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8)
2023(11127)
2022(9794)
2021(9414)
2020(7870)
2019(18357)
2018(18615)
2017(35191)
2016(19241)
2015(21648)
2014(21724)
2013(21215)
2012(19284)
2011(17449)
2010(17456)
2009(16034)
2008(15417)
2007(13063)
2006(11614)
2005(10406)
作者
(53547)
(44193)
(43918)
(41949)
(28231)
(21220)
(20106)
(17445)
(16906)
(15781)
(15324)
(14691)
(14108)
(13874)
(13525)
(13485)
(13130)
(13025)
(12601)
(12459)
(10932)
(10925)
(10539)
(10114)
(10011)
(9898)
(9880)
(9766)
(8834)
(8582)
学科
(72779)
经济(72684)
管理(52340)
(50028)
(42542)
企业(42542)
方法(33167)
数学(27863)
数学方法(27524)
中国(21939)
(18916)
(18419)
业经(17061)
(16082)
(15495)
地方(14523)
理论(14360)
(13490)
贸易(13486)
(13110)
技术(13018)
(12966)
金融(12965)
(12916)
农业(12786)
(12307)
银行(12275)
(11761)
教育(11753)
(11161)
机构
大学(266883)
学院(262595)
管理(106405)
(103363)
经济(101025)
理学(92053)
理学院(91034)
研究(90341)
管理学(89559)
管理学院(89066)
中国(66456)
(58116)
科学(55370)
(47959)
(45099)
研究所(41029)
中心(39781)
(38673)
业大(37798)
财经(37780)
北京(37568)
(37113)
(36799)
师范(36531)
(34445)
(32788)
(30627)
师范大学(29940)
农业(29891)
经济学(29806)
基金
项目(178619)
科学(139991)
研究(134868)
基金(127860)
(110212)
国家(109261)
科学基金(93790)
社会(82272)
社会科(77840)
社会科学(77818)
(69089)
基金项目(68271)
教育(62045)
自然(60369)
自然科(58923)
自然科学(58909)
(58595)
自然科学基金(57816)
编号(56369)
资助(52385)
成果(47063)
(39450)
重点(39381)
课题(38772)
(37717)
(37583)
项目编号(35178)
创新(34856)
大学(34095)
教育部(34052)
期刊
(114304)
经济(114304)
研究(83959)
中国(53046)
管理(40044)
学报(39462)
教育(37724)
科学(36942)
(34577)
(34532)
大学(30355)
学学(27653)
农业(24303)
技术(23261)
(22750)
金融(22750)
业经(17708)
经济研究(17675)
财经(17662)
图书(16800)
(15012)
科技(14942)
问题(14640)
理论(14452)
实践(13252)
(13252)
(12544)
技术经济(12321)
(11981)
论坛(11981)
共检索到393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娟  尹敬东  
以人工智能、无人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评估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就业的影响,是当下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就业机会、就业结构和劳动力收入分配三个层面梳理了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文献研究显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加剧技术性失业、就业两极分化,并导致劳动力市场收入不平等,表现为劳动力收入份额的下降和劳动力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充分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和应采取的政策有所裨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杨倩  林航  吴龙珠  
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与前三轮工业革命的不同在于,新一轮技术革命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主要驱动力,数据成为全新且主导的生产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使社会经济愈加服务化、体验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为国际贸易格局带来积极影响,如数字贸易比重上升、贸易成本逐渐降低、国际贸易方式开始多样化、特色产品贸易日益增加、服务的可贸易性提升等;另一方面,它对国际贸易格局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诸如大宗商品贸易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减少,跨境电商平台的垄断地位得到强化,打破了传统商法的规则,更不利于用户隐私的保护。为此,中国政府需要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应对,使得我国外贸企业更好地享受新科技革命的红利,迸发数字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晨光  张永安  
从定义、目标、特点、内容、受体、功能、工具、要素的角度,对创新科技政策、创新政策、科学政策、技术政策进行了对比,指出创新科技政策更能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给予引导、规范和扶持。梳理了创新科技政策的作用要素及其作用路径,并归纳出企业响应创新科技政策的4个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启江,仇焕广,王济民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提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总结以前国内外农业科技革命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几点思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新科技革命是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和制度变革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飞跃性发展 ,必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深刻影响 ,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历史要求。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必须深化改革 ,为先进生产力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泽慧  
对林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突破口和途径的探讨江泽慧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始终处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在世纪之交,如何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肩负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实现林业建设速度、质量与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郜清攀  
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劳动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的"人格化"、劳动过程的"无人化"、劳动场域的"多维化"以及劳动分工的"去边界化"。人类劳动形态从过去的强迫性劳动转向志趣性劳动,从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从专业化劳动转向兼业化劳动,从生存性劳动转向体验性劳动,从物质劳动转向非物质劳动。这一变革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在劳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作用更为凸显,基于志趣的小众化研发型劳动组织成为主流以及劳动与闲暇从对立走向统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曾雪云  徐雪宁  
为适应科技革命下新时期的公司财务与创新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下的会计发展和国际交流,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以"智能化与信息科技革命驱动的财务成本会计研究"为主题,于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32次理论研讨会"。本次学术交流包括开幕式、主题报告、分论坛和闭幕式四个环节,共进行了8场主题报告和32篇论文的分组讨论。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贾庆轩院长,代表承办方致辞欢迎各位与会代表,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继连  王仁强  方金  
本文分析了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所处的农村经济体制环境 (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提出了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进程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万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各国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拼抢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尽管普遍认为科学革命还处在累积"异常"的过程中,重大突破仍在酝酿,但颠覆性技术、破坏性创新层出不穷,对全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格局都在引致一系列深刻变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重大原创性突破前夜中各种力量之间的"角逐博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低端要素吸引高端要素,以承接发达国家外包、接受FDI为主的要素集聚模式,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建立在新兴科技革命基础上的美欧等发达国家实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一方面对中国传统要素集聚模式构成冲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内包业"的兴起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进行大规模投资与兼并活动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从要素所有权看,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兼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获得发展所必需的稀缺要素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进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重"的新阶段,这既是传统要素集聚模式的升级,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有效应对新兴科技革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战略挑战的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现代化历史演进的最新表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质态”。从战略逻辑来看,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质量效益战略的客观需要,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从实践逻辑来看,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使新科技融入新产业,即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为核心引领,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产业集群为主阵地,以前瞻性布局和培育未来产业为突破点,以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要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培育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