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2)
2023(15764)
2022(13686)
2021(13051)
2020(10763)
2019(24803)
2018(24734)
2017(46825)
2016(25545)
2015(29127)
2014(29402)
2013(29152)
2012(26982)
2011(24342)
2010(24498)
2009(22630)
2008(21304)
2007(18452)
2006(15917)
2005(14214)
作者
(72097)
(59655)
(59261)
(56513)
(37947)
(28649)
(27184)
(23429)
(22745)
(21395)
(20498)
(20169)
(18962)
(18844)
(18285)
(18144)
(17686)
(17658)
(17091)
(17010)
(14804)
(14660)
(14168)
(13665)
(13354)
(13239)
(13220)
(13212)
(11890)
(11816)
学科
(103937)
经济(103820)
管理(70226)
(64459)
(52587)
企业(52587)
方法(45509)
数学(38738)
数学方法(38335)
中国(30251)
(28224)
(24145)
地方(23677)
业经(22946)
(21418)
(20486)
贸易(20474)
(19874)
农业(19033)
理论(18181)
(18130)
(17302)
环境(16278)
(15506)
银行(15469)
(15409)
金融(15405)
教育(15054)
(14805)
技术(14735)
机构
大学(359317)
学院(358396)
(143639)
经济(140509)
管理(138691)
研究(121704)
理学(119533)
理学院(118114)
管理学(116185)
管理学院(115545)
中国(92540)
(77815)
科学(74761)
(64610)
(60739)
研究所(55263)
中心(54989)
(53420)
(51938)
财经(51912)
(50651)
业大(50406)
师范(50266)
北京(49716)
(47211)
(44450)
经济学(43412)
(42649)
农业(41692)
师范大学(40735)
基金
项目(242171)
科学(189926)
研究(181352)
基金(174207)
(150820)
国家(149508)
科学基金(127980)
社会(113489)
社会科(107290)
社会科学(107265)
(93290)
基金项目(92580)
教育(83499)
自然(81632)
自然科(79685)
自然科学(79669)
(78710)
自然科学基金(78210)
编号(75613)
资助(71560)
成果(61933)
重点(54033)
(53831)
课题(52212)
(52134)
(49773)
创新(46357)
国家社会(46341)
教育部(46310)
大学(46095)
期刊
(160675)
经济(160675)
研究(109315)
中国(70621)
学报(54262)
科学(50777)
管理(50300)
(48478)
(48244)
教育(46169)
大学(41368)
学学(38120)
农业(34185)
技术(31087)
(29672)
金融(29672)
业经(26113)
经济研究(26089)
财经(24563)
图书(22700)
(21129)
问题(20636)
(18356)
理论(17117)
资源(16971)
(16941)
技术经济(16505)
科技(16440)
(16142)
现代(15961)
共检索到53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静  
消费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需求是总体消费需求的重要构成要素。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繁荣。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最终环节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认真研究文化消费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提高国民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静  
消费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需求是总体消费需求的重要构成要素。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繁荣。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最终环节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认真研究文化消费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提高国民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乃武  田子方  
使用国家统计局"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家庭总收入、消费习惯、个人特征、家庭环境、家庭金融、社会互动、预期等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庭总收入、消费习惯、受教育年限、社会阶层、宗教信仰、户口等显著地影响居民文化消费;家庭人口数、16岁以下人口占比、重大疾病人员占比等家庭环境和金融资产、家庭成员治病的贷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等家庭金融也影响文化消费;社会互动、预期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习惯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学真  
文化产业具有低投入、低消耗、强关联等优势,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许多国家将其视为战略产业,我国也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影响效果有多大?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吴石磊博士撰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翁玲玲  韦素琼  
基于2000年、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截面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进行了度量,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显著,但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和华东文化区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受政策导向、经济发展等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文化特质差异,是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一大条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出台政策文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消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消费是新时代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支撑点。伴随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近日,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毛中根教授等撰写的《中国文化消费提升研究》一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小莉  张宜春  
本文基于全国七大区域35个城市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区域差异总体特征,分别对城镇居民需要支付的文化消费行为和参与文化实践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上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对于可选择的文化消费项目有着不同的品位和偏好;文化消费实践相对于需要支付的文化消费项目来说,更容易形成定期消费的习惯。最后提出了突出地域特色、关注地区文化消费习惯、从文化实践方面入手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淑芬  郭金花  
