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7.7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4)
2023(9030)
2022(7512)
2021(6750)
2020(5390)
2019(12102)
2018(11752)
2017(22295)
2016(11577)
2015(12829)
2014(12622)
2013(12566)
2012(12051)
2011(10946)
2010(11260)
2009(10399)
2008(10670)
2007(9758)
2006(9033)
2005(8452)
作者
(33604)
(27797)
(27564)
(25913)
(17623)
(13147)
(12494)
(10645)
(10599)
(10062)
(9590)
(9424)
(8984)
(8972)
(8647)
(8622)
(8267)
(8084)
(7947)
(7567)
(7073)
(6828)
(6717)
(6362)
(6331)
(6319)
(6275)
(6263)
(5608)
(5443)
学科
(51612)
经济(51571)
(34880)
管理(34530)
(27375)
企业(27375)
(22683)
银行(22538)
(21258)
中国(19941)
(18266)
地方(18209)
(16255)
金融(16255)
技术(14919)
(14878)
业经(14024)
方法(13927)
数学(11464)
数学方法(11358)
(11271)
制度(11268)
农业(10655)
技术管理(10641)
业务(10624)
(10330)
地方经济(10157)
(9843)
银行制(9194)
(9027)
机构
学院(160943)
大学(158114)
(70351)
经济(68778)
研究(60129)
管理(59803)
中国(54903)
理学(48627)
理学院(48055)
管理学(47468)
管理学院(47141)
(35187)
(35081)
科学(33490)
(30215)
中心(28796)
(27555)
研究所(26713)
财经(25984)
(25856)
(25348)
银行(24210)
(23438)
北京(23197)
(23068)
(22494)
(22027)
(21969)
师范(21828)
经济学(21766)
基金
项目(97824)
科学(77584)
研究(76054)
基金(68639)
(58815)
国家(58247)
科学基金(50167)
社会(49036)
社会科(46644)
社会科学(46637)
(39982)
基金项目(35524)
教育(33530)
(32628)
编号(30463)
自然(29210)
自然科(28541)
自然科学(28537)
自然科学基金(28008)
(27914)
资助(27105)
成果(25313)
(23461)
发展(23085)
课题(22754)
(22668)
重点(22366)
创新(22185)
(20993)
国家社会(20420)
期刊
(87433)
经济(87433)
研究(58291)
中国(43386)
(35929)
金融(35929)
(26608)
管理(25873)
(25544)
教育(21123)
科学(20893)
学报(20256)
农业(16158)
大学(16046)
业经(15551)
技术(15311)
学学(14912)
经济研究(14133)
财经(13240)
(11372)
问题(10632)
(9074)
论坛(9074)
科技(8989)
(8854)
技术经济(8796)
国际(8553)
(8428)
理论(8284)
商业(8192)
共检索到28160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国内外形势对银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银行业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方面,机构改革全面推进。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并由此带动其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内部管理全面加强。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有效银行监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的方向,对国际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增强银行业的稳健性。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艳红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缺陷。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快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标准的修订步伐。《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11月12日在G20首尔峰会上通过。国际社会旨在通过对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变化分析研究,可以把握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提供思路。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新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正旺  
顺应《巴塞尔协议Ⅲ》,我国监管部门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并对贷款拨备的指标即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作了具体规定。论文分析了2011年以来我国上市银行的拨备现状,重点分析了这两个监管指标对上市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炯  吕智浩  
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银行业是一个划时代变革,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也于2011年4月末推出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监管标准);同时,"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深化,同业竞争越来越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张友先  
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根据《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我国银行业监管新工具箱的核心监管工具仍然主要是资本和拨备要求。而在信贷规模高速增长之后,2010年我国银行业已进行了大规模外部融资,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争  冯智清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在强资本约束下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凸显。本文基于新资本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的新规定,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在总结归纳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实践基础上,从银行业务转型和资本工具创新角度出发,探讨了监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和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耀青  于研  
依据巴塞尔协议III的标准,中国银监会推出的新的监管标准将会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经营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通过基于18家国内商业银行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银监会新的监管标准,短期内可能会对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业务扩张和利润增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冲击。然而,从长期看,这将有利于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银行的稳健性,从而增加银行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宇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成为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次贷危机后,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巴塞尔协议提高了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并主张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建立监管资本约束下的银行信贷最优选择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银行资本金下降或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那么在宏观经济波动时,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会更大。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监管标准和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紧密相关,而银行的资本缓冲是信贷顺周期波动幅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该分析表明巴塞尔协议Ⅲ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增强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效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经济扩张时期要求银行提高资本缓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三方面改革中的长足进步,简要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过程,以及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开放状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熊启跃  
总结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金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我国监管制度也有了长足进步。总结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金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静  姚奕  
2010年11月召开的G20峰会审议通过了Basel III改革议案,新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监管新标准,有助于提升银行系统稳健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资本压力,进而影响银行的业绩。本文在综述巴塞尔III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国内银行业实施巴塞尔III的优势和劣势,建议银行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深化新资本协议应用范围,结合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有效评估各类业务综合成本收益率,合理开展资产配置和差异化业务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高银行开展业务的主动性和议价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尚福林  
2003年4月28日正式成立银监会,是我国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十余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银监会始终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导向,认真履行为民监管职责,持续加强科学审慎监管,不断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事业迈上新台阶。我国银行业监管取得的主要进展自成立以来,银监会紧密围绕"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我国银行业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监管标准要求都高于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尽管近年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在经历改制上市后,资本充足率及经营稳健性水平大幅提高,但我国新监管标准的正式实施,仍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经营行为,以及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框架带来一定的影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