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3)
2023(7522)
2022(5866)
2021(5332)
2020(4140)
2019(9016)
2018(8381)
2017(15738)
2016(7767)
2015(8422)
2014(7747)
2013(7662)
2012(6989)
2011(6491)
2010(6982)
2009(7178)
2008(5878)
2007(5628)
2006(5146)
2005(4296)
作者
(20567)
(17284)
(16846)
(15900)
(10514)
(8114)
(7522)
(6561)
(6381)
(6025)
(5826)
(5756)
(5346)
(5314)
(5294)
(5019)
(4878)
(4875)
(4725)
(4603)
(4252)
(3982)
(3951)
(3946)
(3854)
(3792)
(3753)
(3665)
(3504)
(3461)
学科
(32028)
(31765)
经济(31736)
(24580)
金融(24580)
管理(24050)
(23232)
企业(23232)
(23158)
(21939)
银行(21933)
(21393)
中国(17933)
农业(15799)
业经(12686)
(11889)
(11209)
地方(11109)
技术(11104)
中国金融(10930)
方法(8832)
技术管理(8788)
数学(7659)
数学方法(7606)
农业经济(7037)
(6820)
(6503)
财务(6490)
(6483)
财务管理(6480)
机构
学院(107440)
大学(102771)
(48682)
经济(47595)
管理(41311)
理学(34999)
理学院(34687)
研究(34631)
中国(34619)
管理学(34259)
管理学院(34042)
(23673)
(19683)
(19548)
中心(19176)
财经(18137)
科学(17355)
(17125)
(16752)
银行(16501)
(16418)
经济学(16166)
(15952)
金融(15631)
(15501)
(15399)
经济学院(14642)
人民(14316)
(14270)
业大(13892)
基金
项目(69902)
科学(56558)
研究(56317)
基金(50767)
(42393)
国家(41906)
社会(39200)
科学基金(37217)
社会科(37077)
社会科学(37070)
(29404)
基金项目(26715)
教育(23653)
编号(22832)
(22434)
自然(19942)
自然科(19542)
自然科学(19540)
自然科学基金(19193)
资助(18611)
成果(18502)
(18359)
创新(17258)
(17084)
国家社会(16846)
课题(15810)
(15500)
重点(15392)
(15008)
(14753)
期刊
(59353)
经济(59353)
研究(34109)
(29648)
金融(29648)
中国(25946)
(25387)
(17647)
农业(15440)
管理(15166)
科学(13856)
业经(13163)
学报(12773)
大学(11331)
学学(10953)
教育(9327)
财经(9034)
农村(8658)
(8658)
经济研究(8592)
技术(8570)
农业经济(7952)
(7777)
问题(7111)
科技(6116)
(5997)
技术经济(5627)
社会(5483)
理论(5298)
经济问题(5260)
共检索到173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方根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日前,财政部就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出台了贯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近年来,灵寿县以党建引领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源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坚持示范引领,筑牢乡村振兴党建基石。灵寿县汇聚党建力量,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高站位、高起点部署推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搭建党员作用发挥的平台,强化引导,让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狠抓落实中"打头阵""当先锋"。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位于福建泉州、与台湾一水之隔的晋江,是一座社会知名度较高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列全国县级市百强前列;上市企业数位居全国县级市之首;七匹狼、柒牌等几十个知名品牌企业的创立以及"著名侨乡"的美称都使小小的晋江名扬海内外。最近3年来,晋江再度为公众所关注的,是其自2015年以来开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其所发挥的最显著效应,是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从而推动了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忠  李爽  袁绍彪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发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江西省农商银行切实担负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全局出发,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关键词: 机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国强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既要坚决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又要坚决抓好乡村振兴这个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任务。为此,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思考和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任务,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八引"方面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履行政治责任、做好新时代三农金融服务的必然选择,是抢抓新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产品服务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活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共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敏  左小蕾  
为解决中低收入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小额贷款试点。尔后,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又成立了一大批小贷公司、村镇银行、邮储银行和民营银行。但是,这些新机构的关注重点还主要是在城市。经过近几年大规模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贫困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可是中低收入小农户贷款难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乡村兴则国家兴。40年前,我国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但迄今为止,农业依然是我国"四化同步"中的短板,农村仍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依山  王伟萍  
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政府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技术进步等各个途径进行努力,问题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首先借鉴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农村未来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然后探讨如何利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发展路径。经过研究发现,"有为""有效"政府所推动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结合农村金融市场"自下而上"的自生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所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乡镇基层组织,要利用好各种政策工具,成为"有为"和"有效"的政府,尊重农民需求,引导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有效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英杰  
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探究创新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各子维度均对乡村振兴水平具有驱动作用,这一结论在借助动态面板及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已逐步成为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乡村振兴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在引入创新活跃度这一调节变量后发现,创新活跃度的提高不仅对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具有直接驱动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驱动效应。为此,应深化科技创新赋能作用、拓宽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释放地区创新发展活力,以此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亚培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金融服务,并非是需求问题,而是有效供给不足,从而造成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因而,文章从农村金融供给入手,基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并从有效供给的入手,给出完善农村金融供给的思路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