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1)
2023(8263)
2022(6922)
2021(6459)
2020(5482)
2019(12100)
2018(12012)
2017(21873)
2016(12303)
2015(14164)
2014(14486)
2013(13931)
2012(12804)
2011(11217)
2010(11502)
2009(11016)
2008(11015)
2007(10050)
2006(8749)
2005(8069)
作者
(35355)
(29573)
(29306)
(28221)
(18580)
(13955)
(13423)
(11308)
(11094)
(10713)
(10097)
(9908)
(9698)
(9601)
(9470)
(8912)
(8680)
(8651)
(8485)
(8395)
(7386)
(7281)
(7102)
(6801)
(6762)
(6644)
(6631)
(6500)
(6015)
(5877)
学科
管理(45296)
(42672)
经济(42583)
(37079)
(34045)
企业(34045)
(28090)
(16655)
方法(15480)
(13928)
财务(13897)
财务管理(13851)
中国(13764)
财政(13330)
企业财务(13154)
(12581)
(12316)
业经(12260)
数学(11178)
数学方法(11040)
地方(10579)
(10562)
(10360)
理论(10346)
体制(9698)
(9447)
银行(9429)
(8858)
(8564)
(8417)
机构
学院(170614)
大学(169531)
(65239)
经济(63646)
管理(61205)
研究(58720)
理学(51404)
理学院(50830)
管理学(49984)
管理学院(49664)
中国(45947)
(43862)
(35973)
科学(35364)
(30090)
财经(29867)
(28310)
(27979)
中心(26795)
(26703)
研究所(26465)
业大(23983)
北京(22479)
(21846)
(21678)
农业(21644)
财经大学(21604)
(21266)
(21229)
师范(21002)
基金
项目(110702)
科学(86165)
研究(83002)
基金(78567)
(68568)
国家(67997)
科学基金(57604)
社会(52166)
社会科(49130)
社会科学(49119)
(44044)
基金项目(41201)
教育(38198)
(36879)
自然(35883)
自然科(34944)
自然科学(34930)
自然科学基金(34262)
编号(34226)
资助(31488)
成果(29806)
(26145)
重点(25396)
课题(24935)
(24358)
(23133)
(23103)
(22329)
创新(21752)
国家社会(21553)
期刊
(78868)
经济(78868)
研究(54890)
中国(42808)
(41255)
学报(28127)
(25916)
科学(23980)
管理(23980)
大学(21631)
教育(20882)
学学(20502)
(17017)
金融(17017)
农业(16741)
财经(15875)
技术(13971)
(13530)
经济研究(12435)
业经(12225)
会计(11067)
财会(10882)
问题(9996)
(9253)
(8572)
(8567)
财政(8567)
(8052)
(7786)
科技(7523)
共检索到274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赵大全  
一、辖区财政体制是完善分税制的可行路径。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是第一次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从当时情况看,分税制改革在策略上采取了"双轨并行、存量不动、增量调整、逐步到位"的思路,体制设计之初就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层级财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赵大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是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辖区财政责任"为核心的分税分级财政的构想,即建立辖区财政体制。该体制是一种立体的分级模式,不同于注重本级财政的平面分级模式,更适合我国以"中央决策,地方执行"为基本特征的国家治理架构,也更有利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贯彻落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晓龙  
城市财政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合理的市对辖区财政体制是提升城市财政参与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前提。城市能够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和集聚效应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承担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逐步实现市民化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更好地发挥城市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根本在于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城市财政是城市政府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曲夫  曾万涛  
我国城市化率过半并加快推进必然要求行政区划建制向城市型政区建制转变,新型城镇化对我国中心城市市辖区体系改革与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在梳理我国市辖区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分析其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未来我国科学合理的市辖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在市辖区层级上改变"二层四等五级"市辖区;明确市辖区类型,包括中心城区市辖区、半城半郊区与远郊区及相应职责权偏重,并根据不同类型探索不同的设区模式,如县区整合优化设区、县区合并、各式开发区设区等,构建与完善一个符合我国东、中、西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指标体系科学完善的设区标准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申亮  
地方政府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决策的投资规模总量超过中央政府希望的最优投资规模。尤其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下,这一投资冲动更加突出。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全社会的发展质量。因此,矫正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财政体制和改革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高建  扈永军  王燕  
要确立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要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及有效处置,并采取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玉清  姜磊  
辖区人口规模决定了集聚和拥挤两种外部性对财政支出的边际影响,而财政支出对辖区人口规模又具有"用脚投票"引发的反向激励效应。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基建、科技、文教医卫三类生产性支出均显著推进了经济增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的边际收益表现出从东到西的渐进递增趋势。可见,财政支出增加对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有助于经济增长;政府在缓解区域发展差距时,采取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化扶持政策也是可行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雍君  王冉冉  
