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7)
- 2023(8021)
- 2022(6514)
- 2021(6107)
- 2020(4787)
- 2019(10469)
- 2018(10071)
- 2017(19244)
- 2016(10472)
- 2015(11418)
- 2014(10766)
- 2013(10388)
- 2012(9772)
- 2011(8827)
- 2010(9084)
- 2009(8498)
- 2008(8353)
- 2007(7760)
- 2006(7184)
- 2005(6341)
- 学科
- 济(37453)
- 经济(37334)
- 管理(36267)
- 业(34764)
- 企(27515)
- 企业(27515)
- 农(15308)
- 技术(12924)
- 中国(12586)
- 方法(12387)
- 财(10604)
- 数学(10503)
- 业经(10328)
- 数学方法(10310)
- 技术管理(9473)
- 农业(9412)
- 制(9352)
- 策(9278)
- 贸(8096)
- 贸易(8091)
- 银(8076)
- 银行(8065)
- 易(7910)
- 地方(7897)
- 行(7820)
- 融(6916)
- 金融(6916)
- 学(6577)
- 及其(6525)
- 理论(6423)
- 机构
- 学院(142155)
- 大学(139074)
- 济(63400)
- 经济(62060)
- 管理(56322)
- 研究(51112)
- 理学(47532)
- 理学院(47063)
- 管理学(46363)
- 管理学院(46073)
- 中国(40754)
- 财(30099)
- 京(29187)
- 科学(28287)
- 所(24896)
- 农(24341)
- 中心(23844)
- 江(23433)
- 财经(22236)
- 研究所(22141)
- 经(20212)
- 业大(19397)
- 农业(18796)
- 院(18784)
- 经济学(18722)
- 范(18630)
- 师范(18496)
- 北京(18408)
- 州(18151)
- 经济学院(16686)
- 基金
- 项目(91355)
- 科学(73434)
- 研究(71801)
- 基金(65693)
- 家(56746)
- 国家(56201)
- 科学基金(48488)
- 社会(46653)
- 社会科(44211)
- 社会科学(44204)
- 省(36050)
- 基金项目(33015)
- 教育(32243)
- 划(29943)
- 编号(29327)
- 自然(28859)
- 自然科(28182)
- 自然科学(28175)
- 自然科学基金(27695)
- 资助(25970)
- 成果(24671)
- 创(21993)
- 课题(21011)
- 发(20880)
- 创新(20767)
- 重点(20534)
- 部(20210)
- 国家社会(19708)
- 制(19057)
- 性(18578)
共检索到22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洁
加快构建和应用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新质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需要科学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正视过程中面临的生产力水平与资源协同能力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以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农业强国建设。既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又要统筹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及粮食产业的衔接、整合、提升,对其进行拔尖、托底、塑形、扩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 郑霖豪 陈哲昂
国家经济安全是新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主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信心和决心。新质生产力通过经济赋能、安全筑基、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和内生保障,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但同时也面临产业挑战、资源挑战、贸易挑战、技术挑战和数据挑战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构想:突破瓶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开源节流,健全关键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我为主,完善与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协同攻关,构建适应科技强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监管升级,构筑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睿
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双轨制,再到市场体制等三个不同治理阶段。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层面,从对粮权结构、利益结构、治粮结构的分析,来探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变迁的内在逻辑,以期对做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一个趋势性的认识。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保障机制 变迁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广深
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1.农村贫困人口获取粮食的经济能力低,食品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是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众多。依据2005年农村绝对贫困线每人每年683元的标准测算,2005年末,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为2365万人。二是贫困家庭规模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晓燕 韩一军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粮食产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升级,推动粮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组织优化、经营增效、韧性增强和安全发展,从而实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前沿技术发展滞后、高水平人才支撑不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协同不足以及科研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四大重点方向:核心技术集成创新、不同层次科技人才梯队优化建设、不同类型组织体系的协同创新以及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升级。最后,从顶层设计、重点任务支撑和政策支持三个角度,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子铭 高鸣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引领粮食全链条减损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以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求为出发点,从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梳理了我国当前粮食损失的现状与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的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在理论逻辑上,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风险科学性防范和生产关系适应性优化来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在现实基础方面,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的客观条件日益完备,包括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资源投入水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和农业机械装备提档升级。然而,仍存在节粮减损体系有待健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面临挑战、高效粮食流通体系尚未形成以及节粮减损监管力度仍需提升等关键问题。未来应以制度系统性完善为先导,优化节粮减损工作体系;以技术跨越性提升为核心,夯实节粮减损条件基础;以组织适应性优化为重点,推进节粮减损协同参与;以策略匹配性协同为保障,强化节粮减损工作落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帆 宋洪远 高鸣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社会化服务主要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背景和政策要求出发,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分析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探讨农业生产托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托管的生成逻辑由逻辑基础、生成条件、表现形式、主要目的、重要前提等内容构成,在稳定产权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要素投入、降低成本与风险、提高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业生产托管面临服务体系不健全、供需矛盾问题突出、服务对象定位不清晰、服务组织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托管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推动小农户积极参与、完善粮食生产托管政策支持方式等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孟刚 蒋志敏
