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8)
2023(6188)
2022(5115)
2021(4556)
2020(3793)
2019(8037)
2018(7626)
2017(14459)
2016(7531)
2015(8082)
2014(7745)
2013(7619)
2012(6580)
2011(5837)
2010(5644)
2009(5206)
2008(4806)
2007(4021)
2006(3362)
2005(2683)
作者
(23638)
(19673)
(19558)
(18350)
(12271)
(9590)
(8714)
(7759)
(7448)
(6741)
(6669)
(6346)
(6278)
(6152)
(6006)
(5971)
(5944)
(5918)
(5606)
(5523)
(5107)
(4763)
(4516)
(4509)
(4397)
(4292)
(4284)
(4187)
(4151)
(3821)
学科
(30122)
经济(30087)
(27393)
管理(27157)
(21631)
企业(21631)
方法(15673)
数学(14337)
数学方法(14258)
(9539)
(8295)
贸易(8295)
(8160)
供销(8159)
(8084)
(8055)
业经(7181)
中国(7126)
农业(6425)
(5745)
环境(5302)
技术(4958)
(4937)
财务(4922)
财务管理(4916)
产业(4849)
企业财务(4648)
(4537)
银行(4506)
(4492)
机构
学院(110264)
大学(108746)
(47255)
经济(46641)
管理(45541)
理学(41188)
理学院(40782)
管理学(40135)
管理学院(39967)
研究(34557)
中国(25195)
(25081)
科学(23230)
业大(21601)
(21211)
农业(20348)
(18428)
(17556)
研究所(16601)
财经(15855)
中心(15724)
(14504)
经济学(14376)
农业大学(14188)
(14078)
经济管理(13457)
经济学院(13252)
商学(13251)
商学院(13141)
北京(12422)
基金
项目(83995)
科学(66515)
基金(63805)
(58314)
国家(57833)
研究(53343)
科学基金(49778)
社会(37171)
社会科(35481)
社会科学(35473)
自然(34629)
基金项目(34240)
自然科(33931)
自然科学(33919)
自然科学基金(33356)
(32844)
(27693)
资助(25012)
教育(23530)
编号(19048)
重点(18475)
(18064)
(17811)
计划(17509)
(17286)
创新(16958)
科研(16952)
(16204)
国家社会(16203)
教育部(15016)
期刊
(44325)
经济(44325)
研究(25275)
学报(22898)
(21088)
科学(19413)
大学(16464)
学学(16190)
中国(15168)
管理(14774)
农业(14126)
(12776)
业经(9249)
经济研究(9069)
商业(7966)
(7876)
技术(7691)
(7588)
金融(7588)
财经(7100)
业大(6733)
(6136)
(6024)
农业大学(5908)
科技(5795)
问题(5708)
商业经济(5240)
技术经济(5218)
(5085)
统计(4966)
共检索到140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卫民  赵璋  
从产品进入市场到普及的过程中,以旧换新消费的比例逐渐增大。该文从消费者、闭环供应链的规模和企业三个视角分析了消费结构变化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以旧换新消费比例的增大:初次消费者和以旧换新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均减少,且初次消费者减少较多;正向供应链的规模逐渐减小,而逆向供应链从无到有,规模逐渐增大,直至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的规模相等;制造商的利润逐渐增大,而回收商的利润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大至极值后有所下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鸿媛  陈臻  
以供应链的视角,考虑新老客户异质需求特性,构建基于以旧换新的技术创新系统,运用博弈论分析研发-产出两阶段的供应链博弈过程,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行为和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上成员的技术创新或定价均受成本、创新外溢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如链上叠加成本会左右创新因素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制造商的创新使上游有更大的定价空间;在部分条件下,制造商的创新投入主动权会削弱其先决优势,但创新外溢和效率的提高始终有利于自身收益的更大化,跟随者虽具有后动优势,但收益受限于创新外溢和效率;客户结构和旧产品状态也对两个参与者的收益有影响,且供应商更显著;旧产品折旧对创新、需求和收益有积极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周明  关新国  
采用stackelberg博弈的方法,以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销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为模型,在比较开环供应链和闭环供应链利润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再利用比例对闭环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经过分析论证得出只有当再利用比例达到一定条件时,企业实施闭环供应链才是有利可图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平平  徐杰  
文章研究了由一家制造商和两家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利用博弈理论对决策模型进行了分析。以往大多数文章都是把需求假设成确定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需求往往是不确定的,本文引入了需求具有随机性这一条件,并且研究了再利用比例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得到了闭环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最终利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凤娇  邹蔚  
废旧汽车的回收再利用是一个涉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性问题,而政府在废旧汽车闭环供应链的构建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重点研究"以旧换再"政策对废旧汽车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在介绍政府"以旧换再"政策基础上,考虑汽车两阶段生命周期的情形,分别构建了政府不采取和采取"以旧换再"政策的分散式决策的废旧汽车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进一步探讨了政府采取"以旧换再"政策对闭环供应链中的新汽车和再制造汽车的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新汽车和再制造汽车需求量以及原始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销售商的利润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销售补贴金额,实施"以旧换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废旧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焕勇  张震  
相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因素,消费者因素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选择及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尚有待深入研究。从消费者市场中析出一般消费者和绿色消费者,构建单渠道制造商-零售商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不同回收主体下绿色消费者群体规模大小及支付意愿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受回收模式转变的影响,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会随绿色消费者群体规模的增大而提高;同时,再制造产品会对新产品市场产生挤压,降低新产品需求。当绿色消费者群体规模比例一定时,在零售商作为回收主体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更低,需求更高,供应链整体效率也更高,因此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也更偏好该回收模式。此外,供应链成员均有动机让对方来负责回收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兴建   李永   马小刚   季洪悦   张昊  
针对线上“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模式下的供应链策略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提供线上延保服务和以旧换新服务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制造商与零售商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分析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策略,进而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决策机制,研究表明:在供应链定价上,产品批发价、产品直营零售价、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均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向变化关系;产品批发价、延保服务价格、以旧换新差价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直营零售价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延保服务价格和以旧换新差价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需求上,产品线上需求、延保服务需求、以旧换新需求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利润上,随着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增大,直营零售利润呈现下降趋势,线上零售利润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随着延保服务期限的延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下的产品以旧换新活动和延保服务供应链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兴建   李永   马小刚   季洪悦   张昊  
