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96)
- 2023(3756)
- 2022(2712)
- 2021(2818)
- 2020(1954)
- 2019(4504)
- 2018(4504)
- 2017(6537)
- 2016(4891)
- 2015(5510)
- 2014(5616)
- 2013(4449)
- 2012(4151)
- 2011(3816)
- 2010(4145)
- 2009(3373)
- 2008(3432)
- 2007(3190)
- 2006(2995)
- 2005(2892)
- 学科
- 教育(18919)
- 中国(10145)
- 管理(8375)
- 济(7451)
- 经济(7441)
- 业(7307)
- 理论(6508)
- 企(5965)
- 企业(5965)
- 教学(5608)
- 农(4423)
- 学(4199)
- 发(4025)
- 发展(3854)
- 展(3731)
- 思想(3609)
- 政治(3512)
- 革(3492)
- 财(3383)
- 思想政治(3280)
- 政治教育(3280)
- 治教(3280)
- 德育(3241)
- 改革(3148)
- 高等(3125)
- 学校(3060)
- 业经(3042)
- 研究(3023)
- 制(2910)
- 教育改革(2790)
- 机构
- 大学(58647)
- 学院(54529)
- 教育(26114)
- 研究(22675)
- 范(19073)
- 师范(19043)
- 师范大学(15932)
- 京(14327)
- 管理(13403)
- 济(12409)
- 科学(11843)
- 职业(11826)
- 经济(11813)
- 理学(11244)
- 理学院(11000)
- 管理学(10667)
- 管理学院(10527)
- 所(10369)
- 技术(10356)
- 教育学(10141)
- 北京(9989)
- 江(9982)
- 中国(9899)
- 研究所(9347)
- 中心(8736)
- 院(8416)
- 职业技术(8108)
- 财(7731)
- 州(7681)
- 教育学院(7436)
共检索到95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定华
现代法治精神倡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现代法治精神与义务教育密切相关。义务教育工作者应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发挥现代法治精神的指引、推进、规范作用,着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关键词:
法治 教育治理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平 何晨玥
从软法治理视角来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从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到形成实效的动态治理过程。办学标准在软法框架中可划分为"作为技术工序的标准"和"作为行为规范的标准"两个层次,呈现多元主体协商合意、公共权威补充维护和位阶排列灵活呈现的运行特征。办学标准在运行中的"软约束力"主要指向对政府行政裁量的规制和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具体体现为干预与矫正政府决策、推动政府创造性表达、激励学校因势利导、赋予学校社会压力和引导学校良善履职等。实效产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是软法自身理性不足和外在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念的确立,不仅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确立乃至变革,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郝盼盼 彭安莉
保护公民的义务教育权是义务教育法治的核心。本文以义务教育权保障为中心,梳理《义务教育法》制定与修改的历史。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年义务教育法治的沿革,勾勒出义务教育权受到越来越充分保障的主线。回应新时代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良法善治,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义务教育权。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法 受教育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妙
1986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198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而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法的制定及施行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决心。然而,由于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时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立法技巧,全文只有18条,且对学校、教师、经费保障等的规定较为原则和笼统。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2006年《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并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2006年《义务教育法》与1986年《义务教育法》相比较,体例更为完整,分为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系统部署,为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深入解读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以之为统领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应当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增强大学生的人民主体意识;坚持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统一;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依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引导;完善军队院校的法治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凸显了“课程育人”主题,其制度安排和实践策略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和素养导向,将会推动中小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最终实现新时代育人目标。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落实“五育并举”,独立设置劳动课程,推动德智体美劳各领域均衡发展,研制劳动课程标准;强化育人为本,聚焦核心素养,完善培养目标,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倡导课程综合化,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注重综合课程设计和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倡导综合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实践育人价值,聚焦教师的课程实施,强化教师的课程角色。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修订 基本精神 课程育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飞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施法治教育的社会背景之下,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法治教育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议题。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对"法律准备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法治教育课程内容衔接不畅、法治知识与法治行动的分裂与疏离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为更好地推动法治教育的落实与发展,我们有必要从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基本规律出发,分层次、分阶段地落实法治教育任务。具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有必要进行三个层次的分层建构及融合教育:一是规则意识与法律准备教育,二是法律意识与法律规范教育,三是宪法理念与宪法精神教育。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层建构及有机融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法治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为培养优良的法治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法治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法治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真
法治是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的基础,法治精神是人类思想观念体系中的优秀组成部分。现代大学治理离不开法治,依法治校是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法治精神为大学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动力、价值引导和评价依据。在法治精神建设的路径选择上,大学应该加强治理组织结构建设,提升宣传教育水平和发挥新兴媒介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法治精神 大学治理 依法治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海民 满莹
我国义务教育历经扩容增量、重点建设的教育普及,达成固本增速、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进而要转向改革创新、质量导向的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优质均衡是一种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和结构上的优化与升级,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征。优质均衡的实质是追求优质的学校教育,其学校实践框架是:实现学校发展行动计划、学校文化、德育工作、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队伍建设、学校治理和学生评价等要素的协同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操作策略包括:明确优质均衡导向,落实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创新多维协同模式,以学校变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坚实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一军
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重点发展阶段后,正在全面进入基本均衡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地区开始追求优质发展。优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适应教育生态的转变、对教育现代性的追求以及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一种选择。作为一种现代化质量范型,在教育输入层面,义务教育优质发展以民主与科学思想为指导,用素质教育文化规范学校教育实践,并努力实现公共性与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互补;在教育的过程层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动发展、课程计划落实、教学过程优化、学生积极学习、教师工作专业、管理制度健全等是观测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就教育结果而言,优质发展的义务教育最终表现为学校整体能力提升、学生学业成就满意、教师教学绩效优良、社会认同程度较高。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质量范型 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美 邬志辉
大班额是我国城镇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它呈现出初中甚于小学、中西部更为突出、初中改善明显而小学任重道远的基本样态。大班额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人口拉动型、空间结构型、质量差距型和利益驱动型四种问题类型。治理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大班额,须统筹解决教育资源短缺,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调整城镇学校空间布局,均衡校际教育质量;加大增量投入存量流动,提高乡校教育质量;以压力强化落实和监管,破除潜在规模利益。
关键词: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 大班额 类型 治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光明 董晞
愈演愈烈的教育乱收费、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的乱收费(以下简称义务教育乱收费)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现今国家正将其作为重点而进行专项治理。那么,究竟“谁”在义务教育领域中乱收费?为何这一领域会出现乱收费?怎样才能根治义务教育乱收费?本文拟围绕以上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治理 义务教育 乱收费 公共财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淑芬
进入新时代,义务教育正由全面普及转向基本均衡并逐步走向优质均衡。在这一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县域政府需要突破单主体治理的困境,从"独舞"走向"共舞",以解决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治理体系 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海驯 李丽
教育公平与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发展等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倡导建立"多元尺度"的公平,追求每个个体的独特个性,增强学制、课时、课程、教材、教师、班级等各个教育要素的选择性,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以供民众各取所需选择。为了尊重和满足民众的教育选择权,政府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各种特色的学校的发育壮大创造条件。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