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9)
2023(6300)
2022(5200)
2021(4809)
2020(4018)
2019(8809)
2018(8703)
2017(15877)
2016(8272)
2015(9133)
2014(8480)
2013(8182)
2012(7738)
2011(6675)
2010(6742)
2009(6221)
2008(6108)
2007(5783)
2006(4962)
2005(3951)
作者
(21204)
(17850)
(17409)
(16379)
(11233)
(8398)
(7798)
(6709)
(6639)
(6362)
(6014)
(5905)
(5654)
(5417)
(5290)
(5221)
(5086)
(5057)
(4980)
(4978)
(4334)
(4286)
(4174)
(4135)
(4085)
(3954)
(3896)
(3847)
(3617)
(3405)
学科
(29016)
经济(28998)
管理(27255)
(27114)
(23741)
企业(23741)
技术(14716)
地方(11714)
技术管理(11324)
(11240)
中国(10751)
业经(10003)
方法(9101)
农业(7817)
理论(6611)
数学(6315)
数学方法(6248)
(6241)
教育(5861)
(5802)
产业(5685)
(5534)
(5185)
环境(5029)
(4827)
银行(4822)
地方经济(4772)
(4748)
(4716)
金融(4715)
机构
学院(104655)
大学(101451)
管理(42844)
(40263)
经济(39229)
理学(36335)
理学院(35930)
管理学(35412)
管理学院(35183)
研究(33546)
中国(25201)
(20987)
科学(19725)
(19005)
(18053)
中心(16887)
(15861)
(15752)
师范(15648)
(15106)
(14965)
业大(14754)
(14044)
研究所(13454)
财经(13367)
技术(12892)
北京(12656)
(12528)
师范大学(12183)
(12023)
基金
项目(71604)
研究(58269)
科学(57710)
基金(48490)
(40678)
国家(40200)
社会(37048)
科学基金(36010)
社会科(34930)
社会科学(34920)
(34616)
教育(26885)
基金项目(26559)
(25318)
编号(24493)
(21916)
自然(21258)
自然科(20786)
自然科学(20781)
自然科学基金(20419)
成果(19663)
创新(19254)
课题(18339)
(17185)
资助(16874)
重点(16163)
(15344)
规划(15082)
(14639)
项目编号(14509)
期刊
(51424)
经济(51424)
研究(32330)
中国(31102)
教育(20748)
管理(19048)
(15627)
(13451)
科学(13340)
学报(12486)
技术(12345)
农业(10735)
大学(10467)
业经(10157)
(9437)
金融(9437)
学学(9232)
科技(8671)
图书(7872)
(6847)
论坛(6847)
经济研究(6737)
职业(6554)
技术经济(6459)
(6415)
书馆(6204)
图书馆(6204)
财经(6138)
问题(5900)
(5432)
共检索到16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晓昌  
本文探讨了文化创新对于高教强省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建设高等强省对高教理论创新、文化育人、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推动高教文化精品走向世界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指出高教文化的先进程度决定着高教强省的建设水平。推进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转变,重在加强先进文化的引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各高等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批立项单位已确定。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如何真正成为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文化引领。而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实质是实现"育人为本"为前提的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田  
广东省委提出把广东建成教育强省的口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广东要建成高教强省应采取积极对策。其中转变观念是前提,制度改革是根本,资金投入是基础,引进人才是关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强省建设。2006年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2011年省第九次党代会又提出"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和任务。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推进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线,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管理职能,服务并助推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文化强省建设(一)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必要经费保障。安徽省坚持将文化建设作为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持续加大投入,2008年省财政厅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锁网  
围绕江苏省为什么要建设高教强省、建设什么样的高教强省、如何建设高教强省三个基本问题,论述建设高教强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高教强省的核心要求,建设高教强省首先必须解决投入问题和质量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静  
《中国高等教育》坚持"思想性、学术性、政策性、前沿性"的办刊定位,担当起"正视听、明学理"的"高教第一刊"的使命,成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良师益友。坚定政治方向,勇于担当使命。作为教育部主管的半月刊,《中国高等教育》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始终把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晓昌  
如何把握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率先探索。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以学生成长为导向,努力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在中央"顶层设计"和高校"基层创新"之间,省级统筹承上启下,担当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针。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发展之势、突出改革之魂、直面省域之难和探索治理之制,推动江苏省高等教育新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健  
在全国教育迎接新春天的时候,江苏也积极谋划高等教育如何加快由大到强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些年的发展,江苏已成为高等教育大省。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24所,其中本科院校45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旭红  潘艺林  
社会组织都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不同的组织,服务的内容与方式都有差别,准确定位与分工,是任何组织获得快速发展的根基。如果分工模糊或分工不当,势必职能错位,效率低下。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探讨,我们对研究型大学(以下简称“大学”)的职能会有新的理解,对大学与公司企业、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等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职能也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以大学精神为魂,大学文化为基,创新文化,引领未来,这就是我们对大学职能的崭新认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建龙  
<正>2023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编务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保障落实“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更好发挥学术文献信息传播、搜集、整合、编辑、拓展、共享功能”等要求,回收了499人次专家学者评审意见,刊发了来自68个机构、247人次的96篇研究论文,组织了多次馆长笔会,协办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取得了推进大学图书馆学术整合、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等方面的新成绩。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胡锦涛总书记立足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明察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在今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拓展和丰富了大学的功能,体现了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重大贡献。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勇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应该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即,自主创新要有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魄力;加强自主创新必须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必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必须增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策的协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华  
面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以及将中国看作"山寨大国""经济怪物"的偏见,"和式创新"对中国的崛起与创新发展模式,作出了独特的解读。和式创新基于中国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刚柔相济、智者求同的共建、共享、共赢的战略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与解决方案。和则成体,合则聚势。和式创新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打造全球化思维、战略思维和全球竞争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迈克尔·桑基  张永胜  肖俊洪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教学法为先模式"。文章认为在决定把何种技术工具应用于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法问题(我们打算如何施教)。文章首先阐述当今高等教育常见的几种不同教学方法,并从教学法视角提出如何选择不同技术工具支持我们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文章重点阐述如何创设主动、协作和真实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借助技术手段向远程学习者或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提供(与面授教学)相当的学习机会,如果不能说是更好的学习机会的话。文章介绍了一些好的案例,展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希望其他教育工作者能从中得到鼓励和启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华  
面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以及将中国看作"山寨大国""经济怪物"的偏见,"和式创新"对中国的崛起与创新发展模式,作出了独特的解读。和式创新基于中国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刚柔相济、智者求同的共建、共享、共赢的战略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与解决方案。和则成体,合则聚势。和式创新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打造全球化思维、战略思维和全球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