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8)
2023(6764)
2022(5530)
2021(5049)
2020(4137)
2019(9227)
2018(9218)
2017(16949)
2016(9401)
2015(10532)
2014(10530)
2013(10124)
2012(9275)
2011(8572)
2010(8736)
2009(8324)
2008(8353)
2007(7842)
2006(7057)
2005(6324)
作者
(26616)
(22339)
(22250)
(21141)
(14059)
(10584)
(9965)
(8456)
(8448)
(8067)
(7714)
(7458)
(7382)
(7137)
(7103)
(6851)
(6484)
(6421)
(6392)
(6376)
(5712)
(5529)
(5337)
(5104)
(5094)
(5017)
(4976)
(4963)
(4516)
(4364)
学科
管理(34460)
(33759)
经济(33692)
(25898)
(22332)
企业(22332)
(12317)
(11801)
环境(10938)
(10930)
中国(10903)
方法(10482)
业经(9791)
(8440)
地方(8400)
数学(8375)
数学方法(8257)
(8022)
(7591)
体制(7167)
(6820)
银行(6810)
农业(6766)
(6697)
(6696)
财务(6665)
财务管理(6647)
(6525)
(6502)
金融(6500)
机构
学院(130878)
大学(130171)
(51921)
经济(50650)
管理(48266)
研究(45829)
理学(40360)
理学院(39872)
管理学(39207)
管理学院(38952)
中国(35455)
(28221)
(28214)
科学(26944)
(22366)
(22131)
中心(21244)
财经(20763)
(20216)
研究所(19796)
(18649)
业大(18235)
北京(17893)
(17454)
(17396)
师范(17230)
(17059)
(15904)
经济学(15866)
农业(15225)
基金
项目(86219)
科学(68020)
研究(65888)
基金(61522)
(53401)
国家(52949)
科学基金(45407)
社会(42238)
社会科(39880)
社会科学(39871)
(34480)
基金项目(32619)
教育(30208)
(28627)
自然(27938)
自然科(27123)
自然科学(27117)
自然科学基金(26617)
编号(26525)
资助(23809)
成果(22406)
(22342)
重点(20184)
课题(19650)
(19101)
(18764)
(18116)
国家社会(17512)
创新(17078)
(16793)
期刊
(66044)
经济(66044)
研究(40794)
中国(33562)
(23343)
管理(19835)
(19432)
学报(19287)
科学(18168)
教育(17804)
大学(15348)
学学(14182)
(13297)
金融(13297)
农业(12748)
技术(11864)
业经(10876)
财经(10766)
(9237)
经济研究(8931)
问题(8307)
图书(6862)
资源(6591)
(6483)
(6456)
科技(6386)
职业(6176)
现代(6103)
会计(5852)
(5836)
共检索到211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斌  袁承蔚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事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其建设速度,必须从根本上以民为本,依靠人民大众,创新机制体制,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需要充分体现出生态资源管理制度的人与自然之协同发展性;要不断增强生态资源市场化机制对人民基本需要的满足性;要不断加强对人民大众生态与经济损失的补偿准确度和力度;要加快加强责任追究和赔偿机制对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力度;要加快加强考核评价机制对人民大众及后代之根本利益与永恒利益的坚持性。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是人民大众的积极参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一、生态保护建设理念的演进改革前党和国家就关注生态问题,但它的演进发生在改革后。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过去我们狠抓粮食生产是对的,但是忽视和损害了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没有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沈洪涛  廖菁华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离不开会计与会计信息,同时也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府层面,排放权交易、环境税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都需要借助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作为计价基础。在企业层面,环境会计正在转向生态会计,以计量和管理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社会层面,政府与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对话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振富  
党的十八大发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不仅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且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进而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崭新的科学论断和时代命题。我们不仅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演进过程和积极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深刻理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和"生态文明新时代"标志性的本质特征;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丽红  
党的十八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全面深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相关制度性确立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爱国  郭胜川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主体以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领域的举国工程和全民行动,是一个至少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整体性治理过程。而生态文明审计是其监督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保障,在本质上是一项责任审计制度、经济监督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生态文明审计应着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的健全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完备性、适应性和遵循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生态文明建设行为作业的价值性、规范性和生态性,生态文明建设业绩成效的效果性、公平性和生态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爱国  郭胜川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主体以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领域的举国工程和全民行动,是一个至少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整体性治理过程。而生态文明审计是其监督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保障,在本质上是一项责任审计制度、经济监督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生态文明审计应着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的健全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完备性、适应性和遵循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生态文明建设行为作业的价值性、规范性和生态性,生态文明建设业绩成效的效果性、公平性和生态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自力  谢燕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稀缺已经成为约束人类发展最严重的瓶颈。目前生态稀缺主要是由人类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造成的,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才是生态稀缺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建设生态制度文明是解决生态稀缺的根本之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红贵  汪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夯实制度基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包括制度的建立,也包括制度的完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能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法律法规制度。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历程的反思总结,形成体现系统思维、可持续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原则,以及由指导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架构,并从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转化为实质性政治纲领和制度安排,强调发挥制度刚性的约束力,通过严格完备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以此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纲领和硬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宁  
欧洲许多国家都规定对大型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态损失进行补偿。然而,大多数国家的补偿机制重点放在一般意义上的生态补偿,而忽视了未受保护的土地损失。德国的生态补偿实践不仅历史悠久、可操作性强,且考虑了对土地的生态补偿,其生态账户政策尤为引人瞩目。在德国,设立了生态账户管理局负责协调补偿事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生态以及环境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党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从近几年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制约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主要因素就是制度的缺失,尤其是法治的不健全,基于此,文章对生态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展开深入的探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宪聚  王靖文  康志霞  严江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的经济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也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阻碍和动因。本文通过分析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中现有的制度性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琳  王丹丹  
建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是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有助于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完善。建设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系统性、合理性、合法性、可操作性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