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6)
- 2023(9682)
- 2022(7851)
- 2021(6974)
- 2020(5469)
- 2019(12390)
- 2018(11860)
- 2017(22091)
- 2016(11801)
- 2015(13052)
- 2014(13123)
- 2013(12857)
- 2012(12308)
- 2011(11237)
- 2010(11832)
- 2009(11148)
- 2008(10170)
- 2007(9518)
- 2006(8703)
- 2005(8145)
- 学科
- 济(51842)
- 经济(51800)
- 业(31525)
- 管理(31499)
- 中国(26857)
- 融(25818)
- 金融(25818)
- 银(23678)
- 企(23669)
- 企业(23669)
- 银行(23669)
- 行(23138)
- 地方(21881)
- 农(16886)
- 业经(14548)
- 财(13153)
- 制(12845)
- 农业(12162)
- 方法(12051)
- 中国金融(11091)
- 发(10885)
- 地方经济(10681)
- 数学(9904)
- 数学方法(9830)
- 贸(9164)
- 贸易(9147)
- 易(8804)
- 环境(8652)
- 务(8474)
- 财务(8437)
- 机构
- 学院(160413)
- 大学(156110)
- 济(67666)
- 经济(65990)
- 研究(60855)
- 管理(55545)
- 中国(53308)
- 理学(45035)
- 理学院(44473)
- 管理学(43812)
- 管理学院(43510)
- 京(35193)
- 科学(34145)
- 财(33689)
- 所(30502)
- 中心(29823)
- 江(27253)
- 研究所(26944)
- 农(26748)
- 财经(24853)
- 范(23406)
- 北京(23345)
- 州(23224)
- 师范(23175)
- 经(22355)
- 院(22320)
- 银(21346)
- 经济学(20843)
- 业大(20567)
- 银行(20529)
- 基金
- 项目(97428)
- 研究(77958)
- 科学(75897)
- 基金(65853)
- 家(56011)
- 国家(55407)
- 社会(48384)
- 科学基金(47125)
- 社会科(45911)
- 社会科学(45904)
- 省(40979)
- 教育(35435)
- 基金项目(33913)
- 编号(33421)
- 划(33054)
- 发(28308)
- 成果(28273)
- 自然(26757)
- 资助(26687)
- 自然科(26073)
- 自然科学(26071)
- 自然科学基金(25569)
- 课题(25183)
- 发展(23504)
- 展(23072)
- 重点(22656)
- 年(20992)
- 创(20801)
- 部(20513)
- 性(20125)
共检索到282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具体安排,勾勒出以高质量普惠金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普惠金融的价值内涵进一步丰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少波
<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87年我国首家信用评级机构成立至今,30多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从无到有,不断规范,逐步壮大。近年来,评级机构准入制度由审核制转为备案制、取消强制评级政策相继落地,信用评级行业正加速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进入转型调整阵痛期。评级机构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斌辉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开展的普惠业务已向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正在形成,通过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地区长尾客户融资的可获得性。金融机构通过完善数据使用配套技术标准与规范,在数据保护的前提下扩大数据共享,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有力的系统支撑,加强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形成了零售化、线上化、批量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晓乾
<正>数字化转型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这为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动能、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全国上下广泛而深入地贯彻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引导金融网点不断增加、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产品不断创新、普惠体系不断完善,可以说初步实现了普惠金融业务的边际扩大化,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当中我们总结出一个规律:普惠金融的发展短期看资源投入,中期看发展机制,长期看科技运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普惠金融取得长足发展,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卓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中国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业之本、应尽之责,凝心聚力、务实担当,持续提升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服务质效。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普润 陈绮琪
普惠金融的发展是贯彻金融政治性和人民性、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必然要求。在中国金融现代化建设中,深圳作为一个微观主体金融服务需求庞大且多样化的地区,正致力于构建领先的普惠、多元和可持续金融服务体系。在央地合作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深圳市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包括优化金融机构内部机制、支持地方金融组织业务、加强风险控制、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和素养,以及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此外,还提出了关于政策配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前瞻性研究的建议,以解决金融排斥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减轻金融不平等现象,为推动深圳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高质量发展 思考与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普惠金融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也是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使命,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强
结合国内外实践与理论研究,普惠金融高质量的任务要求可以总结为数字化、绿色化、生态化、负责任、可持续五个方面普惠金融是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民生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金融管理部门、从业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应深入总结普惠金融探索实践和工作经验,精准把握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乘势而上开创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事业新格局。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松 周鑫悦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效应,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矛盾。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倒N形,具有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抑制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课题组
<正>近年来,陕西铜川等地有序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探索经验、总结规律、服务改革,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金融系统将以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努力探索普惠金融助力经济转型和乡村振兴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助推新时期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时期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再认识2023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敏 张博文 许瑜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路径,本文以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导向,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任务,引入企业绿色创新、风险承担水平和数字化转型,讨论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绿色创新、风险承担水平、数字化转型是其中重要的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产业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支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但无法支持第一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敏安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再次面临挑战,推动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共同富裕对于普惠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蒋剑平 姜浩 朱旭
近年来,在政策引领和政府推动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普惠金融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效、夯实发展基础,奋力开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