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6)
2023(4252)
2022(3312)
2021(3369)
2020(2506)
2019(5896)
2018(5980)
2017(9379)
2016(6258)
2015(7198)
2014(7479)
2013(6466)
2012(6081)
2011(5514)
2010(5852)
2009(4838)
2008(4781)
2007(4746)
2006(4232)
2005(3648)
作者
(13476)
(11046)
(10935)
(10564)
(6898)
(5235)
(5229)
(4478)
(4230)
(4144)
(3787)
(3676)
(3538)
(3526)
(3507)
(3445)
(3408)
(3238)
(3235)
(3122)
(3067)
(2816)
(2764)
(2677)
(2620)
(2592)
(2575)
(2394)
(2286)
(2253)
学科
教育(20809)
中国(12776)
(12359)
经济(12347)
管理(8914)
理论(8379)
教学(6651)
政治(5587)
(5464)
(5189)
(5044)
思想(5014)
(5008)
地方(4978)
思想政治(4572)
政治教育(4572)
治教(4572)
(4553)
企业(4553)
德育(4508)
发展(4444)
研究(4389)
业经(4341)
(4322)
学校(3895)
文化(3733)
(3722)
(3580)
高等(3506)
改革(3348)
机构
大学(72437)
学院(68386)
研究(28203)
教育(28100)
(22658)
师范(22591)
师范大学(18623)
(18080)
管理(16723)
(16206)
科学(15564)
经济(15382)
职业(14550)
中国(14399)
(13522)
理学(13235)
技术(13171)
(13035)
理学院(12894)
北京(12621)
管理学(12423)
管理学院(12232)
中心(11953)
研究所(11652)
教育学(10790)
(10640)
(10555)
职业技术(10041)
(9693)
技术学院(8883)
基金
研究(40111)
项目(39314)
科学(31445)
教育(27712)
基金(21915)
社会(21765)
成果(20845)
编号(20527)
社会科(19983)
社会科学(19979)
课题(18515)
(17735)
(17385)
国家(16976)
(16821)
(16774)
科学基金(13443)
规划(13039)
项目编号(12144)
(11834)
研究成果(11309)
(11226)
重点(10636)
年度(10522)
基金项目(10396)
(10368)
(10303)
(10281)
(10269)
(10250)
期刊
教育(51458)
研究(33381)
中国(29986)
(24206)
经济(24206)
职业(13162)
技术(11019)
技术教育(8501)
职业技术(8501)
职业技术教育(8501)
学报(8456)
大学(8289)
(7603)
图书(7250)
(7181)
科学(6996)
高等(6984)
(6844)
论坛(6844)
管理(6651)
高等教育(6152)
书馆(5863)
图书馆(5863)
(5525)
成人(5500)
成人教育(5500)
学学(5481)
农业(5103)
发展(4526)
(4526)
共检索到127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卫根  刘伟  江楚玲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满足于政治性、社会性要求的"造材",而应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人"。既要从理论思辨的高度和深度来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要实现实践的超越,坚持"立人"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大学生正确品性的生成、人性的拓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立正、立直、立强,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人"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镇卿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素质教育功能、激励与诫勉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而构建校园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人为本构建优秀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朴晶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素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方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课程也是引导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树立的过程,对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气质的塑造、理想的树立和坚定的思想信念培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推进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晨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形式不一而足。其中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研究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最后探讨加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俊杰  
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面临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立统一、主流性与多元性的对立统一、有序性与无序性的对立统一等挑战,为此,文章试图通过协同与创新的方式,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策略,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雪梅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挖掘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开发、运用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着重围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发挥好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用、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进行了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丛彬彬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通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提供主题和内涵支撑,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层次的承载。推动两者在高职教育中进行合理融合并进行良性互动,将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定樑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建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凌日飞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大学生的特点,顺应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寓教于乐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开展过程的始终。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相互作用,输送给大学生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大学生行为习惯发生发展的原动力、驱动力、创新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行为习惯接受为导向,理解尊重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追求,启发大学生主体自觉性,重视对大学生启发诱导,坚持教育与引导并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帮助他们的成长、成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政爱  
校园文化是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校园文化对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探讨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缺失,从校园文化的精神塑造、规范引导、价值主导、环境教育四个方面提出构建策略,促进高校成教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昆  
校友文化建设关乎高职院校办学战略发展,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文章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树立全员校友意识、创新校友文化建设载体、整合校友社会资源、创新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将校友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焱  
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渗透和熏陶、规范和引导、支撑和保障的功能;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前者有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后者有助于前者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最后,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晴  
新形势对高职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出新的要求。高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互动关系,使其成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高职教育要以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先进的职教理念为载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高端职业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林  
从广义上说,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在科学内涵上是一致的。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振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种特殊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过程。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以及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由此愈发关注对于人自身的培养与教育。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多元文化引发的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加强文化选择所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