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4)
2023(9372)
2022(7681)
2021(6828)
2020(5341)
2019(12148)
2018(12039)
2017(22582)
2016(11907)
2015(13379)
2014(13282)
2013(13365)
2012(12914)
2011(11685)
2010(11885)
2009(10604)
2008(10243)
2007(9252)
2006(8493)
2005(7840)
作者
(35925)
(30169)
(29937)
(28015)
(19009)
(14330)
(13546)
(11653)
(11426)
(10829)
(10251)
(10048)
(9732)
(9454)
(9251)
(9191)
(9018)
(8721)
(8619)
(8535)
(7649)
(7478)
(7287)
(6887)
(6759)
(6720)
(6694)
(6605)
(6093)
(6037)
学科
(61296)
经济(61253)
(33903)
管理(32908)
(24947)
企业(24947)
地方(22510)
中国(19157)
(18712)
方法(16574)
技术(16214)
业经(16007)
数学(13751)
数学方法(13642)
农业(13261)
地方经济(12730)
产业(11997)
环境(11867)
(11258)
(10635)
(9808)
贸易(9797)
(9522)
金融(9520)
(9359)
(9083)
银行(9065)
技术管理(8962)
(8913)
(8904)
机构
学院(174072)
大学(169247)
(73842)
经济(72249)
研究(65012)
管理(64200)
理学(53843)
理学院(53167)
管理学(52376)
管理学院(52036)
中国(48390)
科学(39845)
(38217)
(33055)
(30924)
(30051)
研究所(29821)
中心(29491)
(28730)
业大(26134)
(25639)
师范(25392)
北京(24611)
农业(23914)
(23883)
(23327)
财经(23062)
经济学(21807)
(21230)
技术(20978)
基金
项目(114075)
科学(89648)
研究(86799)
基金(78766)
(68229)
国家(67600)
科学基金(57677)
社会(54833)
社会科(52134)
社会科学(52126)
(48404)
基金项目(42230)
(39056)
教育(37727)
编号(35566)
自然(34808)
自然科(33930)
自然科学(33926)
自然科学基金(33273)
(32644)
资助(30529)
成果(27842)
发展(26770)
(26311)
重点(25990)
课题(25784)
(25265)
创新(23695)
(23453)
国家社会(22430)
期刊
(93135)
经济(93135)
研究(54399)
中国(42113)
(30003)
管理(25201)
科学(24849)
学报(24165)
教育(22020)
(21466)
农业(21152)
技术(19794)
大学(18315)
业经(17621)
学学(17019)
(16968)
金融(16968)
经济研究(14068)
问题(12422)
(11644)
技术经济(10871)
财经(10706)
科技(10413)
(9490)
(9470)
论坛(9470)
资源(9356)
图书(9109)
(8973)
现代(8934)
共检索到27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光富  陈晓莉  
本文将环境因素纳入技术预见范畴,将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提出绿色技术预见的概念,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案例验证,探索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方法体系。应用情景分析法进行技术需求分析,得出55项待选技术,归为代用燃料汽车技术、电动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共性技术、清洁柴油汽车技术等六大类。通过两轮大规模德尔菲调查,最终遴选出CVVT发动机技术、VVT-i发动机技术等12项关键技术,最后给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慈  熊艳  肖蕊  
由生态学视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框架的构建"而展开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架构其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及提出"创新生态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及内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礼龙  周德群  
本文介绍了自主创新下安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三条道路,即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坚持自我主导下的国际化战略;走集成式创新之路,坚持产品主导下的市场化战略;走跨越式创新之路,坚持自主产权下的品牌化战略。最后,提出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三点启示,即创建特色企业文化,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以人为本,实施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课题研究组  
<正>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机遇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山东监管局)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艳  邓晓锋  
颠覆性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并深刻影响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环境的优化进程。但颠覆性创新所具有的原创性和突破性特点,加大了颠覆性创新成功进入并占领市场的难度。"颠覆性创新困境"由此而产生。现有颠覆性创新理论由于缺乏针对颠覆性创新成功进入市场的动态过程分析,无法合理地破解这一困境。而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案例中总结的重要启示,则说明颠覆性创新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融合技术选择、研发、培育、孵化和产业化应用全过程的创新管理理论加以指导。国外新兴的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不仅可以细化颠覆性创新的过程研究,也将在实践中加快颠覆性创新管理的发展,因而成为解读"颠覆性创新困境"的重要工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陈晓  
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探究了"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问题,在阐述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IDP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及FDI溢出效应理论为基础,借助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阶段解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外资对每一阶段产业环境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吸引外资对该行业对外投资能力的形成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进外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建立、汽车产业零部件体系的建设、汽车产业环境中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提升,以及外资企业间相互竞争所带来的产业整体发展等各个方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治平  钟华  李金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治  师萍  
20年的合资发展历程,使汽车产业成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从政策面讲,国产化偏好、严格的行业管制、合资模式的弊端以及转轨时期体制特征等是制约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产业政策的调整、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自主研发权的掌握以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华晶  
基于绿色创业理论,对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的案例分析,发现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驱动机理,表现为规制环境直接促进绿色创业可持续性、认知环境调节规制对绿色创业可持续性的影响、规范环境促进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向发展性的转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铭  
文章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即基于技术联盟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因此,如何组建技术联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如何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如何建立起技术自主创新的体系就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模块技术作为一种产业内分工技术,在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在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导致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停留在价值链低端,成为国外汽车业巨头的"组装车间",阻碍了我国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其主要障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树宽  巩顺龙  卢艳秋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当前的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入手,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