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3)
2023(13059)
2022(10384)
2021(9456)
2020(7866)
2019(17264)
2018(17235)
2017(33019)
2016(17831)
2015(19916)
2014(19998)
2013(19669)
2012(18155)
2011(16210)
2010(16637)
2009(15799)
2008(15724)
2007(14653)
2006(13230)
2005(11863)
作者
(51486)
(43576)
(43007)
(40536)
(27402)
(20654)
(19361)
(16921)
(16395)
(15654)
(14695)
(14498)
(13935)
(13813)
(13530)
(12976)
(12690)
(12650)
(12569)
(12211)
(10929)
(10793)
(10583)
(10115)
(9811)
(9680)
(9614)
(9566)
(8943)
(8731)
学科
(88682)
(82617)
经济(82511)
(70786)
企业(70786)
管理(62111)
(50336)
业经(33762)
农业(33678)
方法(28591)
(24713)
中国(21325)
地方(20489)
数学(20234)
数学方法(20106)
技术(18753)
(18706)
(16891)
财务(16858)
财务管理(16840)
(16221)
企业财务(15874)
(15705)
理论(14434)
(14262)
(14174)
产业(13368)
农业经济(12845)
(12831)
贸易(12821)
机构
学院(264359)
大学(250693)
(113747)
经济(111502)
管理(107281)
理学(91812)
理学院(90990)
管理学(89856)
管理学院(89382)
研究(85173)
中国(67243)
(59770)
(51702)
(49982)
科学(49855)
农业(45351)
(44471)
业大(43117)
(42355)
中心(39961)
财经(38801)
研究所(37945)
(34841)
(34210)
经济学(32275)
(31927)
经济管理(31862)
(31776)
师范(31640)
北京(31210)
基金
项目(170780)
科学(136238)
研究(131222)
基金(121992)
(104082)
国家(102916)
科学基金(90012)
社会(85720)
社会科(80835)
社会科学(80813)
(73655)
基金项目(65136)
教育(57299)
(56587)
编号(55043)
自然(54838)
自然科(53550)
自然科学(53535)
自然科学基金(52629)
资助(47099)
成果(42410)
(40455)
(39405)
(38906)
课题(37827)
重点(37370)
(36854)
创新(35437)
(34566)
国家社会(34496)
期刊
(144172)
经济(144172)
研究(74426)
(64624)
中国(57626)
农业(43618)
管理(42555)
(40328)
科学(37730)
学报(37100)
业经(32888)
大学(29808)
学学(28772)
技术(25660)
(25222)
金融(25222)
教育(24475)
(22052)
经济研究(19648)
问题(19445)
财经(19116)
(16739)
技术经济(15737)
农村(15626)
(15626)
农业经济(15610)
(14708)
世界(14621)
商业(14218)
现代(14026)
共检索到407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锦超  
近年来,山西省构建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农业产业结构协调性差、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带动效力不足、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下一步,山西要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从完善技术体系、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体等方面入手,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山西省打造成农业强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山梅  向俊峰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困扰我国"三农"方面诸多的问题。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的相关研究,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俊毅  曾丽军  周文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重庆  张慧鹏  
小农长期被污名化,然而中国的现实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仍将长期存在。现代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兼业小农,而是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者。在高度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各类资本主体占据优势地位,控制着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小农户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从属和依附于资本,有关农业产业政策也排挤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小农户的功能,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之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辽宁振兴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辽宁的现代农业仍然相对落后,农业发展的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新常态和新经济的背景下,辽宁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刚  贺艺伟  陈晶晶  
农业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山西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实际,做出了着眼"三农"长远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战略部署——建设山西农谷。此举对促进全省农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起着重要作用。但农谷的建设发展中仍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文章提出了在农谷特色农业产业中应用PPP模式的构想,将从运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以及应用建议四个方面做出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博  
近年来,伴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不平等性日益凸显,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山西省农村发展的典型特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理顺了乡村发展的逻辑关系,指出了乡村发展的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关注的领域。以乡愁经济为契机使人才回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主导产业,融合传统文明和工业文明建设美丽田园,是山西省实施乡村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徐晓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各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得以快速成长,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但当前多数联合体在全产业链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链主”凝聚力不强、信息反馈不畅、绿色化发展控制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构建路径,应采取措施鼓励龙头企业承担“链主”职责以带动相关主体共建全产业链,运用大数据技术加速信息反馈及实施全程绿色化质量控制,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人才以拓展全产业链价值增值空间及增强全产业链韧性,借助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与运营,进一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有效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打下夯实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艺馨  李思钰  凡启兵  公戴雪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因而对现代农业产生促进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验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得到以下实证结论:首先,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正相关;其次,说明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第三,劳动力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负相关。最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保荣  巩晋伟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山西省运城市调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更加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阐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基础上,总结运城市近年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重点归纳当前运城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新亮点及取得的新成效。最后,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志刚  朱佳  于滨铜  
当前,中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仍存在总量不足、政策单一以及政策效果过于分散等突出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待创新与完善。为探索符合乡村振兴时代需求,以数量、质量、效益、竞争力以及绿色生态为目标的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本文探讨该政策体系应选择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创新机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改革的先进经验,着重分析当前农业发展困境及其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破解之策。结果表明:由于供需结构不匹配、农药化肥超标、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过小、家庭小规模经营占主导地位和农业污染严重等原因,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粮食自给率下降、质量安全形势趋紧、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成本偏高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五大困境。对此,笔者提出了政府补贴应向粮食主产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倾斜、建立健全生产质量补贴、完善目标价格和保险金融等政策工具、强化农业科技补贴、建立负面清单与交叉遵守制度以及构建统一协调机制等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红玲  张宜红  陈昭玖  
[目的]通过系统论、分工深化等理论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探索生产性服务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最大化。[方法]文章在梳理生态农业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理清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生产性服务等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并以江西林下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及三产融合实现方式。[结果](1)生态农业产业化需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拓展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等多种生态模式;(2)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提供,注重生产性组织培育和支持;(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践行生态农业认证机制和生态农业绿色清单制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探索和江西现实依据。[结论]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选择,而生产性服务则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薇  
学界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要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就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选择及如何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研究还处于挖掘阶段。对此,从传统农业和原材料生产制造业融合、农业生产与消费性服务业融合、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特色种养园以及农村自然人文与现代休闲观光旅游融合四个方面总结了农业产业融合的路径依赖。最后,从积极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建立便捷农业生产生活的消费性服务产业、打造对接终端消费市场的特色生态种养园及打造人文和自然并举的生态旅游示范村庄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宏伟  仝红亮  
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驱动力。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持续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农业产业链金融概念、发展现状为研究切入点,对农业产业链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进行系统论证。进而立足金融服务模式、产品体系、现代科技应用三方面,梳理总结了各地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实践情况。最后,基于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面临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涉农金融配置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基础薄弱等难题,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农业产业链基础建设等政策建议,以实现农业产业链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