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2)
- 2023(17322)
- 2022(14541)
- 2021(13672)
- 2020(11254)
- 2019(25765)
- 2018(25626)
- 2017(47210)
- 2016(26540)
- 2015(29832)
- 2014(29832)
- 2013(28848)
- 2012(26683)
- 2011(24079)
- 2010(24021)
- 2009(21764)
- 2008(21145)
- 2007(18694)
- 2006(16337)
- 2005(13877)
- 学科
- 济(95833)
- 经济(95729)
- 管理(68192)
- 业(65648)
- 企(51874)
- 企业(51874)
- 方法(42035)
- 农(35914)
- 数学(35488)
- 数学方法(35086)
- 中国(31222)
- 教育(24996)
- 业经(24707)
- 学(24169)
- 农业(23888)
- 财(23739)
- 地方(22012)
- 理论(19907)
- 制(17144)
- 贸(16640)
- 贸易(16630)
- 易(16110)
- 和(16078)
- 技术(15893)
- 环境(15243)
- 发(14862)
- 务(14059)
- 财务(13988)
- 财务管理(13969)
- 银(13541)
- 机构
- 大学(365705)
- 学院(362803)
- 管理(136699)
- 济(131283)
- 经济(127964)
- 研究(123776)
- 理学(118910)
- 理学院(117401)
- 管理学(115197)
- 管理学院(114505)
- 中国(85952)
- 科学(79667)
- 京(79488)
- 农(66899)
- 所(61758)
- 业大(58869)
- 财(58590)
- 范(58140)
- 师范(57599)
- 研究所(56819)
- 中心(56158)
- 江(54413)
- 农业(51663)
- 北京(50340)
- 财经(47136)
- 师范大学(46835)
- 院(44778)
- 州(44085)
- 教育(42965)
- 经(42938)
- 基金
- 项目(253106)
- 科学(197668)
- 研究(187922)
- 基金(178567)
- 家(156711)
- 国家(155167)
- 科学基金(131342)
- 社会(115784)
- 社会科(109030)
- 社会科学(109000)
- 省(101445)
- 基金项目(95541)
- 教育(91429)
- 划(86508)
- 自然(84956)
- 自然科(82887)
- 自然科学(82864)
- 自然科学基金(81335)
- 编号(79368)
- 资助(71272)
- 成果(65756)
- 重点(57698)
- 课题(56772)
- 部(55612)
- 发(54970)
- 创(52724)
- 创新(48774)
- 科研(47905)
- 项目编号(47654)
- 教育部(47579)
共检索到53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志香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农村文化工作者以及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较为匮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乡村文化活动的需要,而思想政治教育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推进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刘强等所著的《装点美丽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乡村文化建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该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乡村文化建设相关的概念,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在农村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其次,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帮助村民们摒弃那些不良的风俗习惯,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再次,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乡村文化建设 思政教育 核心价值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瑞雪 王陶冶
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广大乡村和谐发展,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做到乡村和谐发展也是值得思考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由陈洪江、钟慧容、吴世韶所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家和万事兴,国和天下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乡村建设》一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引领乡村和谐发展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亚云 石红丹 王国军
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师生在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体育财富、体育行为等文化形态,就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思想是特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精神的形成,核心主体是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基础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校园体育文化同样是师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竞技体育文化、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纪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本文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原则和路径,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秀杰 吴楠 宋慧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上,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次,在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可操作方式;第三,要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相结合;第四,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高校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迎春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支持架构体系包括核心要素层、多元要素层和外围要素层三个层面,以及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学风建设、学生活动和政策、文化、资金七个要素子系统,在实践过程中各要素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波 周颖
"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成为广大师生培育、信仰、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指南。大学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阵地,在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传承核心价值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发挥着弘扬核心价值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梦柔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被实践证明的先进、正确的理论体系,它给予了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重要的启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不断推进。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有着比任何时候都优越的环境和机遇,然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文化事业落后于城市等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乡村地区的指导地位,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保护好民族性的同时推进乡村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乡村文化建设 民族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为正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波 马晓英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天然教育功能,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内涵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外延定位片面化等现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课堂和宿舍两个阵地,抓住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用好制度、活动、实践、网络四个载体,有助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是高等学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和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应巩固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詹丽萍 孙堂厚
党的十八大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三个倡导"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进一步深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精神支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不断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夯实蓄势期远的发展基础,提升人文素质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宏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西柏坡纪念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红色大学校,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宣传与教育的重任。近年来,西柏坡纪念馆与省内外部分高校深度融合,建立起共建共育战略合作关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演出艺术形式走进高校创新寓教于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整合双方研究力量推出有内容、有价值、有情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这些做法极大地丰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陶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加快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将新媒体平台与思政教育模式融合,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仍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度欠缺,且教育内容较为局限、单一。蒋笃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系统介绍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新媒体技术的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才志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的薄弱点,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突破原有的乡村文化冲突与道德困境。坚持以多维性、人本性和先进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传统乡村文化的挖掘与转型,与时俱进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诉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建设 价值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