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2)
- 2023(13478)
- 2022(10661)
- 2021(9610)
- 2020(7729)
- 2019(17041)
- 2018(16673)
- 2017(31259)
- 2016(16610)
- 2015(18502)
- 2014(18022)
- 2013(17518)
- 2012(16182)
- 2011(14748)
- 2010(15286)
- 2009(14494)
- 2008(13523)
- 2007(12486)
- 2006(11458)
- 2005(10898)
- 学科
- 济(73776)
- 经济(73711)
- 业(52465)
- 管理(49718)
- 企(42063)
- 企业(42063)
- 中国(32131)
- 融(27070)
- 金融(27070)
- 银(25643)
- 银行(25615)
- 行(24947)
- 地方(24697)
- 农(22672)
- 方法(21409)
- 业经(20657)
- 技术(18402)
- 数学(17713)
- 财(17566)
- 数学方法(17522)
- 制(17409)
- 农业(16163)
- 发(13781)
- 贸(13033)
- 贸易(13014)
- 易(12561)
- 学(12544)
- 地方经济(12175)
- 体(11797)
- 技术管理(11695)
- 机构
- 学院(231265)
- 大学(227480)
- 济(100882)
- 经济(98795)
- 管理(85427)
- 研究(85080)
- 中国(71699)
- 理学(71404)
- 理学院(70595)
- 管理学(69466)
- 管理学院(69019)
- 京(49628)
- 科学(49546)
- 财(46999)
- 所(42619)
- 中心(40097)
- 研究所(38175)
- 农(38129)
- 江(37581)
- 财经(35759)
- 经(32376)
- 北京(32026)
- 经济学(31472)
- 范(31191)
- 州(30964)
- 院(30934)
- 业大(30912)
- 师范(30875)
- 农业(29020)
- 经济学院(28199)
- 基金
- 项目(147139)
- 科学(117078)
- 研究(112521)
- 基金(104247)
- 家(89950)
- 国家(89100)
- 科学基金(76772)
- 社会(72677)
- 社会科(69115)
- 社会科学(69102)
- 省(60357)
- 基金项目(54225)
- 教育(49545)
- 划(49128)
- 自然(45740)
- 编号(45336)
- 自然科(44755)
- 自然科学(44745)
- 自然科学基金(43929)
- 资助(41098)
- 发(38924)
- 成果(37388)
- 创(34245)
- 重点(33767)
- 课题(32868)
- 创新(32180)
- 发展(32050)
- 展(31501)
- 部(31045)
- 国家社会(30458)
- 期刊
- 济(120914)
- 经济(120914)
- 研究(76533)
- 中国(58088)
- 融(39860)
- 金融(39860)
- 农(37596)
- 管理(36805)
- 财(35689)
- 学报(32556)
- 科学(32083)
- 教育(29103)
- 大学(25743)
- 农业(24828)
- 学学(23971)
- 技术(21690)
- 业经(21347)
- 经济研究(19556)
- 财经(18137)
- 经(15774)
- 问题(15652)
- 科技(13778)
- 业(13714)
- 技术经济(12407)
- 贸(12198)
- 坛(12193)
- 论坛(12193)
- 国际(11701)
- 现代(11430)
- 商业(11311)
共检索到383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康杰
<正>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当年政府十项工作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在2023年9月首次提出,正经由技术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催生出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生产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推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晓东
<正>作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结晶,工业元宇宙正在开启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新篇章。元宇宙是数字化未来的具象化综合体。随着AR、VR、5G、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和沉浸感、参与度、永续性的实现,元宇宙将在数字化世界中重构现实中的社交、生活乃至经济与社会系统。工业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以其多样性、可持续性和可拓展性特点,成为当今社会持续创造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岷峰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金融强国的构建与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紧密相连,关键在于构建以数智化为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通过深入分析相关文献,揭示数智化、金融新质生产力、金融业发展及金融强国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数智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重要性,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当前,金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智化不仅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创新化,还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的过程中,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增强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优化了风险管理和决策过程,同时为金融科技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强大动力。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数智化技术,重点在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智能化服务体验、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以及风险管理与监控的优化。此外,构建数智化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还需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强数智化技术投入、保障数据安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合作、加强监管规范以及提升金融人才素质等。通过构建以数智化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可以有效促进金融强国建设和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为实现金融行业的智能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应进一步深化对数智化技术与金融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推动金融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迈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家进
银行转型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大数据技术正是商业银行深入挖掘既有数据,找准市场定位,明确资源配置方向,推动业务创新的重要工具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大数据"一词越来越被人熟知。面对这场"数据地震",银行业如何因时而变、因势而为?大数据将催生社会发展大变革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概念的机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其研究报告称,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将是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提高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少平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应以此为契机,实施教育、制度、设备、人员"四步法则"进行管控,创新活动方式,注重形成常态化管理,贵在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机制,可为安全管理上水平提供强大推动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相安 赵柯然 程佳军 赵瑞芳
