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1)
2023(4764)
2022(3523)
2021(3254)
2020(2463)
2019(5433)
2018(5407)
2017(9301)
2016(5076)
2015(5706)
2014(5752)
2013(5394)
2012(4991)
2011(4557)
2010(4842)
2009(4325)
2008(4380)
2007(4189)
2006(3866)
2005(3148)
作者
(15143)
(12566)
(12478)
(11916)
(7976)
(5950)
(5626)
(4882)
(4811)
(4608)
(4368)
(4286)
(4036)
(4022)
(3825)
(3774)
(3644)
(3584)
(3497)
(3405)
(3138)
(3094)
(3029)
(2927)
(2811)
(2799)
(2782)
(2740)
(2570)
(2476)
学科
(22404)
经济(22388)
管理(14760)
中国(12479)
(10231)
地方(9852)
环境(8662)
(8333)
(6487)
企业(6487)
城市(6238)
农业(6074)
(5645)
业经(5577)
生态(5404)
(5314)
方法(4791)
技术(4767)
(4569)
城市经济(4490)
资源(4375)
(4131)
理论(3983)
发展(3731)
(3727)
数学(3672)
数学方法(3640)
地方经济(3484)
规划(3352)
教育(3333)
机构
学院(71185)
大学(69277)
研究(28274)
(25648)
管理(25114)
经济(24720)
理学(20514)
中国(20177)
理学院(20165)
管理学(19785)
管理学院(19647)
科学(18917)
(16992)
(13584)
中心(12877)
研究所(12305)
(12166)
(11935)
师范(11864)
(11658)
(11274)
北京(10984)
(10875)
业大(10613)
(10057)
师范大学(9607)
技术(9366)
(9218)
科学院(8830)
农业(8677)
基金
项目(49487)
科学(39212)
研究(38374)
基金(33248)
(29074)
国家(28812)
科学基金(24698)
社会(23796)
社会科(22461)
社会科学(22455)
(20826)
基金项目(18295)
(17435)
教育(16258)
编号(15464)
自然(14720)
自然科(14230)
自然科学(14226)
自然科学基金(13909)
(12391)
成果(12027)
课题(12015)
资助(11624)
重点(11561)
(10630)
发展(10259)
(10089)
创新(9992)
(9773)
国家社会(9733)
期刊
(34695)
经济(34695)
研究(23201)
中国(20473)
教育(11953)
(10850)
科学(10467)
学报(9544)
管理(9232)
农业(7811)
技术(7506)
大学(7320)
(7071)
城市(6926)
学学(6505)
业经(6303)
科技(6246)
问题(5930)
资源(5843)
(5570)
图书(5409)
(5206)
论坛(5206)
(4720)
金融(4720)
现代(4574)
职业(4393)
(4181)
书馆(4164)
图书馆(4164)
共检索到116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明  董仁才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旨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有效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作保障。现代科技文明已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技术对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入剖析环境物联网理论与技术,阐述了以传感器网络、数字城市为核心的新技术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城市环境监测、试验、分析、模拟和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革新,总结了现代高新技术与城市人居环境管理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锡秋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带动绿色就业己成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标志。贵阳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中,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抓手,以绿色产业带动绿色就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先行一步。在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中促进绿色就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贵阳市的农业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贵阳作为中心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峥  武霏霏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也是依靠创新驱动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国家级实验区的建设经验进行文献梳理,结合对北京市部分实验区的调研,分析了实验区在整体规划、创新意识、创新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促进实验区科学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恩明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认为这是解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康  
分析了阻碍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生态化两者衔接与融合的症结,提出了促进两者衔接与融合的五大问题,给出了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化的典型案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维波  
分析了现代城市发展背后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及其生态学实质 ,指出建立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城市摆脱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 ,提出实施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显静  彭新宇  蒋高明  骆世明  章家恩  王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本期专题笔谈探讨科技如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互动关系;当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战略、政策与思想观念与生态文明观的冲突与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立;科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等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景奇  孙萍  徐建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主导,党的"十八大"将其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并在2010年代后进入高峰期。在长达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有关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建设内容、评价体系及其在具体实践中与国土资源开发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之处,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尽快界定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生态文明内涵,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区域、分角色、分时段解构城市生态文明,并重视技术方法和治理理论的衔接与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克昌  
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袁克昌(江苏省环保局,南京,21001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而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加快两个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孟潮  
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认为城市的未来的希望在于发展生态文明,形成生态城市,既以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未来城市应有的质量。并以华盛顿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教训为例,批判了巴洛克式规划思想和作法。与此不谋而合的是中国的钱学森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主张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指出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故作者认为,山水城市与生态文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燚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美学的提出及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理论贡献。首先是生态审美生存的界定。它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中心,以生态平衡为途径,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的发展为旨归,形成一个鸢飞鱼跃的生态审美之境。这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目标。其次是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它借鉴了中西哲学和美学中的审美范畴,形成具有生态意味的审美观,并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是生态审美意识的养成。它是人对自然在生态思维前提下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识,也是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之中的生态智慧。这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实质上,生态美学通过改变人的审美方式和行为方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维民  
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受祜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文明要实现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变"两难"为"双赢"。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智勇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的同时,在环境方面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愈来愈严峻的形势,使中国开始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问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同时还指出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