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6)
2023(12248)
2022(10331)
2021(9807)
2020(8073)
2019(18612)
2018(18165)
2017(35026)
2016(18776)
2015(20686)
2014(20274)
2013(19474)
2012(17849)
2011(15828)
2010(15648)
2009(13829)
2008(13177)
2007(11472)
2006(9877)
2005(8141)
作者
(48616)
(40577)
(40380)
(38620)
(25907)
(19195)
(18306)
(15677)
(15499)
(14391)
(13806)
(13546)
(12783)
(12761)
(12579)
(12511)
(12080)
(11856)
(11682)
(11569)
(9919)
(9792)
(9723)
(9284)
(9215)
(9111)
(8761)
(8641)
(8017)
(7914)
学科
(73092)
经济(73025)
管理(54472)
(51841)
(42802)
企业(42802)
方法(33111)
数学(29604)
数学方法(29136)
(21561)
(20369)
中国(20333)
地方(17024)
业经(16468)
农业(14181)
(13361)
贸易(13353)
(13216)
(12994)
(12989)
(12516)
财务(12454)
财务管理(12430)
企业财务(11808)
技术(11779)
环境(11483)
(11417)
(11055)
(11021)
银行(11014)
机构
学院(246681)
大学(243675)
(103638)
经济(101531)
管理(99726)
理学(86368)
理学院(85458)
管理学(83957)
管理学院(83467)
研究(79815)
中国(60728)
(49875)
(48640)
科学(46259)
中心(38575)
财经(38394)
(36802)
(36798)
(35172)
(35084)
业大(33687)
研究所(33265)
(32437)
师范(32169)
经济学(31486)
(30550)
北京(30537)
(28868)
财经大学(28714)
经济学院(28495)
基金
项目(172458)
科学(138261)
研究(129223)
基金(126546)
(109049)
国家(108152)
科学基金(95185)
社会(83015)
社会科(78900)
社会科学(78881)
(67088)
基金项目(66959)
自然(61406)
教育(60248)
自然科(60021)
自然科学(60011)
自然科学基金(58933)
(56348)
编号(52432)
资助(51262)
成果(41596)
(38765)
重点(38680)
(37594)
(36595)
课题(36147)
国家社会(34618)
创新(34157)
教育部(33888)
人文(33319)
期刊
(110651)
经济(110651)
研究(71235)
中国(46260)
管理(38087)
(37140)
(31696)
学报(31663)
科学(31633)
教育(27591)
大学(26067)
学学(24403)
技术(24172)
(23597)
金融(23597)
农业(22006)
业经(18808)
财经(18263)
经济研究(17442)
(15709)
问题(14437)
图书(11857)
(11830)
技术经济(11746)
(11726)
现代(11505)
理论(11267)
科技(10810)
统计(10780)
资源(10643)
共检索到36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宏  
在中心区功能向外围拓展的过程中,广州市番禺区北部逐渐发展成由多个大型和众多中小型楼盘集聚的地区,人口激增、交通拥堵、配套缺失、功能混杂、用地零散、环境压力等逐渐成为困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棘手问题。借鉴荷兰阿尔默勒(Almere)新城发展中采取的绿色生态策略、空间结构策略、设施配套策略、综合交通策略、创新设计策略等策略,探讨以"新城策略"来解决番禺区北部地区所面临的空间无序的问题,构建一体化城乡生态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及交通体系,以提升地区特色,促进城市和地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芳岩  
本文介绍了南京河西新城的发展背景回顾了河西新城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新城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化发展,加强新城的规划建设,始终是西方国外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配置的主要途径。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开展新城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江  臧金源  赵继龙  
城市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演化过程,系统要素基于特定规则自发形成秩序。然而常规的城市设计模式却是基于"蓝图式"他组织展开,更加强调对结果进行自上而下的控制。以荷兰阿尔梅勒市奥斯特伍德为例,从开放系统的框架构建、自发要素的交互共生和组织秩序的有机生成三个层面,探讨使用形态约定替代形态设计的策略,提出面向操作层面的他组织与自组织规则,旨在为我国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自组织视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菂  李进  王正  
通过对2002年至2009年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空间特征及其与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大规模拆迁安置等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初步探究了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远离就业、交通不便、服务设施差以及居住分异现象等,并从城市规划角度就相关空间发展政策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今后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梅  
新农村建设中特殊类型地区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必须根据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区域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为此,需要制定和实施特殊性的区域公共投资政策,引导和调整特殊类型地区地方公共投资资金的产业流向和空间流向,发挥特殊类型地区的特殊优势与特色优势,促进特殊类型地区地方公共品供求结构的不断优化;还需要消除和防治各种假借特殊类型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公共投资之名的各种寻租活动,为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有朋  陈锦富  朱小玉  
在住房市场化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中观尺度空间作为一种特定尺度的城市空间,其功能与空间结构优化对减少居民出行距离、提高交通效率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关山口街区为研究案例,将出行需求作为核心因素,以减少私人长距离出行为导向,结合街区的空间布局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街区居民出行行为的数量、类型和频率,指出2km是居民出行活跃程度的临界尺度,该尺度在非机动出行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仍存在大量长距离、高频率的工作出行。中观尺度空间的规划布局应注重2km尺度内匀质的功能混合,将一部分的长距离出行内化于非机动出行可接受的尺度范围内。最后,从交通与功能空间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辉  史雅娟  曾春水  