[目的/意义]对科技创新前沿的掌握和占领是在国家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方法/过程]文章吸收借鉴已有情报方法体系中“依层次”“依过程”和“依对象”的经典建构思路,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两大重点情报任务,探索数智技术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赋能方式,构建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数智情报方法体系框架。[结果/结论]该方法体系由基础型的情报流程通用方法、集成型的情报任务专用方法和驱动型的情报数智赋能方法构成。其中,情报数智赋能方法描述了数智技术的赋能方式,包括赋能情报思维的“选择式”,赋能情报流程的“嵌入式”和赋能情报任务的“融合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仕斌
<正>随着大模型的不断进化,人工智能成为引领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企业从信息化、数字化阶段加速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智化时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关键词与数智化密切相关,一个是“新质生产力”,一个是“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容,更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佳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引导下发生“跃迁”的必然反映。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支撑下,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蕴含丰富的数智特征,其在赋能金融数智化时具有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实现融资结构持续优化、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价值蕴意,而且从内在逻辑看,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数智化的方向内涵。为此,应坚持纳入高端数据要素、夯实智慧化决策系统、打造智能型风险治理机制及做强超级数智化平台,从物质基础、技术关联、韧性支撑与依托载体等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数智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金融数智化 实现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2019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一书正式发行。该文集充分论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与欧美国家以旧体制来适应新形势的存在具有根本性不同,中国的生产方式是基于全球化的生产、生活、教育、通信的思想基础而建立的。我们变革了40多年,为的是适应这个网络化的时代;欧美守成了40多年,为的是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顺腾 刘惠琴 余继
实现政产学研的融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TOE理论,以114家数智新兴领域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深入分析政产学研协同的驱动路径。结果显示,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包括“多元多维综合驱动型、政企学协同型、企业主导型、环境支持型”四种类型。政府创新支持政策是企业突破自身条件及外界资源限制的重要驱动因素,产学研合作、学术型高管比例增强了不同主体和路径间类型化的协作机会。未来应集聚各主体协同创新合力,增强政府对创新系统的引导统筹作用,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诉求的产学研供需机制,探索形成契合区域发展特征及企业禀赋优势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秋实 李雯
[目的/意义]面向数智化转型是数智融合发展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数智化转型中发挥主体作用,其数字胜任力是服务转型的核心业务能力,关系到数智化转型目标的实现程度。[方法/过程]面向数智化转型目标,综合运用实地调研与访谈方法,掌握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数字胜任力现状,厘清数字胜任力内涵与维度。结合一手资料,通过扎根编码方法识别馆员数字胜任力影响因素,进一步收集问卷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从系统内外多因素联动效应出发,剖析馆员数字胜任力形成的组态路径。[结果/结论]总结出价值感知型、需求导向型、社群影响型和环境支持型四条高校图书馆馆员数字胜任力形成路径,据此提出高校图书馆馆员数字胜任力提升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光乾
随着ICO、大数据征信、量子计算、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场景广泛应用,其所蕴含的技术应用风险加速助推金融监管数智化转型。然而,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如何突破数字金融瓶颈、如何匹配技术金融场景应用、如何实现向数据决策型监管转变、如何应对“三流”集中演变风险等诸多新难题和新挑战。为防控新技术应用、新业务模式、新产品服务衍生的数字金融业态供给风险,应考察数字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现状,明晰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革新“数智化”监管理念和范式,并结合业务转型的本质和具体要求,系统构建前瞻性、专业性和穿透性的数智化监管规则及其治理体系,以提升金融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郁 杨乃定 王琰 王杜方玫
研发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复杂产品供应商被锁定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研发体系的中低端,从而限制了国内企业创新行为。基于逆向国际化理论、知识获取理论和创新行为理论,研究国内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对复杂产品供应商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基于182家复杂产品供应商的有效样本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在上述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亚青 赵美蓉 王志 马新宾 张志超 范晓彬 李新刚 王军
一年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为"2011计划")。该项计划的实施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等教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人们通常看不上微小的改善,同时又认为创新高不可攀。如果我们重视微改善,从微改善做起,创新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深刻影响生活的时代。李克强总理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双创产业园。但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是让人感觉到创新似乎是一个奢侈品,遥不可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