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
- 2023(255)
- 2022(190)
- 2021(208)
- 2020(151)
- 2019(409)
- 2018(409)
- 2017(693)
- 2016(479)
- 2015(617)
- 2014(509)
- 2013(479)
- 2012(427)
- 2011(379)
- 2010(374)
- 2009(294)
- 2008(246)
- 2007(235)
- 2006(195)
- 2005(151)
- 学科
- 教育(855)
- 济(695)
- 经济(695)
- 教学(573)
- 管理(520)
- 政治(476)
- 思想(468)
- 思想政治(461)
- 政治教育(461)
- 治教(461)
- 德育(453)
- 中国(420)
- 地方(418)
- 理论(408)
- 学法(362)
- 教学法(362)
- 工作(357)
- 农(345)
- 学理(297)
- 学理论(297)
- 研究(285)
- 学校(247)
- 和(227)
- 图书(207)
- 建设(206)
- 读者(203)
- 农业(202)
- 业经(199)
- 组织(180)
- 业(171)
- 机构
- 大学(4930)
- 学院(4064)
- 研究(1320)
- 京(1113)
- 范(1090)
- 师范(1084)
- 管理(1005)
- 教育(985)
- 图书(901)
- 师范大学(894)
- 书馆(887)
- 图书馆(887)
- 中国(842)
- 科学(830)
- 理学(821)
- 江(815)
- 理学院(807)
- 济(779)
- 职业(750)
- 管理学(746)
- 管理学院(740)
- 经济(731)
- 北京(727)
- 业大(725)
- 技术(724)
- 农(718)
- 大学图书馆(665)
- 中心(651)
- 州(619)
- 院(575)
共检索到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玥
荣辱,是社会对个人是否履行一定社会义务所做的褒扬或谴责的社会评价。荣,会带给个人自我肯定的心理体验及情感满足;辱,则带给个人否定的心理体验及羞耻感。大学生的荣辱观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对荣辱观内涵、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良好,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归属感,他们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崇尚公益、乐于奉献,知法守法、理智健康,但同时,大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出现重个人、轻集体,轻视劳动,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等负面倾向。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加强师德建设、课堂教学建设、社会实践、外部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希望为大学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一斌
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才,这是每位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美好憧憬。为了成才,无数大学生渴望多学专业知识,这并没有错。问题是,成才先成人,不成人无以为才的道理,不少大学生未必真懂,致使少数学生滑向缺德泥沼而不能自拔。这正是大学教育必须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深义真情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争春
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开展荣辱观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扬荣弃耻,做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要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以教师示范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抓好环境育人,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荣辱观 大学生成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志鹏 郭君
"90后"学生群体是极具时代特点的一代,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必要;"90后"学生荣辱观教育应坚持"三个统一"即学思统一、知行统一、内外统一。
关键词:
“90后”学生 荣辱观教育 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安利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指引,在价值取向、发展理念、促进手段等方面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导向,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动力,创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键词:
八荣八耻 荣辱观 和谐 校园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桂兰
新形势和新要求,彰显当代大学生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应健全教育机制、修养机制、评价机制、示范机制、管理机制,促进大学生树立和坚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词:
大学生 树立 坚持 社会主义荣辱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公铭 魏崇红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对我国女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提出新时期我国女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创新思路,更好地加强对女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提升女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女大学生 荣辱观教育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清 金劲彪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新阐述,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我党一贯倡导的青年学生应遵循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荣辱观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义
大学生群体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英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对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势在必行。文章探讨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大学生培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荣辱观 必要性 方法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荣 荣霞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化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在多元文化视野下,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不断创设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优势,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弥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缺陷、塑造和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香
全国人民久已关注和期待的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了,学习十六大文献,总有常学常新之感,需要有一个不断学习、深化理解的过程。现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浅谈几个方面的认识。一、对教育和科学事业重要地位和意义的再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教育是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先决条件。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提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媛媛 刘长虹 尹小舟
以连云港市地方文化资源为例,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用地方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指出地方文化资源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新媒体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信息,更提供了信息传播的便捷通道与手段,教育工作者们要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将地方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充分调动出来,使其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 地方文化资源 思想道德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晁霞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传统的“看不见学生”的道德教育观念,提出从学生真实需要出发,在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建立必要的适切性,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看得见学生”的德育课程教学观,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德育 思想道德修养 人本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