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6)
- 2023(17393)
- 2022(14960)
- 2021(13891)
- 2020(11555)
- 2019(26586)
- 2018(26400)
- 2017(50567)
- 2016(27360)
- 2015(30711)
- 2014(30510)
- 2013(29919)
- 2012(27829)
- 2011(25087)
- 2010(24856)
- 2009(22421)
- 2008(21603)
- 2007(18816)
- 2006(16535)
- 2005(14401)
- 学科
- 济(111403)
- 经济(111215)
- 管理(76266)
- 业(72595)
- 企(58692)
- 企业(58692)
- 方法(47906)
- 数学(41438)
- 数学方法(40869)
- 中国(31956)
- 农(31318)
- 地方(27197)
- 财(26329)
- 业经(25442)
- 学(24361)
- 农业(21084)
- 贸(19669)
- 贸易(19655)
- 制(19156)
- 易(19001)
- 理论(17908)
- 环境(17802)
- 技术(17561)
- 和(17522)
- 银(17029)
- 银行(16969)
- 融(16740)
- 金融(16738)
- 行(16277)
- 务(16228)
- 机构
- 大学(381161)
- 学院(380536)
- 济(149712)
- 管理(149055)
- 经济(146379)
- 研究(131976)
- 理学(128944)
- 理学院(127452)
- 管理学(124986)
- 管理学院(124331)
- 中国(97454)
- 科学(83703)
- 京(82194)
- 财(67316)
- 所(66359)
- 农(66112)
- 研究所(60696)
- 中心(59944)
- 业大(59312)
- 江(55900)
- 财经(53704)
- 范(51963)
- 北京(51830)
- 农业(51816)
- 师范(51379)
- 经(48988)
- 院(48762)
- 州(45550)
- 经济学(44292)
- 师范大学(41658)
- 基金
- 项目(265466)
- 科学(208105)
- 研究(192389)
- 基金(191275)
- 家(168203)
- 国家(166780)
- 科学基金(142523)
- 社会(120048)
- 社会科(113568)
- 社会科学(113537)
- 省(104510)
- 基金项目(101522)
- 自然(93827)
- 自然科(91639)
- 自然科学(91614)
- 自然科学基金(89939)
- 教育(88475)
- 划(88325)
- 资助(78746)
- 编号(78494)
- 成果(63039)
- 重点(59955)
- 发(59603)
- 部(57870)
- 创(54971)
- 课题(54509)
- 创新(51310)
- 科研(51027)
- 教育部(49280)
- 国家社会(49000)
- 期刊
- 济(165649)
- 经济(165649)
- 研究(111110)
- 中国(75601)
- 学报(62992)
- 农(60569)
- 科学(57730)
- 管理(55388)
- 财(50152)
- 大学(47689)
- 教育(45182)
- 学学(44841)
- 农业(42352)
- 技术(34173)
- 融(32295)
- 金融(32295)
- 业经(28741)
- 经济研究(26205)
- 财经(25412)
- 经(21749)
- 业(21709)
- 问题(21344)
- 图书(20550)
- 科技(18853)
- 版(17962)
- 技术经济(17858)
- 理论(17672)
- 资源(17122)
- 商业(16814)
- 现代(16774)
共检索到560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琦 张辉 王桂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要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也必须直面内外部发展环境中的矛盾叠加、风险汇集问题。当前安全概念不仅囊括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传统内涵,更增加了社会治理、利益协调、瓶颈突破、制度运行平稳、突发状况处理等多重维度。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方针,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经济建设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新安全格局在保障新发展格局时需要内外兼修以防范两个市场带来的交叉风险,尤其注重增强具有主体地位的国内大循环,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强化循环韧性,方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掌握历史主动、实现自立自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琦 张辉 王桂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要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也必须直面内外部发展环境中的矛盾叠加、风险汇集问题。当前安全概念不仅囊括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传统内涵,更增加了社会治理、利益协调、瓶颈突破、制度运行平稳、突发状况处理等多重维度。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方针,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经济建设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新安全格局在保障新发展格局时需要内外兼修以防范两个市场带来的交叉风险,尤其注重增强具有主体地位的国内大循环,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强化循环韧性,方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掌握历史主动、实现自立自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贤操 邓世豹 袁继红 黄晓凤 张知干
2022年12月17日,由广东省社科联主办、广东财经大学承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经济安全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多视角的深入学习。辑录于此的5篇文章,聚焦于“国家发展与安全”这一宏大时代主题,从解构统筹发展和经济安全的“义”“理”“术”,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法治保障探讨,从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三重意蕴剖析,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路径追寻,以及对二十大“关键时刻”的历史观照等,各位学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个人观点。
关键词:
安全格局 统筹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翟向坤 蔡克信
<正>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里,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瞩目成绩。2023年旅游业更是进入全面强复苏的新阶段,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按可比数据口径,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已超过了2019年同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盼
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决定着新发展格局能否行稳致远。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体性的视角出发,分析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意涵,并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两点切入,讨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从历史逻辑来看,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道路加以回顾与反思的重要成果,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客观诉求;从现实层面而言,统筹发展与安全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发显著所采取的实际考虑。发展与安全是一对辩证关系,两者是一个整体,需要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全面协调发展与安全。一方面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打造"政产学研用"各方参与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开放型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化风险于无形,实现包容性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鹰 张秀青 梁腾坚
入世20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大进小出”已成常态,其中蛋白类食物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食物自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国家粮食安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食物安全问题愈来愈重要。因此,有必要将粮食安全进一步向食物安全扩展和延伸,更加强调粮食安全基础上的食物安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要在明确战略底线和战略思路的基础上,立足国内打好种业翻身仗,着眼于国际打造海外供应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农业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食物安全 食物自给率 农业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宋嘉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阐释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可行性,深入剖析了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现实基础,进一步提出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现路径和优化对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领域在生产、加工、流动等环节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面临产能提升后劲不足、区域差距日渐显现、产品收益普遍偏低等现实挑战,与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差距。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粮食安全领域仍有可探索的新空间与新动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还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因此,在具体对策上需要筑牢粮食安全人才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收益保障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完善涉粮领域多元投入机制,健全粮食安全支持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粮食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 粮食安全 保障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宋嘉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阐释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可行性,深入剖析了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现实基础,进一步提出了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现路径和优化对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领域在生产、加工、流动等环节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面临产能提升后劲不足、区域差距日渐显现、产品收益普遍偏低等现实挑战,与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差距。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粮食安全领域仍有可探索的新空间与新动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还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因此,在具体对策上需要筑牢粮食安全人才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收益保障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完善涉粮领域多元投入机制,健全粮食安全支持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粮食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 粮食安全 保障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敬子 高重阳 何祚宇
