困难、容易造成学生隐私泄露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教师在大数据技术下,应针对数据缺陷进行弥补,加强学校数据处理水平建设,对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洁  王春凤  
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社会心态是心理育人的重要目标。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要落实"大力促进心理育人"的要求,完善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管理制度,协调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落实机制,促进心理育人全方位联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成华威  耿玉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珍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变革及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即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其自身的价值观也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张力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何重要性?多元化时代如何发展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和高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瑞明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社会化素质的培养,对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十分重要。可通过五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素质的培养:一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做好社会化的理论储备;二是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努力培养大学生将知识量转化为知识能量;三是以提高大学生抵抗逆境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四是以强化大学生社会交往为关键,努力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五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信息识别和判断能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一宁  曲琳琳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与显著优势,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社会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的提升。培育大学生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有利于推动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爱国主义情操;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精神;有利于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完善高校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培育,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正确行使协商民主权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徐  
本文着眼于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并以其为出发点,从树立新理念、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和建立新机制等多方面、多力量统筹协调,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长伟  王艳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全体国民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行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理清常态化的培育思路,找准常态化的培育要点,开展常态化的培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培育目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华  
面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系列挑战,身边榜样具有化解价值冲突的教育引导、确立价值取向的目标激励、关注价值诉求的行为强化等独特功能。高校应努力探索贯穿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等诸多教育环节用身边榜样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延明  
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是学校立德树人理念的凝结和升华,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切入点、契合点和肥沃土壤。要让大学校训与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互通共融,使它"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使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文章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结合当代大学生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的特点,通过第一课堂积极认知、第二课堂积极体验和第三课堂积极行动整合联动的方式,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采取科学测评、分层培养、文化浸润、网络影响等方法,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渗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网络,缔建学校"立德树人"与学生"幸福有成"的耦合点,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1+1>2的非线性效能增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华  
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须针对教育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思政教育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构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模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与探索"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