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1)
- 2023(10626)
- 2022(8613)
- 2021(8228)
- 2020(6218)
- 2019(14410)
- 2018(14202)
- 2017(25325)
- 2016(14896)
- 2015(16817)
- 2014(16763)
- 2013(15697)
- 2012(14895)
- 2011(13626)
- 2010(13915)
- 2009(12265)
- 2008(12031)
- 2007(10904)
- 2006(10008)
- 2005(9378)
- 学科
- 济(54376)
- 经济(54330)
- 管理(33437)
- 业(31834)
- 中国(24729)
- 企(22575)
- 企业(22575)
- 教育(21345)
- 地方(20921)
- 农(19476)
- 业经(14366)
- 农业(13680)
- 方法(13515)
- 发(12764)
- 理论(11906)
- 学(11897)
- 地方经济(11132)
- 数学(10991)
- 财(10983)
- 数学方法(10805)
- 制(10047)
- 发展(10007)
- 技术(9979)
- 展(9879)
- 银(9762)
- 银行(9753)
- 融(9708)
- 金融(9705)
- 行(9524)
- 贸(9370)
- 机构
- 学院(194126)
- 大学(192573)
- 研究(73941)
- 济(69814)
- 经济(67807)
- 管理(63968)
- 理学(53131)
- 理学院(52300)
- 中国(51439)
- 管理学(51296)
- 管理学院(50892)
- 京(44857)
- 科学(44067)
- 范(39064)
- 师范(38824)
- 所(37307)
- 教育(34955)
- 江(33911)
- 研究所(33387)
- 财(33280)
- 中心(32952)
- 师范大学(31470)
- 农(30657)
- 北京(29742)
- 州(27296)
- 院(27260)
- 技术(26804)
- 业大(25770)
- 财经(25000)
- 职业(24518)
- 基金
- 项目(120436)
- 研究(100181)
- 科学(95523)
- 基金(79564)
- 家(67610)
- 国家(66731)
- 社会(59355)
- 科学基金(56217)
- 社会科(55839)
- 社会科学(55828)
- 教育(53043)
- 省(51411)
- 编号(45426)
- 划(44253)
- 基金项目(41526)
- 成果(39396)
- 课题(35842)
- 发(33258)
- 自然(32489)
- 自然科(31618)
- 自然科学(31614)
- 资助(31013)
- 自然科学基金(30985)
- 年(30470)
- 重点(28800)
- 发展(27310)
- 规划(27180)
- 部(27046)
- 展(26797)
- 项目编号(26104)
- 期刊
- 济(91163)
- 经济(91163)
- 研究(71642)
- 教育(60307)
- 中国(56685)
- 农(29925)
- 学报(25215)
- 财(25203)
- 科学(24793)
- 管理(24101)
- 技术(22669)
- 农业(20745)
- 大学(20566)
- 融(19171)
- 金融(19171)
- 学学(17305)
- 业经(17067)
- 职业(16927)
- 经济研究(13283)
- 坛(12106)
- 论坛(12106)
- 发(11897)
- 图书(11755)
- 问题(11712)
- 财经(11710)
- 技术教育(11540)
- 职业技术(11540)
- 职业技术教育(11540)
- 业(10924)
- 经(10225)
共检索到32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睿文 徐涵
高质量既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诉求。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加大、职业教育向终身化趋势发展、职业教育吸引力需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新加坡通过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H”型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系、采用科学的开发程序使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耦合、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将信息智能化手段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等路径实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该采取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相关招生考试制度、加深学院与企业双向合作、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类型结构、在教学和管理中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手段等方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睿文 徐涵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既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应然之举,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基。在专业化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形成,高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国家建构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多重背景下,新加坡通过以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教师入职门槛,校企双向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岗前岗后系统化培养,教师评价理念和标准符合职业教育特性,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等路径建设了一支高质量“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采取因“类”而异制定教师入职标准,健全校企双向协同育师机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等方式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关键词:
高质量 职业教育教师 新加坡 类型定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龙 郑亚莉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支撑。在技术变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合作加强的背景下,打造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尚存在人才培养方式滞后于产业转型需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质量人才标准不明确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要求,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和政策制度的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大兴 顾佳滨
温州、台州两地民营经济发达,急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供给。这既是践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区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观照现实,温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与地方社会服务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不匹配等问题突显,需要通过增强办学定位、“双师”建设、产教融合的适应性等路径,破解高质量发展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占营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事业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的总要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要遵循这一要求,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技术智能化、人口结构老龄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生源结构多样化等五个视角分析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变革和利益群体满意度提升等三个维度诠释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立德树人、体系建设、内部治理、数字化升级、国际品牌打造等五方面提出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办学状态、评价取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六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效验表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实施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槐福乐 常熙蕾 吕清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质”的发展仍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遵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性逻辑、政策性逻辑和战略性逻辑,阐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从生态平衡发展观、质量管理发展观和人本主义发展观出发,论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价值标准、功能标准与方法标准三个维度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准,并据此提出制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完善职业教育高质量标准建设、发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景刚 赵霞 蔡大勇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期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通过提升供给能力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着要素供给能力不足、政府供给有待加强、学校内部治理供给低效等问题。因此,建议从提高要素供给质量、扩大政府供给绩效、加大治理供给效能三个维度,创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帆
(一)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即要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着力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市场秩序,为优质优价、优胜劣汰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感"。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约束政府的权力,在目前"放管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市场主体 人居环境 供给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莉娟 谭福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职业院校助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探索质量新内涵与实践路径。基于对47所学校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研究,从群体关切、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实现维度、创新逻辑五个方面归纳职业院校赋能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认识困境、规划困境、效能困境是阻碍职业院校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促进的主要约束,因此,应着眼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亲农型质量评价体系、点群式校地职教联盟、集团化县域产教综合体,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农村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丹 王萌萌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利用数字化思维与手段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其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产教融合精准对接;普职课程双向融通;参与主体多元开放。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为:坚持培养德技并修的大国工匠;树立横纵融通的“大职业教育观”;打造开放性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构建多元开放的办学格局。因此,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数字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未来职业,提供“工作世界”的课程内容体系;立足社会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强化数字化院校建设,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维 杨红荃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质表现为人才培养对标区域需求、产教融合支持区域创新优化、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空间开发。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及功能定位的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共同利益的实现;外部动力机制为内生增长的知识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优化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规划、健康发展的协调适应性生态环境。由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特色化、开放化及一体化发展之路。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教育供需均衡,创建协同共治体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对标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构筑多元创新生态、打造区域职教品牌。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树超 郭文富
新百年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为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新路径,这就是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简称“三教”)协同创新之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三教”协同创新。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新路径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新型举国体制有其内涵与特性,能够传承传统举国体制的精髓,彰显整体性治理的突出特征,促使我国职业教育从功利化导向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育,使资源配置从计划为主转向市场主导,将教育主体由政府、院校等单一主体扩展为多元主体力量,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并聚焦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在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新型举国体制有助于激发资本与资源的凝聚活性,有益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多维发展。在实践逻辑上,表现为新型举国体制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逻辑,推动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入产业链的经济逻辑以及破解职业院校高质量建设症结的教育逻辑。以新型举国体制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在战略理念、实践价值、重点项目与体制机制等方面加以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缪仁亮 潘锡泉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凭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优势,为社会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助力缩小社会差距和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共同富裕。浙江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创新实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形成了系列经验。借鉴浙江经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需进一步深化职教改革,明确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向共同富裕输送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供给,促共同富裕提质增效;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均等,助共同富裕大步向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