农田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保障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首先重视农田水利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创新农田水利公共制度安排。其次,要在引入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配套制度支撑,完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中央对土地出让收益的统筹力度,增加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并给予适当财政贴息,鼓励水利企业上市融资,建立"一事一议"激励约束机制,打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重困境。再次,要加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支撑,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公益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纪丽娟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逻辑起点及其取得的成就,发现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持续增产压力增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有待加强、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粮食流通体系不够畅通及粮食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应从筑牢粮食安全的底线与防线、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加大财政及金融支农力度、畅通粮食流通体系、提升粮食进口及来源通道的控制力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宁波 董晋
粮食生产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其中主产区作为国内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尤为关键。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体现在其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结构、生态安全和风险防控。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调出率,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均做出巨大贡献,而北方主产区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近年来国内粮食生产端出现一些新变化,尤其在生产成本与种粮收益、经营结构与生产规模以及外部环境风险等方面,这些变化直接关系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进而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应继续保护提高主产区政府抓粮生产和农户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高质量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增强粮食生产的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安全 地位 挑战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可山 刘华
农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大国粮食安全保障需要通过生产力的跃升解决未来“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必须基于大国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实际状况,结合农业产业特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重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新时代大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对耕地和种子、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农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大国粮食安全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补齐发展中的短板,促进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发生质的跃升,推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构建保障大国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为此,要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农业劳动对象,以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对农业劳动资料进行适宜性、革命性改造,打通农业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解决“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的关键力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刘同山
在提出充分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梳理中国农业政策从强调粮食安全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调整完善,分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食物供给安全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各界主要将粮食等同于谷物,较少考虑食物多样性,与“大食物观”下统筹考虑食物供给的要求仍有差距;食物生产供给管理存在“重粮轻食”的现象,基于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仍面临挑战;面对持续增加的多样化食物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食物浪费与过量摄入问题,受制于农业资源少、产后损耗高等因素,仅以国内资源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有不小压力。中国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时,需要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树立大食物观”融入农业强国建设,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树立大食物观下粮食生产与其他多样化食物资源开发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借助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食物生产供给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如
大食物观作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思路,对标粮食安全内涵主线中数量、来源、质量、能力四重向度,以我国自然资源禀赋为依托,以满足人民食物消费需求升级为旨归,以“多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内核为动力,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科学指引。梳理以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逻辑思路,使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食物观的真理价值,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认知的跃升转型,清醒认识“两个大局”下优化粮食安全理念的紧迫现实。大食物观内蕴的现代化要素、社会主义性质、人类文明性同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底层逻辑上高度耦合,决定了树立大食物观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而推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十月革命后,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列宁领导俄共(布)围绕如何战胜饥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列宁保障苏俄粮食安全思想。这一思想的内容要义主要包括:就地位而言,保障粮食安全实际上是一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就路径而言,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实行土地公有制,出路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动力在于适时调整粮食政策。列宁保障苏俄粮食安全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大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方法,对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列宁 粮食安全 土地公有制 粮食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