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2)
- 2023(9496)
- 2022(7936)
- 2021(6926)
- 2020(5605)
- 2019(12455)
- 2018(12210)
- 2017(23407)
- 2016(12181)
- 2015(13758)
- 2014(13948)
- 2013(14024)
- 2012(13835)
- 2011(12810)
- 2010(13258)
- 2009(12285)
- 2008(11996)
- 2007(11004)
- 2006(10169)
- 2005(9732)
- 学科
- 济(81868)
- 经济(81813)
- 管理(28797)
- 业(28527)
- 地方(26733)
- 中国(22655)
- 企(22011)
- 企业(22011)
- 方法(21362)
- 业经(18785)
- 农(17755)
- 地方经济(17018)
- 数学(16925)
- 数学方法(16841)
- 学(13591)
- 产业(13266)
- 农业(12381)
- 发(12191)
- 融(11718)
- 金融(11717)
- 制(11178)
- 银(10923)
- 银行(10909)
- 贸(10857)
- 贸易(10845)
- 行(10761)
- 和(10494)
- 环境(10436)
- 易(10303)
- 技术(9607)
- 机构
- 学院(187042)
- 大学(184722)
- 济(91204)
- 经济(89471)
- 研究(74873)
- 管理(65701)
- 中国(56207)
- 理学(54309)
- 理学院(53574)
- 管理学(52884)
- 管理学院(52495)
- 科学(41685)
- 京(40606)
- 所(38442)
- 财(37879)
- 研究所(34280)
- 中心(32136)
- 江(30479)
- 经济学(29077)
- 财经(29038)
- 农(28358)
- 范(27562)
- 师范(27350)
- 北京(26794)
- 院(26493)
- 经(26031)
- 经济学院(25716)
- 州(24518)
- 科学院(22832)
- 业大(22730)
- 基金
- 项目(112509)
- 科学(88766)
- 研究(87016)
- 基金(79042)
- 家(67481)
- 国家(66850)
- 社会(57726)
- 科学基金(56633)
- 社会科(54890)
- 社会科学(54880)
- 省(45537)
- 基金项目(40986)
- 教育(37732)
- 划(36848)
- 编号(34989)
- 发(32724)
- 资助(31708)
- 自然(31666)
- 自然科(30861)
- 自然科学(30856)
- 自然科学基金(30313)
- 成果(29586)
- 发展(27540)
- 展(27077)
- 重点(25929)
- 课题(25672)
- 部(24099)
- 国家社会(24052)
- 创(23476)
- 创新(22004)
- 期刊
- 济(119840)
- 经济(119840)
- 研究(66875)
- 中国(44643)
- 管理(28681)
- 农(28365)
- 财(26953)
- 科学(24842)
- 学报(24553)
- 教育(22676)
- 融(21074)
- 金融(21074)
- 经济研究(20020)
- 农业(19410)
- 大学(19316)
- 业经(18984)
- 学学(17903)
- 技术(17711)
- 财经(15597)
- 问题(15392)
- 经(13937)
- 贸(11898)
- 世界(11646)
- 技术经济(11612)
- 国际(11045)
- 业(10432)
- 商业(10374)
- 图书(10166)
- 经济问题(10040)
- 经济管理(9654)
共检索到31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咏梅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社会分工扩大和深化的重要标志。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它在提升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不可小视。从产业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秋实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庆山 罗戎
在概述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企业创新、科技和文化融合、文化消费和数字产业互动等角度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当前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市场垄断、内容、版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梳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规制策略:完善大文化顶层设计、推进立法融合、建立健全数字文化自组织规制、推动公平竞争、创新数字内容产权模式和推动数字媒体文化消费。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媒体文化 规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莉 刘苗 周蕊格 唐恬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运用可视化分析技术,以音乐科技产业技术为例、Derwent专利数据库为检索范围,利用CiteSpace、Matlab等软件全面挖掘1960-2016年音乐科技产业专利数据,结果发现,音乐科技专利申请量呈现稳定高速增长态势,主要集中在乐器声学、音视频录制与系统等产业技术领域,比较发达的产业代表为YAMAHA、CAWAI、CASIO等机构。解析出音乐科技产业专利申请生命周期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1960-1972的停滞期、1972-1992的萌芽期、1993-2005的发展期和2006至今的成熟期。研究发现,音乐科技行业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快速发展,数字音乐是未来音乐产业发展主流;我国正处于音乐科技产业发展期,建议科技文化领域应关注重点发展方向、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结论对发展我国科技文化产业技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宝英 张蕙
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也正是在这样的资本、科技、人才全球化的国际大循环下,将有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赞誉的文化产业视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全国各省、市(区)坚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开创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深刻分析"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格局,剖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隐现的问题,积极探讨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重塑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产业生产力的组合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明月 雷尚君
