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2)
- 2023(6754)
- 2022(5681)
- 2021(5322)
- 2020(4316)
- 2019(10041)
- 2018(9692)
- 2017(18876)
- 2016(10089)
- 2015(11134)
- 2014(11051)
- 2013(10765)
- 2012(9761)
- 2011(8948)
- 2010(9019)
- 2009(8429)
- 2008(8095)
- 2007(6719)
- 2006(6091)
- 2005(5134)
- 学科
- 济(46413)
- 经济(46380)
- 管理(28505)
- 业(22565)
- 方法(22382)
- 数学(19276)
- 数学方法(18934)
- 企(17954)
- 企业(17954)
- 中国(12712)
- 地方(10137)
- 农(9790)
- 学(9725)
- 环境(9064)
- 业经(8744)
- 资源(8373)
- 理论(8053)
- 农业(7072)
- 和(6973)
- 财(6881)
- 城市(6799)
- 发(6795)
- 土地(6616)
- 划(6033)
- 贸(5397)
- 贸易(5394)
- 技术(5342)
- 易(5177)
- 人事(5060)
- 人事管理(5060)
- 机构
- 学院(147617)
- 大学(146000)
- 管理(58863)
- 济(56558)
- 经济(55168)
- 理学(51236)
- 理学院(50573)
- 研究(49967)
- 管理学(49368)
- 管理学院(49087)
- 中国(35848)
- 科学(33808)
- 京(31897)
- 所(24623)
- 农(23402)
- 财(23163)
- 研究所(22865)
- 业大(22778)
- 中心(22493)
- 范(21825)
- 师范(21656)
- 江(20933)
- 财经(19710)
- 北京(19677)
- 院(18800)
- 农业(18547)
- 经(18018)
- 师范大学(17702)
- 州(17503)
- 经济学(17351)
- 基金
- 项目(108271)
- 科学(86901)
- 基金(80683)
- 研究(74745)
- 家(71839)
- 国家(71358)
- 科学基金(61908)
- 社会(49539)
- 社会科(47152)
- 社会科学(47140)
- 基金项目(43550)
- 省(41957)
- 自然(41832)
- 自然科(40760)
- 自然科学(40751)
- 自然科学基金(39957)
- 划(35899)
- 教育(33393)
- 资助(32847)
- 编号(28751)
- 重点(24461)
- 发(24043)
- 部(23166)
- 创(21872)
- 国家社会(21197)
- 成果(20853)
- 科研(20471)
- 创新(20450)
- 计划(20296)
- 课题(19614)
共检索到202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宣羽 杨淇钧
工业废弃地,简而言之,就是曾为工业使用,后来废置不用的土地。工业废弃地(derelict land)一词较早出现于1950年比佛(Beaver)在《自然》(Nature)发表的"Rehabilitation of Derelict Land"一文,其如此表述:"被提炼或其他工业中损害的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柯健 Horst Brezinski
引言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工业设施都具有功不可没的地位,它们往往见证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工业文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看,进入高度工业化之后,出现了一些与工业化社会显著不同的特征,即进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杏村 陈浩 王晓玲
文章以2005~2012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旅游业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测度了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大小;同时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旅游效率的增速情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抚英
论文分析了我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中存在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法规政策滞后与缺位、发展模式单调趋同等三方面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理论观点,构建了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进而,对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进行解析,讨论系统进化的总目标、各子系统进化目标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协同目标;探索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以及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规划对策的框架和模式。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工业废弃地 土地更新利用规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斌
1引言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看来,自然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引擎和动力。现实中,以丰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城市,更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助力下,在全球化范围内一时兴起。但随着自然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有些甚至滑向衰竭,看起来资源枯竭型城市是遭遇了某种更大程度上的"资源诅咒"(curse of resources),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持续发展。在此,笔者从"资源诅咒"视角谈谈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劲松 王葵
1引言资源型城市以煤炭、石油、矿产、林业等自然资源为基础,虽有资源富集的优势,但也为资源所累,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结构单一。与非资源型城市比,由于以资源型企业为核心,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随生产需要而展开,而在服务、管理、协调和集散等综合功能提供上往往处于弱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小波
城市是一个生命活体,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早在1971年,霍尔(Hall)提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城市从"年轻的"增长阶段发展到"年老的"稳定和衰落阶段,然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衰落阶段,资源枯竭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笔者对枯竭型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盐业,从最初的三峡盐业考古发现到西南地区的盐业城镇研究,发现因盐而生的盐业城镇在一二十年的衰退里,失去了千年积淀的辉煌,甚至变成一座空城。但是,城镇中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独特景观令人震撼。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从文化复兴、景观复建和旅游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大鹏
旅游资源与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旅游观点下,匮乏与负面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的代名词。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一方面,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内在活力,提出了激活潜在旅游资源与盘活存量旅游资源的活化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象重塑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突破、以特色矿冶文化为核心、以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和以创新旅游产品为支撑的黄石市旅游形象重塑路径,使黄石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重塑"中华矿冶文化之都"的新形象,培育矿冶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并建立旅游形象重塑的长效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鹏 邓爱民 李莺莉
本文以旅游景区吸引力、星级酒店数量和旅游从业人数为投入变量,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为产出变量,利用2009—2014年的数据测算了全国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业效率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城市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存在明显的城市间差距,又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情况两个维度可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分为强力型、潜力型、乏力型和稳力型共四种类型。该结论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旅游业效率 DEA MI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华 陈乾 藏萌 熊莉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都将其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替代产业之一。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存在的城市形象与旅游认知屏蔽、城市建设与旅游功能脱节、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线路产品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认为铜川市应通过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完善城市旅游设施和功能、推出经典旅游线路、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健全旅游要素等路径,来破解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自18世纪工业革命起,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空前加快,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令人们享受到先进便利的现代化生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若干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便是其中之一。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旅游业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作用和途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复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Wanli Wu
1引言18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洲地区造就了一批矿业城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出现了大量矿业废弃地,从而导致了这些资源枯竭型矿区城镇区域环境的污染和自然景观的干扰、矿山地质灾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孔繁来
由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阜新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工业遗产利用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高峰论坛"于2008年10月18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财政部研究所、国家开发银行、北京旅游学院、第二外国语学院,辽宁省政府有关厅局委,以及河南焦作等10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论坛,围绕阜新工业遗产旅游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论坛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平 付艳华 张广新 郭爽
城市工业废弃地可能已经受到原有生产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原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废弃矿山,土壤重金属重度污染,生态恢复极为困难。植物群落的修复成为矿区生态系统修复中最为关键性的一步。通过对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并测定矿区的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转移能力,筛选出适合矿区土壤状况的重金属忍耐型植物,然后优选植被配置模式,并加强后期维护管理,完成植物修复工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江 冯姗姗
论文首先阐述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分析了工业废弃地的负面影响及其蕴含的资源价值,归纳了工业废弃地作为矿业城市新资源的潜在优势,引入资源"创新集成"概念,明确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延续、自然环境及城市体型环境综合提升的五个目标,最后探讨了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工业废弃地 工业遗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