针对线上“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模式下的供应链策略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提供线上延保服务和以旧换新服务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制造商与零售商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分析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策略,进而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决策机制,研究表明:在供应链定价上,产品批发价、产品直营零售价、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均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向变化关系;产品批发价、延保服务价格、以旧换新差价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直营零售价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延保服务价格和以旧换新差价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需求上,产品线上需求、延保服务需求、以旧换新需求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利润上,随着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增大,直营零售利润呈现下降趋势,线上零售利润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随着延保服务期限的延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下的产品以旧换新活动和延保服务供应链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龙占璐  许文秀  吴金卓  
考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政府补贴及可再制造比例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构建一个由第三方回收商、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废旧电子产品再制造闭环供应链,运用博弈论研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在分散和集中决策时差别定价模型,并引入收益共享契约机制进行协调。最后,以某型号LED灯为例进行定价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及政府补贴可以有效地促进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制造;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相比,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零售的价格更低,系统利润更高;收益共享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整体协调达到三方共赢,各方收益增值份额主要取决于各方在闭环供应链上的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谈判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程华亮  杨西龙  
阐述了废旧电子产品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废旧电子产品供应链逆向物流模式,并为实施废旧电子产品供应链逆向物流模式给出了相应对策,对我国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小花  周维浪  沈莹  后锐  
针对两阶段闭环供应链系统,研究了"以旧换再"策略的实施条件,并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与协调策略。研究发现:(1)当再制造产品接受度和新产品耐用性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才实施"以旧换再"策略,否则不实施;(2)通过加强消费者环保意识、降低新产品的耐用性、提高再制造技术或者实施政府补贴等措施可以促进消费者参与"以旧换再"以及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3)再制造能力、政府补贴以及"二手市场"价格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和生产决策也具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改善分散化决策中的低效率,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对"以旧换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舒秘  聂佳佳  
在制造商存在产能约束下,建立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了三种回收渠道下的回收率、零售价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分析了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对回收渠道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产能约束时,制造商回收渠道中的回收率总是最高的,这与无产能约束时零售商回收渠道中回收率最高的情况明显不同;同时,若废旧产品回收转移支付价格较低,制造商会选择自己回收,此时的零售价最低,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利润最高;若回收转移支付价格较高,制造商会选择零售商回收,此时的零售价最低,制造商和供应链利润最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东红  王伟  孙彦彬  李丽萍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益、高效率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下,应积极倡导闭环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通过对文献的思考及我国闭环供应链主体行为发展现状的认识与了解,依据物流、资金流、服务流、产品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流程,分析得出影响闭环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经销商、消费者和回收商六大主体实施低碳行为的因素,进而依据问卷设计和调研,获得原始数据,采用粗糙集法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属性筛选,约简掉冗余的信息,建立闭环供应链主体低碳行为能力指标体系;为使主体更好地实施低碳行为,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指标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在确保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有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熊中楷  黎雪  
在细分绿色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的基础上,研究了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商生产再制造品时,OEM征收再制造专利许可费对OEM与再制造商相互竞争的供应链的影响。分别构建了征收专利许可费和不征收专利许可费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定价模型,求得了OEM和再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以及OEM的最优专利许可费征收策略,并对征收专利许可费和不征收专利许可费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分别分析了绿色市场份额大小和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度对最优专利许可费、产品销售价格、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喜  熊中楷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旧产品,然后制造商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零售商销售产品。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对制造商占主导的正向供应链和闭环供应链的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回收再利用率对闭环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存在最低或强制回收要求的前提下,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回收再利用率满足一定的阈值,并且回收再利用率越大,制造商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就越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