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8)
2023(3451)
2022(2871)
2021(2956)
2020(2337)
2019(5863)
2018(6152)
2017(11121)
2016(6210)
2015(6831)
2014(6647)
2013(6250)
2012(5722)
2011(5094)
2010(5129)
2009(4647)
2008(4535)
2007(3670)
2006(3554)
2005(3249)
作者
(14851)
(12558)
(12152)
(11901)
(7833)
(6032)
(5714)
(4839)
(4679)
(4353)
(4319)
(4179)
(4139)
(3931)
(3826)
(3778)
(3673)
(3537)
(3484)
(3412)
(3198)
(3046)
(2973)
(2963)
(2826)
(2746)
(2735)
(2709)
(2465)
(2419)
学科
(22611)
经济(22578)
管理(13481)
(11643)
(11182)
企业(11182)
(8713)
地方(8089)
业经(7882)
(7641)
(6576)
中国(6532)
(6073)
体制(5678)
农业(4975)
方法(4527)
企业经济(4248)
(4077)
银行(4077)
(3931)
数学(3778)
(3742)
金融(3739)
国有(3736)
数学方法(3719)
国有企业(3670)
教学(3668)
教育(3549)
理论(3497)
(3480)
机构
大学(71071)
学院(70834)
研究(28148)
(27808)
经济(27074)
管理(25155)
中国(22620)
理学(20460)
理学院(20138)
管理学(19838)
管理学院(19670)
(16593)
科学(16208)
(16071)
(13622)
中心(12975)
(12748)
(12259)
师范(12199)
研究所(12034)
(11450)
北京(10899)
(10701)
财经(10635)
师范大学(10088)
(9876)
(9767)
业大(9595)
(9489)
农业(8514)
基金
项目(44693)
研究(36804)
科学(34860)
基金(30233)
(25784)
国家(25486)
社会(21912)
科学基金(21647)
社会科(20511)
社会科学(20505)
(18236)
教育(16979)
基金项目(16507)
编号(16323)
(15198)
成果(14095)
自然(12906)
自然科(12496)
自然科学(12493)
自然科学基金(12259)
课题(11837)
资助(11117)
(10360)
重点(10136)
(10132)
(9593)
(9511)
(9312)
(9231)
项目编号(9160)
期刊
(38819)
经济(38819)
研究(27672)
中国(21711)
教育(14529)
(13804)
(10453)
管理(9957)
(8921)
金融(8921)
科学(8887)
学报(8324)
技术(6739)
大学(6718)
农业(6542)
业经(6540)
学学(5740)
经济研究(5370)
财经(5286)
问题(5281)
(4796)
(4654)
资源(4563)
图书(4315)
(4104)
论坛(4104)
职业(4094)
改革(4087)
(4087)
(3711)
共检索到126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永海  
国有林区在我国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培育总体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从历史演进过程、现实情况分析论述了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当前进行改革的必然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国有林区改革决策的价值取向和学理依据。进一步以国有林区改革目标为基础进行分析,指出民生改善是国有林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着重论述了改善民生与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当前国有林区改革动力激发的关系和意义。最后,针对国有林区民生改善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英  高丽丽  张传辉  
应用经济学、政策学等原理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运营环境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态资产经营和管理具有其独特性,生态资产市场并未形成,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的运营以政府投资为主;国有林区在森林生态资产市场化运营方面具有资源、成本、政策等优势条件,存在运营资金不足、生态理念缺失、资源结构性问题等阻碍因素。针对存在的阻碍因素,从政策网络角度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良性运营的4个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慧  张海鹏  徐晋涛  
【目的】基于重点国有林区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劳动力就业行业、部门以及区域的变化,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考察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结果】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林区内劳动力对林业和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就业区域也不断向外扩展。其中,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通过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和国有部门就业比重的上升;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对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就业有促进作用;加工企业转制,明显推动劳动力从国有部门流向非国有部门;一次性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从政府投入资金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视角分析,运用DEA及其衍生模型,以政府资金投入来表征投入指标,以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来表征产出指标。利用2000-2014年相关数据,对东北四大森工集团森林生态产品供给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产品供给的投入产出综合效率主要受资金利用技术影响;黑龙江、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生态产品供给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为此,从国家与森工集团层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改善资金利用效率,促进森林生态产品有效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从政府投入资金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视角分析,运用DEA及其衍生模型,以政府资金投入来表征投入指标,以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来表征产出指标。利用2000-2014年相关数据,对东北四大森工集团森林生态产品供给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产品供给的投入产出综合效率主要受资金利用技术影响;黑龙江、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生态产品供给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为此,从国家与森工集团层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改善资金利用效率,促进森林生态产品有效供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毅昌  蒋敏元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最大的重点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森工林区管理体制问题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林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指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森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履行不到位。通过改革环境分析,提出了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建立“三权分治”和“专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打破林区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靖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是其实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国有林区自身产业结构的特点使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具有高度一致性,那么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就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和破解问题的关键。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促进国有林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需要金融的强力支持。为此,我们以有代表性的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为例进行研究,以期为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和促进国有林区绿色高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微  万志芳  
以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应用SCP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剖析了林区林业产业组织演进的过程、特点,进而提出了构建寡占型市场结构、鼓励发展大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优化林区林业产业组织的具体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背景下,基于公私合营融资模式(PPP),阐述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TOT,转让-运营-转让)。以东北国有林区为例,对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融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TOT融资模式运用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可行性与运营过程,对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运营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构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保障机制,为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的顺利引入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震锋  曹玉昆  陈丽荣  
基于2014年黑龙江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政策背景,以绥阳林业局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实地走访调研,围绕全面停伐政策实施后重点国有林区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深入展开影响分析,并结合绥阳林业局客观实际,明确全面停伐政策实施后林区改革发展思路,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体制改革、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完善和充实重点国有林区社会保障机制等层面具体阐述重点国有林区应对全面停伐政策实施的关键路径,一定程度上促进重点国有林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尽快地实现其经济转型、社会稳定及生态文明和谐等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和亮  章静  谢永添  
东北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其改革与发展是我国林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围绕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的探讨层出不穷,但纵观这些探索大都直接从森林资源变化和林业企业经济危困的现状分析入手,直接着眼于林业。从地域经济的角度看,尽管东北国有林区是以林为主的特殊经济区,但林业毕竟是地域经济中的一个行业部门,它的发展受到地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因此,把握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后的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