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3)
2023(8410)
2022(6950)
2021(6155)
2020(4866)
2019(10853)
2018(10307)
2017(19546)
2016(10134)
2015(11255)
2014(11187)
2013(11071)
2012(10616)
2011(9765)
2010(10307)
2009(9823)
2008(8800)
2007(7944)
2006(7458)
2005(7192)
作者
(29863)
(24483)
(24399)
(22997)
(15585)
(11732)
(11101)
(9581)
(9375)
(8837)
(8427)
(8273)
(7930)
(7859)
(7759)
(7687)
(7219)
(7181)
(6975)
(6907)
(6357)
(5980)
(5944)
(5702)
(5669)
(5526)
(5502)
(5485)
(5065)
(4916)
学科
(48962)
经济(48923)
(28894)
管理(25973)
(25663)
金融(25663)
中国(23930)
(23351)
银行(23341)
(22828)
(21985)
企业(21985)
地方(20425)
(14476)
业经(13383)
(12442)
方法(11952)
(11544)
中国金融(11055)
农业(10580)
地方经济(10395)
数学(10153)
数学方法(10032)
(9903)
(8500)
贸易(8484)
(8161)
(7795)
环境(7661)
(7575)
机构
学院(143266)
大学(138721)
(62551)
经济(61101)
研究(54691)
管理(49688)
中国(49046)
理学(40722)
理学院(40232)
管理学(39562)
管理学院(39303)
科学(31278)
(30729)
(30448)
(27925)
中心(26632)
研究所(24826)
(24198)
(23323)
财经(22739)
(20461)
北京(20365)
(20268)
(20059)
(19992)
师范(19770)
(19736)
经济学(19499)
银行(19490)
农业(18411)
基金
项目(87497)
科学(68494)
研究(67765)
基金(60421)
(51832)
国家(51296)
科学基金(43651)
社会(42947)
社会科(40890)
社会科学(40882)
(36715)
基金项目(31212)
教育(29782)
(29770)
编号(27994)
(26256)
自然(25378)
自然科(24765)
自然科学(24761)
资助(24694)
自然科学基金(24286)
成果(23109)
发展(21663)
(21276)
课题(20928)
重点(20276)
(18968)
(18121)
创新(17760)
国家社会(17535)
期刊
(78510)
经济(78510)
研究(49864)
中国(37476)
(33339)
金融(33339)
(24442)
(22425)
管理(20706)
学报(18903)
科学(18480)
教育(18436)
农业(16107)
大学(14838)
业经(14094)
学学(13932)
技术(13336)
经济研究(12662)
财经(11311)
(9727)
问题(9684)
(8162)
国际(7653)
(7535)
商业(7294)
世界(7228)
理论(7143)
(7090)
技术经济(6922)
(6899)
共检索到247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近年来,国家推进产教融合的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是首次由国务院层面专门提出加强产教融合的文件;2018年2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产教融合予以细化;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2019年3月,发改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将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2012年是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三年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推动内审转型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年。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在总结前期内审转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把内审转型工作的重点进一步集中到有利于"控制风险"和"提升绩效"的核心领域,有力地推动了辖内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履职效果的改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据中国政府网8月12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2019年9月底前修订形成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清单事项,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先继  
真抓实干推动再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四川省劳动厅厅长蒋先继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工作,任务极其艰巨,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四川省在实施“再就业工程”过程中,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围绕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商亮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以党建考核为抓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量化党建工作内容,运用党建考核结果,以党建考核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官金  欧阳书文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的若干思考严官金欧阳书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亿万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兴未艾,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何把握机遇,正确引导,积极、健康、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是当前农村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一个重要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志荣  张亚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毋艳红,毋英明  
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它拓宽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为会计人员参与经济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是,就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使用情况来看,多数单位还停留在简单操作这一初级阶段,对会计软件的使用还仅仅停留在“算”的水平,真正用会计电算化得到的数据来参与卫生领域的经济分析和管理决策的单位还比较少。本文就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熊瑛  
卫生事业的改革可以讲是起始于医院改革,而医院改革是从经济管理开始的。医院经济管理几起几伏,目前处于徘徊、低落时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经济管理如何向纵深发展?根据“八五”期间卫生工作发展战略的设想:“八五期间主要是立足现有基础,理顺关系,调整结构,整顿秩序,提高效益,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我认为医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定华  
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是政府职能的一次深刻调整。在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时,须坚持权责相统一原则。放权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在法律法规框架和政府宏观指导下的自主办学,激发出生机与活力。为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近期教育部在出台《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研究出台了《高校教师职称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机制性创新。多年来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的一系列改革,使我国财政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然而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本期专题简要回顾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同时介绍了部分地区的改革经验,以期为各地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苏文川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需要向纵深发展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学会投融资体制研究会理事长苏文川编者按:中国投资学会投融资体制研究会与交通投融资研究会分别于1995年8月25日和9月4日在山东威海与北京成立。本文及以下4篇文章为两研究会成立大会及理论研讨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玉梁  
优化结构注重效益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向纵深发展本刊记者王玉梁利用外资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我国利用外资20周年,我国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抓住世纪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操作中,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校企合作缺乏"利益共同点"支撑,难以持久;二是高职院校大量设置成本低、容易招生的"文科类"专业,大大削弱了高等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