在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在各省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发现:(1)中国内地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综合效率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偏低是主要原因。行业效率的提升仍需依赖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2)31省市文化子行业效率水平非均衡特征明显:文化制造业综合效率呈现"西低东高"阶梯式分布,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则整体呈现"低集中—高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而言,多数省市文化制造业有了较好发展,这与中国制造业率先获得发展相关;(3)2012—2013年,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及文化服务业行业效率增幅最大的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这体现了中国产业转移与文化产业差异化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淑芬  郭金花  
在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在各省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发现:(1)中国内地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综合效率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偏低是主要原因。行业效率的提升仍需依赖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2)31省市文化子行业效率水平非均衡特征明显:文化制造业综合效率呈现"西低东高"阶梯式分布,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则整体呈现"低集中—高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而言,多数省市文化制造业有了较好发展,这与中国制造业率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媛媛  甘依霖  李星明  余瑞林  
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社会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文章结合经济地理学、文化社会学、消费经济学等多维研究视角,遵循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综合性、针对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以及中国文化消费的具体情况,从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满意度三个层面构建文化消费指数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东西差异,且存在一条类似人口、经济分布规律的"胡焕庸线","胡线"两侧文化消费水平差异较大。②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梯度差异明显,以板块内差距为主,板块间差距为辅。③文化产品供给、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以及教育发展程度共同驱动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④建议通过完善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挖掘文化产品内涵、推广文化教育并培养专业人才、制定差异化文化政策等策略,合理引导文化消费,实现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剑渝  杜青龙  
本文以服务型产品(银行卡)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产生于西方的参考群体影响理论(规范性影响和价值表达影响)是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同样适用,是否对具有不同消费价值观的消费者同样适用;如果适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消费价值观认知情景下,参考群体的影响效应是否存在差异等。研究结果表明,宏观文化背景、消费价值观与参考群体影响是三个相互影响的变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持有不同消费价值观的消费者对参考群体影响的反应效应是存在差异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世燕  
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趋势下,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将不再只局限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是扩展到多元文化的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是文化到文化间的平等跨越,一方面是英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传播和吸收,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语言转换、对外传播和国际化教育。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大多以还原英语国家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当前双向互动的国际化交流中,英语文化教学不仅要重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阳翼  
根据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将中国划分为10大区域,通过深度访谈、专家意见、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检验本土化的价值观量表,用该量表对收集到的714个样本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0大区域消费者在成就感、人情和面子3个维度上差异显著,用演绎法分析区域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指出如何针对这些差异制定相应的营销对策,最后讨论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世雄  卢泰宏  
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1120名消费者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在“接受外部文化”和“敢于花钱”两个消费文化价值维度上存在着地区差异。研究还发现,中国消费者可分为四种消费形态:保守型、前卫型、理财型、乐天型,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了四种消费形态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情况。文章最后还讨论了本研究结论对企业营销实践的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隽  曾丹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是否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2—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增长情形下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从物质与文化消费关系的角度对引起该变化的机制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收入增长情形下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行为呈现较为刚性的新特征。具体而言,2008年伴随着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显著下降,此后文化类商品逐渐成为居民生活必需品;收入增长背景下居民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间关系的转变是造成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下降的关键原因,2008年后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物质消费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由替代转为推动,文化商品和服务逐渐成为居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我国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存在明显差异。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消费的良性发展,应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释放其文化消费潜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民生服务,稳定居民文化消费预期;加快文化产业供给结构调整,打造与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新特点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布局;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