除了恢复税收原则的有效性外,数字经济税收治理还涉及尊重和保障财政自立性这一重大主题,但学术界鲜少涉足,更谈不上透彻研究。本文旨在阐明,以目的地或贡献地规则取代产地或实现地规则,并确保其在数字经济中也能被有效运用至关紧要。无论就支持结合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而来的财政自立性而言,还是就促进税基归属、收入分享和转移支付层面的财政均等化而言,均是如此。以此言之,把解决纳税地点与财政体制的兼容问题作为税收治理的一个中心主题对待,既是适当的,也是迫切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燕池,陈国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人员流动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城镇以往以户口为载体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已使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了断层夹缝,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又出现了城镇新的难点和重点,全国各地作为热门课题在不断研究探索。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大丰县实行计划生育辖区管理的调研,认为这不失为目前较为成功的抓好城镇计划生育的管理体制。 1 实行辖区管理势在必行 所谓计划生育辖区管理,就是无论常住户或临时居住户,无论流进或流出,城镇还是农村在辖区政府区域内的人口,均实行由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以村(居)委会为基层块管载体,以条上的单位为部门或系统的基础条包载体,把辖区内连成整体的条块结合、条包块管、齐抓共管新体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克竞  
本文采用2008~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辖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基础教育等7类以结果导向为主的公共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DEA效率评价法构建了7类公共支出的多选项绩效指数,进而采用logit模型与联立方程估计(SUR),实证检验和分析了辖区客观条件、体制与机制、政治三方面因素对公共支出绩效指数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体制与机制因素中的政府预算透明度促进了公共卫生等多数地方公共支出领域的绩效提升,而税收非遵从度则与基础教育等领域绩效下降指数正相关(2)政治因素中的地方媒体公共事务参与度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绩效上升指数正相关,而地方权力机关公共监督力度则在行政管理方面体现出对支出绩效的增进作用。(3)客观条件因素中的人均实际GDP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绩效上升指数正相关,绩效下降指数负相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克竞  
本文采用2008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辖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基础教育等7类以结果导向为主的公共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DEA效率评价法构建了7类公共支出的多选项绩效指数,进而采用logit模型与联立方程估计(SUR),实证检验和分析了辖区客观条件、体制与机制、政治三方面因素对公共支出绩效指数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体制与机制因素中的政府预算透明度促进了公共卫生等多数地方公共支出领域的绩效提升,而税收非遵从度则与基础教育等领域绩效下降指数正相关(2)政治因素中的地方媒体公共事务参与度与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殷强  冯辉  
投资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财政激励和政治晋升是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动机。利用全国30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和辖区竞争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较高的地区,市场主体的力量更为活跃,预算内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投资的力度反而较弱;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度量地方政府投资时,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投资正相关,反映着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和空间对市场主体施加影响力,以扩大投资规模;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之间在各种回归分析中均正相关,反映着地方政府存在通过扩大投资,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流动性资本的倾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新民  
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以焦作市辖区六县(市)财政转移支付为例,分析了对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在内的各项转移支付实施情况以及对财力均等化和地方公共服务均等化造成的影响,并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修改转移支付测算方法、加快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强化转移支付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小乐  魏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水平协同发展,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市管县体制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夜间灯光和经济统计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方法评估1993—2007年市管县体制确立过程中新设市辖区的发展绩效。结果显示:第一,市管县体制的确立对新设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市管县改革一方面促使新市辖区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实现了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集聚。市管县体制的确立使新地级市政府成为完整的行政主体,其经济发展主动性显著提升,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了中等城市化初始集聚过程,形成了产城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这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城市化逻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凯   孙婉香   李迎成  
伴随产业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阶,开发区作为城市关键产业载体和城市重要功能空间,转型发展首当其冲。开发区转市辖区是近年来开发区转型,尤其是现已成为城区组成部分的开发区转型的热议导向和热点话题。研究聚焦开发区转市辖区这一现象,围绕其转型实践,从开发区与市辖区的空间关系出发,归纳形成三种空间演化类型:独立转换型、吸纳整合型和嵌套融合型,并分空间结构、空间肌理和空间景观三个层面依次解析不同空间演化类型在开发区转市辖区过程中面临的空间演化问题,进而针对具体的空间演化问题,构建空间规划响应框架,明确不同类型开发区的空间规划要点,以期促进开发区向市辖区的科学转型以及转型后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