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
2023(1797)
2022(1417)
2021(1358)
2020(930)
2019(2435)
2018(2508)
2017(3329)
2016(1579)
2015(1848)
2014(1935)
2013(1857)
2012(1754)
2011(1628)
2010(1664)
2009(1561)
2008(1577)
2007(1278)
2006(1134)
2005(1061)
作者
(4882)
(4417)
(4150)
(3937)
(2598)
(2033)
(1877)
(1707)
(1536)
(1529)
(1408)
(1359)
(1359)
(1325)
(1322)
(1289)
(1257)
(1254)
(1250)
(1188)
(1066)
(1017)
(1017)
(991)
(934)
(878)
(872)
(859)
(847)
(836)
学科
(11989)
经济(11983)
(4678)
(4202)
管理(3926)
农业(3650)
地方(3321)
业经(3204)
中国(3006)
关系(2938)
(2921)
(2739)
企业(2739)
农业经济(2358)
经济关系(2334)
(2328)
(2116)
对外(2102)
发展(1885)
(1883)
(1866)
外经(1865)
金融(1865)
对外经济(1854)
联合(1801)
建设(1800)
合体(1727)
联合体(1727)
经济联合(1726)
经济联合体(1726)
机构
大学(24440)
学院(24140)
(11622)
经济(11378)
研究(10462)
管理(8771)
中国(7644)
理学(7279)
理学院(7205)
管理学(7124)
管理学院(7079)
科学(5247)
(5001)
(4971)
(4701)
(4585)
中心(4557)
研究所(4444)
(3968)
(3930)
农业(3582)
业大(3547)
(3415)
师范(3389)
财经(3248)
经济学(3227)
(3091)
研究院(3091)
北京(3022)
科学院(3020)
基金
项目(16209)
研究(13577)
科学(12832)
基金(11387)
(9820)
国家(9728)
社会(8574)
科学基金(8102)
社会科(8084)
社会科学(8084)
(6407)
教育(6131)
编号(6077)
基金项目(5818)
成果(5266)
(5174)
自然(4336)
自然科(4243)
自然科学(4242)
课题(4222)
自然科学基金(4177)
资助(4083)
(4060)
重点(3726)
国家社会(3680)
(3624)
(3612)
(3605)
(3577)
发展(3431)
期刊
(15038)
经济(15038)
中国(7798)
研究(7634)
(5907)
教育(4669)
农业(4062)
(3391)
金融(3391)
管理(3368)
科学(3131)
学报(3117)
(3040)
业经(2956)
国际(2678)
大学(2664)
技术(2579)
学学(2431)
(2374)
论坛(2374)
(2126)
问题(2023)
经济研究(1934)
农业经济(1882)
世界(1712)
职业(1691)
图书(1614)
(1540)
农村(1481)
(1481)
共检索到4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增伟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东北三省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开放合作在东北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深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这为东北地区开放发展和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进东北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广翠  于潇  
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蒙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将进一步推动蒙古国内经济的发展,并为其融入东北亚经济圈起到促进作用。在东北振兴这一历史背景下,东北地区与蒙古在通道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进一步推动中蒙合作,建议:实行让利合作政策;鼓励大企业赴蒙古投资;加快铁路通道建设;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完善各种经济合作平台;加强对蒙古问题的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力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了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俄罗斯是东北对外开放主要对象国。在东北振兴规划框架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互动发展、共生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本区域的经济优势,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调整产业结构,达到生产要素的国际最佳配置,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再次辉煌。《规划》初次提出了在理论上要突破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区域一体化,而在相邻的两个国家部分地区实行一体化。实践上中俄区域双方的经济合作要达到互动、共生、和谐的发展状态。为此,建议在中俄区域合作中,要把东北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概念,以区域化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中国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和朝鲜的"经济管理改善措施"为中朝两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友好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必要的条件。在东北振兴的历史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中朝经济互补优势,积极推动中朝"路港区一体化"项目的实施,组建中朝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扩大对朝边境贸易和直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合作,拓展旅游合作,继续加强高层往来及各层次的交流,加强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和充实中朝友好合作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中朝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国荣  
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风光不再。究其原因在于东北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不足。毫无疑问,对外开放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М.Л.季塔连科,许金秋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而俄罗斯在普京总统连任后 ,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 ,支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与亚太的经贸关系 ,特别是对华合作。俄中两国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这两个地区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的有利条件 ,大力推动地区的合作。虽然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经与中国东北地区建立起了紧密的生产、经贸、科技和学术等联系 ,双方的合作已具备相当的基础 ,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领域。今后双方应该注重开拓高新技术合作方面的潜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力  
通过国际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是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东北地区的国际劳务合作 ,对于缓解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规模基本上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具有波动性较大、合作的领域比较集中、收益不高的特点 ,这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劳务接收国的政策密切相关。但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为此 ,国家应给予东北地区必要的政策支持 ,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建立合理的国际劳务合作机制 ,加强劳动力培训方面的合作 ,引进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促进东北振兴的实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剑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趋势的国际大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合作已经形成了联动发展的趋势。东北振兴为东北亚搭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广阔平台;东北亚合作为东北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科学而合理的制度供给是东北振兴与东北亚联动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跨行政区的东北振兴协调机制或组织,加快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促进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合作联动的有效制度安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竹  全益  
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东盟为轴心构建的轮轴—辐条体系,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而中国东北的振兴有赖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为此,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中国东北的加速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成至  李镕彬  
全球化时代的东北振兴不仅具有重要的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意义,还有重大的国际和地区战略意义,"中韩港"三边合作,对于从东北振兴迈向东北亚大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朝核问题成为影响东北亚和平稳定的主要因素,在六方会谈框架下,中韩双方在维护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局势的稳定方面积累了合作的经验,两国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需要通过拉动内需防止经济发展势头中断,韩国和中国香港特区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而东北振兴计划能够为解决上述矛盾找到出路。中国东部跨越、中部崛起、西部开发都离不开东西和谐、南北合作。"中韩港"在振兴东北问题上的合作如果奏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向该地区,从而为该地区的稳定繁荣打下进一步的基础,为通向东北亚大同创造必要的条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述彭  陈秋晓  
从剖析东北地区的发展历史入手,指出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着眼于全球化经济和东北所具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出应重新评估东北地区的国际战略地位,适时把握信息业发展和产业现代化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的振兴,并及时制订东北地区的总体规划,谋求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春颖  
声誉管理是被我国企业长期忽视的一个管理领域。本文在国家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阐述了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在企业声誉和声誉管理方面的必要性,指出了企业声誉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如何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对实现声誉管理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宏春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十多年来,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新一轮东北振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既有"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多年来,东北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缘于人员外流、产业失衡、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创新不足。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应深化改革、聚集人气、优化产业、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保护生态、改善民生、营造氛围、扩大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