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9)
2023(3870)
2022(3025)
2021(2790)
2020(2161)
2019(4861)
2018(4570)
2017(7556)
2016(4561)
2015(5307)
2014(5436)
2013(4907)
2012(4700)
2011(3958)
2010(4136)
2009(3506)
2008(3513)
2007(3518)
2006(2930)
2005(2421)
作者
(11602)
(9560)
(9560)
(9081)
(6019)
(4565)
(4429)
(3726)
(3627)
(3589)
(3246)
(3167)
(3137)
(3032)
(2953)
(2927)
(2891)
(2775)
(2766)
(2654)
(2485)
(2429)
(2361)
(2351)
(2232)
(2210)
(2206)
(2180)
(2019)
(2013)
学科
(12771)
经济(12757)
管理(10414)
中国(7662)
(7031)
(5844)
企业(5844)
地方(5800)
(5640)
理论(5155)
业经(5102)
教育(4943)
教学(4405)
农业(3821)
文化(3716)
学校(3446)
产业(3395)
(3359)
方法(2976)
技术(2948)
学法(2938)
教学法(2938)
(2647)
(2589)
政治(2574)
学理(2420)
学理论(2420)
(2375)
思想(2369)
研究(2368)
机构
学院(55783)
大学(50605)
研究(18755)
(16236)
管理(15868)
经济(15635)
中国(12878)
理学(12604)
理学院(12389)
管理学(12068)
管理学院(11946)
(11776)
职业(11623)
科学(11332)
技术(11317)
(10725)
(9977)
师范(9881)
(9297)
中心(8923)
(8857)
(8854)
(8845)
教育(8479)
职业技术(8279)
技术学院(8166)
研究所(7731)
业大(7477)
师范大学(7451)
北京(7439)
基金
项目(34918)
研究(31430)
科学(26171)
基金(19985)
社会(17152)
(17102)
(16892)
教育(16833)
国家(16642)
社会科(15923)
社会科学(15920)
编号(15402)
(13523)
成果(13503)
科学基金(13478)
课题(12607)
(11611)
基金项目(10167)
(8979)
项目编号(8943)
规划(8864)
重点(8859)
(8168)
(7980)
(7822)
研究成果(7479)
资助(7415)
发展(7353)
建设(7267)
(7189)
期刊
(23666)
经济(23666)
教育(20850)
中国(20506)
研究(17876)
(9634)
职业(8748)
学报(8507)
技术(8357)
管理(7099)
大学(6959)
农业(6926)
(6882)
科学(6451)
图书(6240)
学学(5891)
技术教育(5539)
职业技术(5539)
职业技术教育(5539)
书馆(5108)
图书馆(5108)
(4847)
论坛(4847)
业经(4547)
(4078)
金融(4078)
(3962)
高等(3914)
高等教育(3207)
经济研究(3183)
共检索到96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志奇  
文化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特殊方式,它体现了人同自我、人同社会、人同自然多种关系把握的程度。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使教育肩负着更神圣的使命。“学校作为社会制度或文化系统的存在”,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使学校自身的文化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容共生,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学校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霆  
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期"的战略任务就是推动院校转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个集体创业的过程,需要通过创业文化建设解决精神动力、价值取向、持续发展、事业目标、学生培养等核心问题,最终实现自力更生。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创业文化建设,需要着重解决领导核心的理念、全体成员的信念、变革现实的行动、创业集体的和谐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师帅  咸增强  
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越来越被广泛关注。任何一类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分工和责任使命。经济组织的旨归在物质文化,其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以精神的、制度的文化为手段,创造出人民需要的物质财富;行政组织的旨归在制度文化,其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为手段,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管理财富;教育组织的旨归在精神文化,其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以物质的、制度的文化为手段,创造出完善心灵的精神财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建在地级市,理应成为当地精神文化的高地,对地方社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出有力的引导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淼泉  
本文以广西最近十年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为研究蓝本,分析了六所本科师范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项目设计的相关性,提出了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英  
随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校园文化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研究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出发,分析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加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跃平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定位,如何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来确保学校定位的实现,这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浙江嘉兴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和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建中  
截止2008年,我国本科院校757所(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新建本科院校近240所,占了本科院校的近三分之一。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发展的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彭寿清  
大学文化是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实践的基础性、统领性、系统性设计而生成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根本特征。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地方发展需求推动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基础、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目标在悄然发生变化,其文化建设也值得探索和分析。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实践的新变化从实践层面探视,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具有以下共同内涵特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应用导向的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勇  齐卫东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道德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并为全校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校园精神和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综合,是建设现代意义上的更高层次的大学文化的重要基础。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由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院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这些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大都形成了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如何秉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是新建本科院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野琛  
基于国内外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图书馆用户认知的角度,设计图书馆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工具。通过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师生的预试和正式抽样调查,检验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工具,并分析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龙  欧以克  
建设民族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其与学校办学特色、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关系,要坚持以民族特色建设为主,积极发挥汉民族先进文化、地域文化和区域国际文化共同作用的基本路径,并进行相应策略的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耘  王向红  
培育办学特色是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与发展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是其基本的功能和核心的任务。如何凭借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来服务社会、赢得社会认同,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之根本。长沙学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就是从这个基本的视阈出发,从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和重视学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想平  黄彬  
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下,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遭遇文化导向迷失、制度保障不力、办学资源不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缓的困境。要实现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新建本科院校就应在应用性和地方性文化个性培育、系统性制度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庆哲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伟芳  
许多小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大幅度改善之后,开始追求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倒逼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文化建设上来,这与在经历了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育人、产业育人快速发展之后的高职院校又重新回归文化育人的方式类同。由于高职院校与小镇在文化建设的特色与内容方面具有一致性与互补性,因此,开展校镇文化共建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与现实意义。校镇文化共建中,既要创建文化平台,开展多种文化交流,又要使校镇文化充分渗透、互相补充;通过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挖掘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小镇特色文化,完善小镇的文化内涵;丰富小镇文化活动,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提升小镇文化品质;创新特色文化产品,推动小镇文化产业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