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3)
2023(5348)
2022(4270)
2021(4307)
2020(3289)
2019(7467)
2018(7672)
2017(12791)
2016(7505)
2015(8857)
2014(9172)
2013(8203)
2012(7653)
2011(6924)
2010(7199)
2009(6274)
2008(6172)
2007(6039)
2006(5262)
2005(4626)
作者
(22165)
(18385)
(18214)
(17246)
(11401)
(8670)
(8492)
(7268)
(7049)
(6662)
(6246)
(6090)
(5971)
(5858)
(5826)
(5668)
(5605)
(5550)
(5408)
(5093)
(4815)
(4656)
(4539)
(4481)
(4355)
(4248)
(4124)
(3978)
(3945)
(3903)
学科
管理(19604)
(18562)
经济(18524)
(14393)
(13065)
企业(13065)
教学(10989)
理论(9875)
(7783)
教育(7704)
中国(7515)
学法(6946)
教学法(6946)
(6481)
(6180)
方法(5887)
(5809)
业经(5560)
(5165)
技术(5132)
(5127)
学理(5061)
学理论(5061)
(4513)
银行(4494)
(4363)
地方(4354)
(4257)
金融(4250)
(4073)
机构
学院(98903)
大学(97928)
研究(34790)
管理(33014)
(28515)
经济(27371)
理学(26777)
理学院(26419)
管理学(25694)
管理学院(25510)
中国(25218)
科学(22791)
(22110)
(18025)
(17915)
(17906)
技术(17220)
(16834)
师范(16544)
中心(16316)
研究所(16273)
业大(15216)
(15072)
(14502)
农业(14012)
北京(13978)
职业(13827)
教育(13481)
(13304)
师范大学(12946)
基金
项目(63944)
研究(51008)
科学(47630)
基金(40271)
(35689)
国家(35305)
科学基金(28827)
(27772)
社会(26902)
教育(26775)
社会科(25156)
社会科学(25150)
编号(24035)
(22926)
成果(21784)
基金项目(20879)
课题(18156)
自然(17684)
自然科(17254)
自然科学(17242)
自然科学基金(16907)
资助(15912)
(15693)
项目编号(14918)
重点(14832)
(13640)
(13151)
(12981)
创新(12621)
(12619)
期刊
(38044)
经济(38044)
中国(30951)
研究(30105)
教育(30057)
学报(18177)
(16711)
科学(14577)
管理(14096)
大学(13632)
技术(13494)
(12992)
学学(12062)
农业(11240)
职业(9939)
图书(9465)
(7686)
金融(7686)
技术教育(6569)
职业技术(6569)
职业技术教育(6569)
书馆(6524)
图书馆(6524)
(6437)
论坛(6437)
业经(6319)
(6234)
情报(5992)
(5576)
科技(5531)
共检索到164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淑珍  洪冠新  燕丽  
分析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及其知识单元,在此基础上,指出软件工程硕士应该加强基础开发技能、团队合作能力、文档撰写能力、系统建模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适应发展能力的训练。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核心,论文提出了包括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提高类、相关学科交叉类和特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的三层课程体系架构及相应的实践环节安排。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世良  王景伟  徐玲  李丹  
认为工程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从工程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梳理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内在逻辑,形成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框架,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这一核心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制定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融通的课程方案,构建了认知—应用—创新三阶段梯次递进的工程实践模式,逐步探索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共治工程实践机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健武  周毅  田雅芳  
金融工程专业是一个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性的专业,需要同时具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切合实际的实践经验,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发,提出了以立体式实践培养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其中包括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应用和探索中,这一体系初见成效,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欢迎,也获得了学界同行的认可和业界的好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俞继仙  苏玉亮  杨朝合  
分析了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与激励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发专业实践考核系统并基于该系统设计功能的实现进行一系列制度配套,包括修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出台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激励措施、改革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实践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办法、完善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管理办法等,形成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和激励体系,以提升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管理水平,保障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平  杨连茂  甄良  丁雪梅  
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以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结构的特点,论述了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分别从校企、导师以及研究生多个层面,阐述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合作平台等手段,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干  刁国旺  薛怀国  李玉军  
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实践教学的核心观点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结合扬州大学的改革实例,探讨了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各项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国芳  
作者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力图促进这种新规格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熟 ,并使其质量得到保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勇南  宋守信  
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宏  刘东  肖建国  陈渝  
从标准的角度对我国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层次结构,并按照标准的属性研究了各层次标准之间的关系和构成要素,提出制订标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制订的标准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延明  向智男  葛瑞明  陈小平  朱敏  
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基地、双导师机制及学位论文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与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做法及效果,并通过调研结果证实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对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瑞锦  文淑华  周世杰  朱国斌  张翔  蔡竞业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宗旨,本着"工程化""系统化""国际化"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根据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递进性、综合性、创新性,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优化,创建了螺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菲  龚晓君  马虹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在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通过聚集课内外、校内外、海内外、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国际交流、在线课程的协同培养,构建了开放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开拓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为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林  张斌  巩恩普  李鸿儒  高宪文  李琳  王明波  
结合东北大学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了"三层次、递进式、全过程"的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为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建立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突出了"工程实践、分类指导"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特色;以质量为目标,构建了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督保障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殿元  刘泰强  左斌  王子彦  
工程硕士试点工作刚刚起步,许多工作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分析工程硕士的特点及其在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提出“知识和能力并重、宽口径、复合型、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适应性”的课程设置原则,并对课程的具体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永红  赵婷婷  郑晓齐  
通过网上调研,对比了中、美两国材料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对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提出了提高材料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