促进国潮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国潮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是新时代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为国潮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时代动力;具有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为国潮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受众支撑;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为国潮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在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下,国潮文化产业发展在供给格局、创新格局、消费格局、竞争格局、辐射格局等方面呈现跨场景发展、数智技术驱动、消费群体扩容、中华文化产业渗透力不断提升、国潮文化海外传播增效等趋势。基于此,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积极有序发展国潮文化产业的行动指南,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国潮文化产业内涵;加强国潮文化产业现代化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国潮文化产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加强政策配套与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艳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老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老龄文化产业问题也日益呈现。本文通过对消费心理和参照群体对老龄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阐明老龄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剖析其中的内在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老龄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后金融危机时期,文化产业作为转变人类财富增长的新方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克服并解决发展困境、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的出发点和博弈新领域。伴随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世界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但文化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态势日趋严峻,南北"文化鸿沟"凸显。面对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非均衡态势日益严峻的巨大挑战,我国要紧跟时代步伐,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灵灵
文化产业就业弹性远高于三次产业,其就业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强;文化服务业的就业弹性高于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批零业;文化制造业从业者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企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的就业则主要分布在规模以下企业;东部沿海地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最多、从业人员队伍也最为庞大;女性在文化产业中有着较大的就业优势。文章还探讨了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乐华 张美英
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优质建设是提升各地区域优势、创建文化产业品牌形象、激发地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有效举措。在对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从文化、地域、产业经济与可持续性四个视角,探讨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的特殊性,总结中国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态势,提出中国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可基于社会网络、产业转型、遗产利用、产业创新等因素形成,并有着"带状线性"、"虚拟化"、"产学研一体化"等发展新趋势,利用Moran’s I指数从空间布局视角对中国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类型进行划分,针对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延伸协作区分别给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性 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琪嘉
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一是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二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化"趋势,即集群化、信息化、生态化。准确地把握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产业集群化大势所趋。产业集群化是指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地区产业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格局,是一种产业的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光
我国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状态,流通产业也必然要进入新常态之中。本文在分析了流通产业在进入新常态经济轨道发展的四个阶段后,重点阐述了流通产业的六点新优势,以作为在新常态发展下的突破口,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流通产业全面深化改革,在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随着流通新常态的到来,本文重点关注了我国流通企业政策的六方面诉求,以期在政策研究方面加大关注度,为我国流通产业在新常态经济下的发展开好局。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新常态 发展趋势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密
全球经济危机不仅导致国家和地区间的实力对比重新调整,更引起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转变, 低碳经济作为危机的产物进入人们的视野。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 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理念下,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环境产业。建筑领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建
未来信息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金建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当前,整个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冲击,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群和以信息产业为领航的新产业群蓬勃兴起,迅速发展.根据估计到90年代末,信息产业将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与新兴信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蕾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动力、空间布局演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历史对比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析的有机整体包括产业价值链结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结构三个层面。近十年内欧美等国家在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内容创意与渠道平台类等行业形成一定发展趋势,从而引发对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与政策的再思考。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结构优化 发展趋势 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