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9)
2023(13791)
2022(11366)
2021(10178)
2020(8341)
2019(19012)
2018(18822)
2017(35854)
2016(18931)
2015(21280)
2014(21328)
2013(21310)
2012(19874)
2011(17983)
2010(18528)
2009(17571)
2008(17847)
2007(16235)
2006(14806)
2005(14102)
作者
(54544)
(45731)
(45694)
(42838)
(29337)
(21589)
(20710)
(17577)
(17219)
(16487)
(15788)
(15228)
(14902)
(14883)
(14245)
(13826)
(13548)
(13352)
(13282)
(13149)
(11605)
(11321)
(11004)
(10517)
(10404)
(10346)
(10236)
(10002)
(9194)
(8949)
学科
(89298)
经济(89163)
(83999)
(75375)
企业(75375)
管理(73865)
业经(30919)
方法(30365)
(29067)
(29064)
中国(25964)
(24173)
贸易(24152)
(23434)
(23395)
地方(22612)
数学(21392)
数学方法(21256)
(20383)
农业(20379)
财务(20353)
财务管理(20323)
企业财务(19195)
技术(18774)
(16471)
(15922)
(15671)
(15614)
银行(15601)
理论(15299)
机构
学院(281693)
大学(276215)
(125178)
经济(122630)
管理(111098)
研究(94079)
理学(93279)
理学院(92365)
管理学(91427)
管理学院(90877)
中国(75861)
(61508)
(58701)
科学(51421)
财经(46660)
(46655)
(46256)
(44070)
中心(42938)
(42048)
研究所(40907)
北京(37514)
经济学(37299)
(36649)
业大(35912)
(34455)
师范(34162)
(34105)
财经大学(33912)
农业(33814)
基金
项目(172447)
科学(137502)
研究(133951)
基金(124509)
(105380)
国家(104331)
科学基金(91296)
社会(87465)
社会科(82967)
社会科学(82950)
(68812)
基金项目(65142)
教育(59226)
(55416)
编号(55326)
自然(54787)
自然科(53503)
自然科学(53492)
自然科学基金(52601)
资助(49609)
成果(45694)
(42249)
(39206)
(38411)
重点(38256)
(38233)
课题(38008)
(37570)
国家社会(36183)
创新(35732)
期刊
(154840)
经济(154840)
研究(89975)
中国(64285)
(51005)
管理(48312)
(43484)
科学(34638)
学报(34181)
(32214)
金融(32214)
农业(29633)
教育(29351)
大学(27900)
业经(27833)
技术(26255)
学学(26014)
经济研究(23888)
财经(23811)
问题(20849)
(20616)
(20190)
国际(18133)
(17288)
世界(15904)
技术经济(15644)
商业(14769)
现代(14643)
图书(14557)
经济管理(13549)
共检索到45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作磊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静  逯宇铎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额保持了较快增长。然而,在服务贸易结构、服务市场开放程度、管理体制等发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认为,通过增加环境规范的透明度,逐步放开服务市场,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建立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健全我国服务业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卉  张昌兵  
在阐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实施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升级,中国应该充分发挥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作用,实施强硬的和适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并提出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昌南  苏婷  
文章选取了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和制造业中代表性行业8个,采用我国2006~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以上8个代表性制造业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业对大部分制造业存在促进作用。科学研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为正,而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影响很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振华  
发展需要开放,针对服务业出台的开放举措能否促进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究。本文将ESG表现视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促进了服务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该影响效应不仅在地区、行业和产权性质上存在异质性,而且会辐射上游产业链;扩大开放、创新模式和加强监管是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本文结论为服务业开放的积极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并提出扩大政策试点范围、强调产业间关联性和明确政策传导路径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覃仁智  张红星  
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2007年9月25日,国家相关部门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制造业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服务要素的供给,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制造业的投入率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的需求率都在发挥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构建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发现OECD国家非常注重本国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其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优势产业服务化转型以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包的纵向服务化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理军  叶学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低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的主要生产国。我国低技术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的重要产业依托,但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其发展面临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低技术制造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提出政府的政策框架和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跟强  宗志刚  
文章利用WIOD数据库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服务贸易开放与经济周期联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异质性考察发现,这一影响在金融危机前在信息类、分销类和运输邮政类服务投入以及劳动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上,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会通过"双边价值链相互嵌入"和"第三方效应"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周期联动性;进一步从"双循环"视角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投入在国内大循环下的"本土化"导向和在国际大循环下的"区域化"导向会显著降低经济周期联动性。文章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减弱外部风险传导冲击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国伟  纪祥裕  胡晓丹  胡品平  
制造业服务化是现阶段中国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将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在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作用机制以及服务FDI对制造业服务化提升效应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中国29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体上,服务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这一结论在使用分位数方法检验、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服务开放的衡量指标之后依然稳健。(2)不同服务部门开放程度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金融、分销和运输服务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具有积极作用,而通讯服务开放并没有显著影响,专业服务开放效应只有通过服务FDI向制造业渗透这一途径才能得到有效发挥。(3)在对制造行业按照要素密集类型进行分组回归发现,服务贸易开放能够显著提升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的服务化水平,但是对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研究认为,在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的现实情况下,应该适度、合理地推动服务开放进程,进而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明生  张一兵  
结合数字技术特性,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及作用特点。在测度2012—2019年中国214个地级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程度基础上,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技术的作用强度具有区域异质性,且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非技术密集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数字技术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平台两种方式并以技术创新效应与市场需求效应为传导机制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技术作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深化对产业融合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的理解,拓展数字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首先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种类效应、数量效应、价格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其次,从服务贸易数量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两个角度构建了服务开放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开放渗透率,用DEA-曼奎斯特(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以2004—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指标度量下,服务贸易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开放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技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首先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种类效应、数量效应、价格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其次,从服务贸易数量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两个角度构建了服务开放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开放渗透率,用DEA-曼奎斯特(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以2004—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指标度量下,服务贸易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开放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则不然。本文认为,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失衡,制造业产业升级需求紧迫的情况下,适度推进服务开放进度,有利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利军  宫一骁  李嘉懿  
近年来中日制造业贸易额有了很大进展,产业内贸易总额也有了一定提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高,但极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较不稳定;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存在较明显的失衡情况。各因素对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影响与行业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有些因素甚至会对制造业不同行业造成相反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霞  盛晴  卞靖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型中间投入,其主要消费对象是制造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通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亟须在政策体系、市场环境、制度建设、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更好地支撑和推动制造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