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1)
- 2023(2919)
- 2022(2214)
- 2021(2297)
- 2020(1672)
- 2019(3916)
- 2018(3954)
- 2017(5371)
- 2016(4449)
- 2015(5340)
- 2014(5687)
- 2013(4390)
- 2012(4063)
- 2011(3862)
- 2010(4192)
- 2009(3350)
- 2008(3095)
- 2007(3045)
- 2006(2709)
- 2005(2599)
- 学科
- 教育(19831)
- 中国(9489)
- 教学(7019)
- 理论(6300)
- 管理(4906)
- 济(4560)
- 经济(4552)
- 思想(4049)
- 政治(3940)
- 思想政治(3802)
- 政治教育(3802)
- 治教(3802)
- 德育(3775)
- 学(3626)
- 发(3526)
- 革(3450)
- 发展(3402)
- 改革(3387)
- 学法(3372)
- 教学法(3372)
- 高等(3299)
- 展(3274)
- 业(3247)
- 学校(3246)
- 研究(3219)
- 技术(2849)
- 教育改革(2800)
- 学理(2768)
- 学理论(2768)
- 生(2429)
- 机构
- 大学(51644)
- 学院(47219)
- 教育(27671)
- 研究(19987)
- 范(19693)
- 师范(19647)
- 师范大学(16357)
- 京(13161)
- 职业(12201)
- 科学(11095)
- 教育学(10859)
- 技术(10791)
- 北京(9487)
- 所(9459)
- 管理(9264)
- 江(9250)
- 济(8700)
- 研究所(8571)
- 职业技术(8407)
- 经济(8149)
- 教育学院(8028)
- 理学(7960)
- 中心(7695)
- 理学院(7666)
- 院(7367)
- 技术学院(7332)
- 管理学(7184)
- 中国(7173)
- 州(7088)
- 管理学院(7058)
共检索到8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先平 张斌
20世纪末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研究的视阈不断拓展,取得了丰富成果。从生命教育视角研究大学生信仰,既能提升其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价值,又使信仰回归生活世界,以信仰激发生命主体行为的动力和活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颜吾佴 荆学民
注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论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第一,从理论上区分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理想信仰,讲清信仰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关系,确立信仰教育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方法;第二,从理论上搞清楚信仰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确立信仰教育的“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第三,从理论上讲清信仰的政治性与公众性的关系,确立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与公众性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方法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巧云 杨晖
由于"中国梦"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线、"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一致、"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中国梦"应当作为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要通过加强信仰环境的营造、信仰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体系的创新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关键词:
中国梦 信仰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姗姗 王素芬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学说、主义、某人或某物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具有个体性、超越性、稳定性和神圣性等特点。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一要转变信仰教育的传统思维模式,承认信仰多样性的必要性,明确信仰教育的超越性;二要转变信仰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大学生身心特点,确立信仰教育的有机体系;三要净化信仰教育的外在环境,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协调,分辨和利用网络环境,转变校园文化的功利性。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 信仰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燕锋
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腐败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中价值取向的偏差和以前信仰教育的问题等。基于此,并考虑到现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根据信仰教育的“认识———信念———行为”三步曲规则,提出了“懂、信、行”的教育应对措施。
关键词:
当代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面对今日教育生活的支离破碎 ,如何救治 ?文章从信仰与生活世界关系的分析入手 ,认为教育信仰的缺损是造成种种教育问题的一个总根源。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 ,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对于教育生活而言 ,教育信仰是一种前提性条件 ,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教育信仰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教育信仰的培育和提升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学名著、重振教育仪式的作用、加强榜样人物的宣传和学习、指导教育行为的反省、对原有的教育信仰进行理性的批判等途径来进行
关键词:
教育信仰 教育生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传华
当代大学生是复杂的社会群体。树立社会的视角,正确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现状,全方位地剖析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现状的成因,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运思模式,用时代的话语体系转换信仰教育的言语方式,将信仰教育的新表述逻辑内化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的现实在场。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生活教育 内化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彦凤 张丽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增多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信仰 教育 引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姚冠新 沈晓梅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大学生需要科学的人生信仰。当前,大学生并非没有追求,而是人文精神缺失破坏信仰培育的根基,价值取向功利导致信仰功能的削弱,价值观念多元造成主流信仰影响弱化,社会发展问题诱发信仰危机的产生。因此,要加强认知教育,培养信仰选择能力;启发自我教育,激发人生内在动力;开展实践教育,实现信与行的统一。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翠兰 刘丽萍 丁国华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大学生信仰出现了多变性、多元性和务实性等新特点。传统的信仰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和时代的变化,在分析多元文化对我国大学生信仰教育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 信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涛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应然"与"实然"的断裂以及多元文化碰撞的困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引下,文章提出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路径,即加强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仰;融入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坚守梦想;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构筑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纪咏梅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更是一种适用于整个社会领域的改革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但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却处于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反差、理论灌输与价值养成的错位、知识传授与信仰培育任务的误置、单一价值选择与多元信仰格局的突变等困境之中。为此,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供给应增量优化,方法供给应多样有效,主体供给应明道信道,环境供给应隐性熏陶,才能确保有效供给,切实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信仰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爱梅 张兴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复兴之路是一条坚定信仰的路,凝聚力量的路,构筑梦想的路,继往开来的路,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点燃了中华民族的信仰激情,也为高校党委的青年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宇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述,包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将“五个必由之路”融入大学生信仰培育的科学体系,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特点,充实大学生信仰的新内容,指明大学生信仰的新方向,提出大学生信仰的新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通过巧用关键课程、构建教师共同体、搭建新平台和营造良好环境等方式方法将“五个必由之路”与大学生信仰体系深度融合,以筑牢大学生的信仰之基。
关键词:
大学生 “五个必由之路” 信仰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跃红
马克思主义信仰集科学性与社会性为一体,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虽然整体来说积极乐观,但其主导地位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