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8)
- 2023(6788)
- 2022(5256)
- 2021(4892)
- 2020(3992)
- 2019(8744)
- 2018(7987)
- 2017(15830)
- 2016(7979)
- 2015(8583)
- 2014(8138)
- 2013(7715)
- 2012(7165)
- 2011(6204)
- 2010(6359)
- 2009(6294)
- 2008(5343)
- 2007(4799)
- 2006(4472)
- 2005(4356)
- 学科
- 银(32701)
- 银行(32556)
- 行(31038)
- 济(29324)
- 经济(29303)
- 融(29061)
- 金融(29061)
- 业(23981)
- 管理(22032)
- 企(19921)
- 企业(19921)
- 制(17749)
- 中国(17151)
- 方法(12912)
- 中国金融(11714)
- 数学(11669)
- 数学方法(11605)
- 财(11393)
- 业务(11287)
- 度(10613)
- 制度(10609)
- 银行制(9872)
- 业经(8609)
- 农(8558)
- 务(8199)
- 财务(8184)
- 财务管理(8173)
- 体(8093)
- 地方(8026)
- 企业财务(7951)
- 机构
- 大学(100340)
- 学院(99541)
- 济(46378)
- 经济(45432)
- 中国(40353)
- 管理(39564)
- 理学(33114)
- 理学院(32877)
- 管理学(32511)
- 管理学院(32331)
- 研究(32162)
- 银(28375)
- 银行(27327)
- 行(25467)
- 财(25236)
- 融(20768)
- 金融(20424)
- 京(20282)
- 财经(20017)
- 中心(19741)
- 经(18315)
- 人民(16638)
- 经济学(16517)
- 财经大学(15405)
- 科学(15398)
- 经济学院(15192)
- 国人(15114)
- 中国人(15064)
- 中国人民(14943)
- 江(14876)
- 基金
- 项目(65863)
- 科学(52897)
- 研究(51788)
- 基金(49092)
- 家(41230)
- 国家(40889)
- 科学基金(36032)
- 社会(35159)
- 社会科(33736)
- 社会科学(33728)
- 基金项目(25243)
- 省(24636)
- 教育(21925)
- 编号(20559)
- 划(20270)
- 自然(20171)
- 自然科(19746)
- 自然科学(19743)
- 资助(19539)
- 自然科学基金(19379)
- 成果(17037)
- 国家社会(15838)
- 创(15480)
- 部(14833)
- 重点(14746)
- 发(14580)
- 创新(14536)
- 制(14312)
- 项目编号(13846)
- 性(13665)
共检索到168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健 王彦博 张杭川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全面落实金融科技战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转换发展动能和寻求发展突破的最佳选择。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数据化经营,数据治理能力和数据应用能力正逐渐成为金融科技转型竞争的新优势。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外部数据等海量数据,拥有良好的大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据应用 业务部门 数据资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德茂 蒋亮
金融科技的本质是现代技术为金融赋能。技术进步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增长动能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快金融科技创新,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转型赋能。金融科技为传统商业银行发展转型赋能的核心要义是要结合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长期战略,从"经营资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转向"经营数据"的数据驱动银行,充分发挥金融与科技各自的优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少军 计嘉仪 张月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爆发式发展,促使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以期赢得未来市场的竞争主动权。本文从资金投放和风险控制两个维度出发对金融科技赋能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进行研究,并探讨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所得结果显示: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能够增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放力度,降低支持实体经济时的风险水平;金融科技的运用对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小银行表现优于大银行。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力 张哲宇 何大勇
在经济形势诡谲多变的当下,各类风险突起,银行的合规力量和效能均略显疲态,合规成本节节攀升,利用金融科技对合规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了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从确定合规风险的分类机制、构建合规目标运营模式入手,提出建立有效可靠的合规管理体系,并将金融科技项下不同智能技术根据适应性、匹配性等原则嵌入合格风险管理的不同方面、不同任务,同步形成智能技术的应用评估框架;然后将该整体模式运用于商业银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中"客户导入"这一关键阶段加以分析,最后针对处于合规管理转型不同阶段的商业银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浩青
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原住民正在成为主流消费群体,我国制定并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已成为主要经济形态,数据要素成为第五类生产要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快了数字经济的建设步伐,催生了虚拟导购、在线购物、视频会议、远程会诊等非传统接触式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银行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有必要在这场数字经济变革中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数字化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日新月异,但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侧的发展仍旧滞后于银行业整体发展。其中,日益突出的矛盾之一是银行提供的传统金融服务无法高效、便捷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为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新期待、新需求,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发力线上服务,以"远程银行"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模式价值凸显,已成为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综合金融服务 银行业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服务模式,对实体经济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交易真实性无法验证、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及风险不可控等制约。区块链技术日益成熟,在解决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痛点上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信用穿透,保障交易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制约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企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璟怡 董梅 陈慧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浦发银行)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自2006年发布中国银行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已连续17年发布该项报告,持续打造“浦发绿创”品牌,以绿色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成为唯一入选《财富》杂志“2022年中国ESG影响力榜单”的商业银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晓林 熊健 张晔
基于2011—2019年中国171家商业银行数据,从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的视角出发,分析并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银行信贷供给增加,且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两个渠道对银行信贷供给起促进作用。相较于地方性、小规模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全国性、大规模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金融科技发展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信贷 市场竞争 技术赋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同金融的深层融合不断打破了现有金融业的边界,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业态,"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金融业的共识。金融科技不仅极大地改变了银行业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为此,2018中国金融创新论坛特设"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的赋能与共赢"圆桌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共聚一堂,探讨金融科技在银行中的运用与创新、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如何互利共赢,以及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范嘉
利用金融科技促进银行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与"BATJS"相继结盟,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更深更广领域的合作。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金融科技公司或用流量优势,或用技术优势,或携应用优势,与银行的业务优势叠加,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助力银行实现转型。为探讨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机构的合作机制,《银行家》杂志对飞贷金融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卜凡德进行了专访。作为长期专注于移动信贷业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创始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薛畅
金融科技能够打通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结构性壁垒,对绿色金融发展起到催化作用。本文立足于金融科技对碳金融影响的理论逻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数字化发展现状,并探究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发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基于此,针对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提出应用金融科技推动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碳金融业务全面转型,进而加速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薛畅
金融科技能够打通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结构性壁垒,对绿色金融发展起到催化作用。本文立足于金融科技对碳金融影响的理论逻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数字化发展现状,并探究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发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基于此,针对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提出应用金融科技推动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碳金融业务全面转型,进而加速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伟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个方面实践要求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下简称中银富登)自2011年由中国银行主发起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服务县域乡村实体经济,通过薄利微利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村镇银行领域大力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凌云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