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8)
- 2023(18412)
- 2022(15451)
- 2021(14519)
- 2020(12393)
- 2019(28168)
- 2018(28179)
- 2017(54238)
- 2016(29614)
- 2015(33665)
- 2014(33371)
- 2013(33179)
- 2012(30215)
- 2011(27048)
- 2010(27646)
- 2009(26112)
- 2008(26277)
- 2007(23836)
- 2006(21584)
- 2005(19746)
- 学科
- 济(117439)
- 经济(117264)
- 业(108217)
- 管理(107489)
- 企(96678)
- 企业(96678)
- 方法(50796)
- 数学(40080)
- 财(39697)
- 数学方法(39650)
- 农(35694)
- 业经(35226)
- 中国(32880)
- 制(30684)
- 务(27088)
- 财务(26999)
- 财务管理(26952)
- 企业财务(25543)
- 农业(24053)
- 技术(24026)
- 理论(23607)
- 银(22195)
- 银行(22152)
- 学(22040)
- 和(21968)
- 贸(21957)
- 贸易(21936)
- 易(21351)
- 地方(21327)
- 行(21010)
- 机构
- 学院(425118)
- 大学(424010)
- 管理(172765)
- 济(170947)
- 经济(167060)
- 理学(146166)
- 理学院(144622)
- 管理学(142594)
- 管理学院(141776)
- 研究(135393)
- 中国(108602)
- 京(91644)
- 财(87169)
- 科学(80107)
- 所(67576)
- 财经(67069)
- 江(66298)
- 农(64881)
- 中心(62269)
- 经(60668)
- 研究所(60131)
- 业大(58727)
- 北京(58390)
- 范(53884)
- 师范(53437)
- 州(53205)
- 经济学(50498)
- 农业(50488)
- 财经大学(49452)
- 院(48987)
- 基金
- 项目(270763)
- 科学(213502)
- 研究(204510)
- 基金(195156)
- 家(167483)
- 国家(165997)
- 科学基金(144018)
- 社会(128323)
- 社会科(121579)
- 社会科学(121545)
- 省(106246)
- 基金项目(103178)
- 教育(93509)
- 自然(91532)
- 自然科(89369)
- 自然科学(89349)
- 自然科学基金(87794)
- 划(87703)
- 编号(85105)
- 资助(79626)
- 成果(70311)
- 部(59755)
- 重点(59534)
- 创(58872)
- 课题(58024)
- 发(57117)
- 创新(54385)
- 制(53429)
- 项目编号(53256)
- 国家社会(52087)
- 期刊
- 济(200550)
- 经济(200550)
- 研究(131470)
- 中国(88746)
- 管理(72012)
- 财(71865)
- 农(60070)
- 学报(59587)
- 科学(56727)
- 教育(50059)
- 大学(46580)
- 融(43702)
- 金融(43702)
- 学学(43393)
- 农业(41095)
- 技术(39452)
- 业经(34114)
- 财经(33930)
- 经济研究(30330)
- 经(29077)
- 问题(25818)
- 业(24709)
- 图书(22572)
- 技术经济(22406)
- 理论(21633)
- 现代(21199)
- 科技(20174)
- 商业(20037)
- 贸(19955)
- 财会(19905)
共检索到656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丽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实证研究 辽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柯航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发展和强大将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以山西为例,通过对山西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创新是提升山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力法宝,并且从创新战略、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慰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对装备制造业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竞争力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制度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少对国内区域分工协作的引导、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与低碳低耗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忽视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并在实现制度效率、帕累托改进、交易成本最低、尊重制度生命周期规律等制度设计的原则下,给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志春
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ASS软件对我国各省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静霞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而核心竞争力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息息相关。对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对企业认清自身的优劣,进一步发展优势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核心竞争力 评价 效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禹霆 唐晓华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表面上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但其重要的根源在于传统体制制约下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促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形成,扶持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寡头主导型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华 耿弘
本文基于政府行为视角,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从政府干预效率、进入壁垒与市场自组织、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供给四个纬度,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成因,并相应地给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政府行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制造业竞争力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不仅应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而且应适应制造业新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和经验,打造适应国情和本土制造业升级的科技金融体系,有力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既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内外部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在支持服务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与全球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不足,在助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方面仍有薄弱环节。对此,本文认为我国应着力研究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资本市场与银行投融资服务创新,以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为中长期规划目标,依托科技金融政策与制度改革、银行投融资服务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金融科技发展,共同助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素君 马银戌
装备制造业具有资本和技术双重密集型特点,其产业集群化所释放的集群效应是竞争力提升的源泉。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已显雏形,但在全国还不具备区位优势。集群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规模优势上,而且受到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迅速提高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繁荣的必经之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 孙慧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主成份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