本文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风险波动纳入一个统一的贸易理论框架,考察了风险厌恶的代表性市场主体在供给侧对投入品来源地组合和在需求侧对出口品目的市场组合的决策机制,测算了供给风险分散指数和需求风险分散指数,探讨了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安全的构建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日本和韩国逐渐取代欧美发达国家,能够较好地分散中国的供给风险;相较于北美市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能够更好地分散中国的需求风险;中国整体供给风险分散水平处于长期的波动之中,而需求风险分散水平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能够分散中国的供给风险,尤其是农产品行业和矿产品行业的供给风险,但不能很好地分散中国的需求风险。通过构建潜在国内贸易流发现,畅通国内大循环可以提升中国整体需求侧的风险分散水平,但不能有效提升供给侧的风险分散水平。考虑供求风险分散并没有提升中国的福利水平,其中,无法有效分散的供给风险和进口成本的高波动性是导致中国福利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突破了当前有关产业链安全的理论模型构建和测度瓶颈,系统性评估了中国产业链安全的实现路径,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树荣 陈锴民
党的二十大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为乡村发展掀起新的高潮。从统筹发展和安全视角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多维目标的基础支撑。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着“无人种粮、无地种粮、无力种粮”的难题,生态安全面临着“农业发展、乡村建设、资金匮乏”的挑战,社会安全面临着“乡村危机、农民进城、改革冲击”的风险。基于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护发展:一是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保障与农民收入提升,着力强化财政支农、耕地保护、产业强农等政策措施,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二是统筹推进生态安全保障与和美乡村建设,从技术、空间、制度等维度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统筹推进社会安全保障与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破除城乡融合制度障碍,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石冬雪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依据我国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战略选择。2020年,学者们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现实原因、历史溯源、实施路径等方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还应从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构建,以及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发展等层面加强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尹树伟 张亮 朱晶 杜凯 连明霄
安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粮食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东北地区更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切实发挥好宏观调控“工具箱”作用。本文基于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采取经验总结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阐述了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下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中央关切的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审计的具体思路,明确了审计重点,对审计如何在保障东北地区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作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粮食安全 国家审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晶 臧星月 李天祥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交汇之际,全球粮食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这不仅会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保障与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本文聚焦分析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领域双循环的战略定位和相互关系,并在研判国家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内外部主要风险点和压力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发展格局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在于畅通粮食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该进就得进"和"该保必须保"双目标的协调统一,推动双循环"内外统筹,协调互促"。围绕粮食安全领域连通国际循环中的可能"断点"、治理国内循环中的内在"压力点"、抵御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潜在"冲击点",增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可着重从五个方面发力:一要转型粮食安全保障既有思维,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动力;二要筑牢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能力基础,激发国内循环运行活力;三要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外部粮源供应体系,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四要升级既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化解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冲击压力;五要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治理能力。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双循环 风险防范 全球治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喆 钟艺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求我国进一步增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的规范性、精准性和透明度,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及风险防控能力。《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是目前我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发展的最新成果,设置了常态化、固定化的安全审查机构,扩大了安全审查范围,细化了附条件通过审查的程序,并增加了审查决定的监督执行和违规处理程序,积极回应了新发展格局对其提出的制度供给要求。但《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在安全审查考量因素条款的设置、安全审查救济渠道及监督机制、防范化解风险的临时安全审查安排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或不足。将来我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应设置全面的安全审查考量因素条款,构建审查机构权力监督制度,并补充防范化解风险的安全审查临时措施,为我国开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燕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可理解为产业链供应链在遭遇外部冲击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迁时表现出的安全发展能力、抗冲击能力、自我调整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体现,较强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国家经济韧性的基础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我国总体已形成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但在新形势下也暴露出局部脆弱性问题。这既有外源性因素,也有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和阶段性特征等内在原因。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格局为重要战略引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全球化组织协同能力,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产业链生态化集群化建设,积极主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内外布局,努力构建安全可控、开放多元、协同高效及富有创新力、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供应链 韧性 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