利用GIS技术平台,采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中国船舶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船舶产业沿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呈现"T"字形空间布局,沿海初步形成5大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中,造船业和修船业以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浙江为主,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船舶制造业次之。娱乐船和运动船制造集中在广东和江苏两地,浙江和辽宁两地相关制造企业相对稀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以山东和广东为主。(2)中国船舶工业以金属船舶制造和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为主,不同类型船舶产业布局,区位指向明显。集聚程度以海港湾为中心沿海路方向按照空间距离衰减,并且沿海路方向,船舶产业布局呈现先布局船舶制造(维修和检测)、船舶配套,再布局船舶管理、船舶生产性服务业(船舶研发、船舶金融和船舶交易等)等船舶产业。(3)未来中国船舶产业发展,需要深度融入全球船舶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同时,加快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国际间合作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辉  史雅娟  曾春水  
利用GIS技术平台,采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中国船舶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船舶产业沿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呈现"T"字形空间布局,沿海初步形成5大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中,造船业和修船业以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浙江为主,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船舶制造业次之。娱乐船和运动船制造集中在广东和江苏两地,浙江和辽宁两地相关制造企业相对稀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以山东和广东为主。(2)中国船舶工业以金属船舶制造和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为主,不同类型船舶产业布局,区位指向明显。集聚程度以海港湾为中心沿海路方向按照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秋怡  甄峰  罗桑扎西  阎欣  郭素萍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江浦组团为案例地,结合刷卡大数据与城市空间小数据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并建立引力模型探究起讫站点周边空间因素对出行的共同影响。文章发现:新城的公共自行车出行以通勤为主要目的,高频出行多分布在较高用地混合度地区和关键空间节点周边,站点周边的地铁站、社区、就业地、餐饮服务设施的布局密度促进出行,而用地混合度、路网密度和除餐饮外的商业设施布局密度则抑制出行。结合新城紧凑的用地特征和通勤为主的出行特征,提出站点应布置在社区、地铁站等关键空间节点周边,同时避开用地混合度过高、支路稠密、交通流量较大或沿街商业设施密集的路段,为新城等共享单车市场难以覆盖区域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金飞  卞新民  彭长青  朱利群  
作物空间布局是耕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种具有自然、社会、耕作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的组合优化问题。传统的优化算法解决具有空间特征的组合优化问题的效率很低,或者难以解决。遗传算法是一种新的智能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利用简单的编码技术和遗传操作来高效的解决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遗传算法为空间布局优化模型的作物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鸿飞   张丽霞   杨芷琼  
为准确判断兰州市医疗服务现状,依据人口集中度、医疗设施分布等因素,选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4个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地理信息与官方统计等多源数据,并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再借助ArcGIS软件分析方法将POI数据生成各层级医疗机构空间分布图、核密度分析图与缓冲区分析图等,分析医疗机构的聚集程度,并形成第一、二、三层级医疗机构800 m、1 500 m与3 000 m的服务范围覆盖率以及服务范围等级图。结果表明:(1)兰州市整体医疗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聚集程度上,东部明显高于西部,以城关片区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2)从缓冲区分析图中可以发现,第一层级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区域,地区性特点突出,第二、三层级则随机分布。覆盖率上,城关片区与西固片区覆盖率更高,且第一层级医疗机构数量最多,空间分异大,第二、三层级数量少,分布相对均匀。(3)兰州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范围等级上,城关片区与七里河片区的医疗机构设施全面,分布较广,安宁片区与西固片区严重缺乏第二、三层级资源。建议从尊重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基础上完善医疗机构的空间配置,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预测年就诊量,加强建设各等级医院的分工协作体系,以及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增加就医需求多样化服务三方面,合理优化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贡生  
关于兰州城市空间布局,历史上多有变动。本文主要是基于西部大开发———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增长带的视角,规划了大兰州空间布局。主要包括核心层、次核心层、外围层,远期主要是与西宁、格尔木对接,形成经济增长带。为促成这一规划的实施,从现在开始,主要应着力于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破行政樊篱,尽快组织建立协调机构,平等磋商一体化问题;二是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促进大兰州空间布局尽快形成;三是要把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是以产业为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