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4)
- 2023(11829)
- 2022(10038)
- 2021(9317)
- 2020(7482)
- 2019(16500)
- 2018(16147)
- 2017(30487)
- 2016(16916)
- 2015(18412)
- 2014(17733)
- 2013(16911)
- 2012(15285)
- 2011(13753)
- 2010(13822)
- 2009(12640)
- 2008(12077)
- 2007(10609)
- 2006(9318)
- 2005(7911)
- 学科
- 济(60238)
- 经济(60179)
- 管理(46913)
- 业(44859)
- 企(35290)
- 企业(35290)
- 方法(23249)
- 农(21056)
- 数学(20227)
- 数学方法(19971)
- 中国(17705)
- 财(16951)
- 业经(15806)
- 贸(13723)
- 贸易(13719)
- 农业(13615)
- 地方(13578)
- 易(13361)
- 产业(12098)
- 学(12072)
- 制(11912)
- 技术(11425)
- 策(11103)
- 理论(10777)
- 环境(9764)
- 银(9333)
- 银行(9290)
- 务(9244)
- 财务(9223)
- 财务管理(9205)
- 机构
- 学院(228012)
- 大学(221024)
- 济(92208)
- 经济(90347)
- 管理(86554)
- 研究(76025)
- 理学(75170)
- 理学院(74410)
- 管理学(73112)
- 管理学院(72730)
- 中国(54933)
- 科学(47356)
- 京(44729)
- 农(43215)
- 财(42152)
- 所(38161)
- 业大(36649)
- 江(34863)
- 研究所(34831)
- 中心(34580)
- 农业(34292)
- 财经(32894)
- 经(29832)
- 范(29449)
- 师范(29030)
- 院(27829)
- 经济学(27730)
- 州(27567)
- 北京(27319)
- 技术(26559)
- 基金
- 项目(157182)
- 科学(123076)
- 研究(115127)
- 基金(111513)
- 家(98282)
- 国家(97405)
- 科学基金(82975)
- 社会(72966)
- 社会科(69280)
- 社会科学(69269)
- 省(64573)
- 基金项目(58753)
- 划(53579)
- 教育(53446)
- 自然(53104)
- 自然科(51902)
- 自然科学(51886)
- 自然科学基金(50960)
- 编号(47634)
- 资助(44500)
- 成果(37369)
- 重点(35728)
- 发(35532)
- 创(34273)
- 课题(33555)
- 部(33476)
- 创新(31851)
- 国家社会(29945)
- 科研(29823)
- 计划(28947)
共检索到331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杰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需要公共政策予以外在支撑与引导。产业工人是连接有形政策与无形精神的唯一要素,受公共政策中薪资待遇、福利保障所提供经济支撑;教育培训、聘用管理所提供能力支撑以及社会地位与考核激励所提供荣誉支撑的影响,不断锻造着其匠技、匠心与匠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工人公共政策对工匠精神培育遵循着由单一的经济支撑、能力支撑为主向以多元的"经济+能力+荣誉"支撑的逻辑演进。基于此,新时代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需围绕产业工人权益保障,加强政策文本内容完善;结合产业工人发展需求,推动政策价值适时转向;适应产业工人发展环境,促进政策要素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产业工人 工匠精神 公共政策 有形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陈磊
《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是构建未来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思想基础,个体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激发力量,环境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支持力量,个体、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是工匠精神内化的维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工匠精神培育可围绕“匠心”“匠行”“匠品”等内容,通过专题教育、课程渗透、文化浸润、活动养成等路径开展实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系统梳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结合调研及政策文本分析,界定我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依据对大国工匠、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代表的访谈,揭示了工匠精神形成的机理。遵照态度改变、情境学习等相关理论,借鉴相关经验,提出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路径安排、策略选择、成效评价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正>2023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该著作系邓宏宝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职业生涯教育视角下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BJA180102)的研究成果,著作运用现场调查、行为观察、作品分析、专家咨询、行动研究等方法,梳理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了我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内涵变迁和时代特点,揭示了我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形成因素和生成机理,对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目标定位、内容开发、路径安排、策略选择、成效评价等进行了系统设计;为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助力技能人才强国战略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雪园 祁占勇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具有"匠技""匠心""匠魂"等本质特性。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墨守成规的发展势头及敷衍塞责的职业态度等方面。作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支柱,需要从更新社会观念、营造创新环境、升华职业素养等方面来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伟 王子夺
在认清建筑行业培育"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基础上,根据建筑行业特点,概括提炼出建筑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提出发挥职业教育的先行作用,为培育建筑行业"工匠精神"夯实基础;发挥建筑企业的主体作用,助力"工匠精神"成为建筑人的自觉追求;发挥建筑行业协会的先导作用,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的培育建议。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职业教育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玉合 张仕廉 杨晶晶 唐笑宇
首先分析建筑业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前置条件,揭示工匠精神形成生产力的机理,认为帮助市场主体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其次探讨建筑业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作业层农民工化、竞争同质化、市场准入多进少出、行业投机等困难,造成了基础流动、动力不足、压力缺乏、逆向选择等培育障碍。最后从前置条件、现实困难、未来发展三个视角提出了新常态下建筑业培育工匠精神的三条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 涂玮 石莉 陆英
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高职院校教师、用人合作企业三方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掌握情况、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工匠精神培育后发生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对策: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增加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深入了解;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俞松坤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课题。工匠精神是应用技术大学文化特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转变核心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工程教育各个环节,打造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应用技术大学 特质 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国莲
近年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碰撞,让很多人在选择中焦虑、彷徨。很多企业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弘扬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发展之必须。《匠心管理如何铸造工匠精神》是一本写给企业的,关于工匠精神培育与缔造的书,一本帮助企业进行匠心管理的书,不仅从理念角度讲述匠心内涵,而且着重于从管理者角度阐述如何进行匠心管理。本书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思路。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不把工作作为赚钱的手段,更在于树立一种执着求实、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管理者 文化塑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英
重视工匠精神培育既是强国战略,也是高职院校新时代的育人责任。工匠精神培育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最终教育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然而,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匠精神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隐而不彰,工匠精神培育窄化为技术技能培训,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形成制约。因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建议从激发潜能、丰富社会关系、实现个性自由等维度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审思,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澄明和厘清工匠精神培育的本质与本真。同时,学校、企业、家庭应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生成全面性育人理念,促进主体全面性发展,创设全面性教育场域,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我国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且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一新背景下,强调工匠精神将有利于打破三大壁垒,发挥不同以往的重要作用。正是在此新的背景下,其意涵也随着时代要求发生流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涵盖了"守"、"求"、"创"、"合"四个方面。为此,在培育路径上要转变功利取向,关注技术的人文向度和人的整体性育成;聚焦创新能力,推动习得性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借助普职渗透和职业体验,搭建工匠精神的成长阶梯;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助力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品质之陶融。
关键词:
智能化 工匠精神 时代意涵 培育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俊 陈蒙
高职院校是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然而,当前支撑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中主体意识缺失、教育价值取向技术化、忽略了工匠精神的人文性,严重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育成效。基于文化育人视角,应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等方面入手,加强文化植入和建构,培育高职工匠精神因子,重塑工匠精神的价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