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7)
2023(2243)
2022(1715)
2021(1592)
2020(1302)
2019(2817)
2018(2801)
2017(5013)
2016(2782)
2015(3302)
2014(3403)
2013(3218)
2012(3179)
2011(2669)
2010(2718)
2009(2463)
2008(2591)
2007(2605)
2006(2289)
2005(1744)
作者
(7151)
(5846)
(5777)
(5392)
(3689)
(2762)
(2697)
(2248)
(2227)
(2163)
(2017)
(2011)
(1919)
(1776)
(1760)
(1744)
(1735)
(1671)
(1652)
(1612)
(1496)
(1485)
(1458)
(1415)
(1371)
(1360)
(1321)
(1277)
(1212)
(1188)
学科
(8837)
经济(8830)
管理(6159)
中国(4783)
地方(4218)
(3747)
企业(3747)
(3720)
文化(3708)
业经(3626)
(3572)
教育(3558)
理论(3250)
(2884)
产业(2587)
方法(2380)
农业(2235)
市场(1981)
(1893)
教学(1852)
建设(1807)
政治(1803)
工作(1802)
(1789)
文化产业(1766)
文化市场(1766)
研究(1748)
思想(1746)
(1706)
思想政治(1691)
机构
学院(34127)
大学(33613)
研究(11739)
管理(10582)
(9618)
经济(9181)
中国(8848)
理学(8074)
(8031)
理学院(7918)
管理学(7719)
管理学院(7629)
(6917)
师范(6874)
科学(6846)
(6727)
中心(5840)
(5590)
(5583)
职业(5390)
师范大学(5351)
(5341)
技术(5275)
教育(5198)
北京(5155)
(4579)
(4577)
研究所(4573)
(4520)
图书(4206)
基金
项目(20196)
研究(18383)
科学(14960)
基金(11762)
社会(10420)
社会科(9647)
社会科学(9646)
(9583)
国家(9418)
教育(9072)
编号(9063)
(9011)
成果(8529)
科学基金(7644)
(7193)
课题(7046)
(6462)
基金项目(6033)
项目编号(5467)
建设(5215)
规划(4953)
(4865)
重点(4815)
(4658)
(4572)
研究成果(4547)
(4372)
资助(4252)
(4146)
(4121)
期刊
(16195)
经济(16195)
中国(12648)
研究(11880)
教育(11452)
图书(5710)
学报(5029)
(5019)
管理(4961)
书馆(4702)
图书馆(4702)
(4690)
技术(4346)
大学(4312)
科学(4031)
职业(3662)
学学(3453)
农业(3450)
业经(3067)
(3010)
金融(3010)
(2960)
论坛(2960)
技术教育(2404)
职业技术(2404)
职业技术教育(2404)
高等(2383)
(2182)
(2088)
财经(2056)
共检索到63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文化引领风尚。大学文化最集中表现是大学精神,学风是其重要标志。学风是否端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大学文化建设的水平与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文化建设也只有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风,才能有效推进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经过近一段时期的治理整顿,我国大学的学风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中。好多大学结合先进文化建设,采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北坪  龚安静  
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优势,高校应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以"中国之治"铸就信仰之基、应对时代之变,讲好育人之魂思政课,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孙燕  
大学的文化精神对于大学组织发展而言是生命的和灵魂的。大学治理离不开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向和根本;大学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大学治理的规范和保障;大学文化的物质和环境层面是大学治理的基础和载体;大学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式和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遮蔽、大学制度文化的倾斜、大学环境文化的异化、大学行为文化中正义和良心的泯灭等,是大学治理的问题出现的根源。因此,大学治理需要从大学要"为人"而治,大学人要为"文化精神"而存在;大学要"为人"而设计,大学治理要为文化而塑形;大学治理要坚守文化公正和恪守自律这三个层面展开,并辅之公正的制度和良知双管齐下,才能促使大学治理在正确方向的引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志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崇尚学术是大学文化精神之所在;没有学术性就没有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缺失大学文化,学术难以生存和发展。中国大学发展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其表现形式是庸俗化、功利化和工具化,它根源于大学的学术性悬挂和遮蔽。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传统,关键是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仲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其改革与发展正走向深水区,面临着一些复杂的矛盾和困难。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发展的深入,进一步走向新的辉煌,这要求我们有众多的工作要做,其中,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党的建设,不断促进高校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根本好转,应是当前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正林  
《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它高度关注高教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勇于树立高教改革创新发展的旗帜,做好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一流的风向标。这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是当之无愧的"高教第一刊"。一是上承国家大政方针,教育政策解读精准。《中国高等教育》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一斌  
大学学风体现一所大学的风貌和精神,反映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彰显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学风不仅仅只是师生学习状态的外显,更凝聚在治学、教学与求学的全过程,并因学校不同而各具特色。优良的学风,是一种隐型的教育力量,能让处于该氛围中的人感受外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从而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它同时也是一种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国良  冯丽丽  
市场经济必须以高尚的经营道德为灵魂,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营道德是企业文化之魂。诚实经营是一种谋略,实际上也是市场规则的必然要求,要成就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诚实和注重信誉。本文指出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经营道德危机及其危害性,提出了经营道德回归,重塑企业文化之魂的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工  
商业街是中华民族在商品流通领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千年的产生、发展、演变,为我们呈现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商业及其文化的历史画卷。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发展的载体,成就了都市商业的繁华,造就了富有地方都市特色的商业文化。为我们今天的城市商业街向国际化迈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宪辉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现代城市特别是旅游城市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品牌。文章认为,承德要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必须要有文化支撑,散布于承德各处的独具特色的寺庙,承载着承德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寺庙,可以成为承德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昕  吕军  姜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凯  
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以"建设一流的安全高效文明和谐矿井"为目标愿景,深入推进以理念建塑、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素质提升、作风建设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工程,有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一、建塑安全理念,铸就文化之魂文化建设,理念先行。以理念渗透为先导,通过创新平台、丰富载体、持续宣贯,使广大职工的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做到思想上认可、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坚定、制度上坚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绍芬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主导。如何真正在弄清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来找到强有力的抓手,提出可奏效的建议,为我们大学更好的育人、提升文化涵养和品位承载使命,是大家多次研讨并高度关注的时代主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小锋  
教育部党组书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继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虽寥寥数语,但言简义丰、拨云见日,深刻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对教育、对人生、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意义,对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如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铸魂工程"的提出,正国民之识,铸学生之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全面深化教育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娜  王晓芬  
好的学风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争取生源。文章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存在学风不良的现状,分析制约学风建设的因素,提出独立学院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发挥学校的约束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