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2)
- 2023(7328)
- 2022(5745)
- 2021(5286)
- 2020(4178)
- 2019(9871)
- 2018(9650)
- 2017(18290)
- 2016(10140)
- 2015(12021)
- 2014(12001)
- 2013(11598)
- 2012(10783)
- 2011(9361)
- 2010(9348)
- 2009(7786)
- 2008(7356)
- 2007(6549)
- 2006(5684)
- 2005(4634)
- 学科
- 济(38456)
- 经济(38431)
- 业(23905)
- 管理(23522)
- 企(15786)
- 企业(15786)
- 地方(14058)
- 农(12682)
- 业经(12299)
- 中国(12232)
- 产业(10807)
- 方法(10430)
- 农业(8476)
- 数学(8472)
- 数学方法(8416)
- 技术(8360)
- 理论(7896)
- 教学(7328)
- 服务(7282)
- 制(7276)
- 工作(7108)
- 贸(6888)
- 贸易(6882)
- 地方经济(6775)
- 易(6602)
- 教育(6061)
- 环境(6007)
- 财(5862)
- 服务业(5749)
- 结构(5582)
- 机构
- 学院(129119)
- 大学(118471)
- 济(48169)
- 经济(46789)
- 管理(46751)
- 研究(40273)
- 理学(39148)
- 理学院(38679)
- 管理学(38161)
- 管理学院(37893)
- 中国(29828)
- 京(26372)
- 科学(23473)
- 江(22157)
- 职业(21501)
- 技术(21356)
- 财(20436)
- 中心(19739)
- 范(19501)
- 师范(19378)
- 州(18471)
- 所(18324)
- 农(17384)
- 研究所(16312)
- 业大(16300)
- 北京(16218)
- 院(15677)
- 技术学院(15527)
- 职业技术(15484)
- 财经(15443)
- 基金
- 项目(86428)
- 研究(73827)
- 科学(67697)
- 基金(56039)
- 家(46524)
- 国家(46008)
- 社会(43704)
- 社会科(41203)
- 社会科学(41192)
- 科学基金(40117)
- 省(39192)
- 教育(35279)
- 编号(34788)
- 基金项目(30717)
- 划(30628)
- 成果(27506)
- 课题(25084)
- 自然(22591)
- 年(22178)
- 发(22151)
- 自然科(21965)
- 自然科学(21964)
- 自然科学基金(21562)
- 资助(20644)
- 项目编号(19944)
- 重点(19715)
- 创(19422)
- 规划(19294)
- 发展(18863)
- 展(18516)
共检索到200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晓 刘晓宁
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动适应市场,踩准区域经济发展的"兴奋点",着眼学校特色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要专兼配对结合,形成一支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较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与区域产业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蓉 曾利奎 邢晓林
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映,高职教育要贴近地方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实施"6个对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术人才,服务于产业转型发展与技术升级,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服务产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耘 邓凯
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是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业重点专业群建设情况的深入剖析,阐述构建专业群的具体原则,阐明建设重点专业群的必要性,明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群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实践,为增强专业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艳 楼晓春 邱英杰
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职责,其专业建设应与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相适应。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针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汽车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创建了校企一体化理念下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平台,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创新与实践,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如何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供了参考范例。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艾 祝志勇
以专业群对接行业企业,或产业园区,或区域经济,构建形式多样的产学研联盟群,在联盟群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上择优组建产业学院,实现资源共享,深化政行企校协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龙伟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专业管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逻辑构成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
就业导向 专业建设 高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春明
随着高校教育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专业社团越来越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舞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重要渠道。从高职院校专业社团提升就业力的视角,用生动的专业社团发展实践,阐述了高职生专业社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专业社团 就业力 实践 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松林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态,而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各成体系,导致各主体无法有效沟通,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滞后产业发展,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构成与产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跳出教育系统,把专业调整置于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需求、人的社会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建立政府决策协调、劳动力供求、技术研发和信息共建共享互联机制,促进各主体互相联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专业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专业调整 产业升级 产业转型 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迹
与其他教育相比,高职教师有其特殊性。教师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的教育质量,在当下高职教育教师胜任力情况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只有高职教育教师胜任力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才能被学生及社会所接受。该文通过对高职专业教师胜任力要求、目前高职专业教师胜任力状况分析,指出提升高职专业教师胜任力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职 专业教师 胜任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维昭 何世松 贾颖莲
职业教育经过十年来的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微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仍然存在诸多学科体系痕迹,严重影响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现有的课程标准、内容体系、教材等满足不了目前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的需要,更与当前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不相适应。以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为例,分析了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琴
高职院校文化创意设计专业群应针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与优化,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为载体、以培养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首先以传统核心专业为基础,产业业态新发展为牵引,调整专业群"融合"布局;其次以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创新服务平台为依托,逐渐提升专业群"融合"能力;再次以产业工作站为龙头,建立智慧互联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与创业创新项目库,壮大专业群"融合"基础;最后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为支撑,通过合作共享模式构建专业群"融合"发展共同体,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 高职专业群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北伟 贾新华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和互动关系。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院校间办学水平状态不相同、院校定位不准确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还未形成,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广东省为例,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逻辑,形成有效的专业设置审核机制、实时的动态预警调整机制等,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优化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金岭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吸引力和经济贡献度,离不开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而其服务活动范围、种类、方式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也有别于其他院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提升能力 对策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学校所在的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部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腹地,所辖的10个区(县)是国家规划的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态畜牧业、生态药业、生态茶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是其重点发展产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紧贴地方产业人才需求,联姻地方行业和企业,实施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培养本土化高端技能人才,主动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扮演"三个角色",履行"四项使命",是提升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心亚 鲁武霞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主体、过程和机制等不同层面的内容,这些要素最终都归集于"专业",要素的建设过程与水平最终体现在专业建设过程与水平上,所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和主线。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好专业,在专业的转型升级中增强内涵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外部适应上,要依据区域产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对应社会职业带移动确定培养规格及层次目标;内部适应上,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与区域内高职院校进行专业错位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培养、合作育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