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5)
- 2023(9735)
- 2022(7442)
- 2021(6232)
- 2020(4612)
- 2019(10533)
- 2018(10041)
- 2017(18188)
- 2016(9831)
- 2015(10920)
- 2014(10982)
- 2013(10796)
- 2012(10573)
- 2011(9852)
- 2010(10075)
- 2009(9010)
- 2008(9005)
- 2007(8118)
- 2006(7512)
- 2005(7151)
- 学科
- 济(52046)
- 经济(52012)
- 管理(24934)
- 业(24310)
- 地方(19757)
- 贸(19670)
- 贸易(19655)
- 易(18994)
- 中国(18244)
- 企(16750)
- 企业(16750)
- 业经(16337)
- 农(15438)
- 方法(12482)
- 产业(10906)
- 地方经济(10740)
- 农业(10735)
- 发(10217)
- 数学(9897)
- 数学方法(9817)
- 融(9427)
- 金融(9425)
- 信息(9296)
- 银(9103)
- 银行(9089)
- 行(8965)
- 总论(8929)
- 信息产业(8780)
- 环境(8653)
- 学(8279)
- 机构
- 学院(147662)
- 大学(143484)
- 济(64754)
- 经济(63424)
- 研究(58121)
- 管理(50641)
- 中国(43407)
- 理学(41850)
- 理学院(41293)
- 管理学(40672)
- 管理学院(40386)
- 科学(34317)
- 京(32201)
- 所(29687)
- 财(27556)
- 研究所(26642)
- 农(26548)
- 中心(25590)
- 江(24384)
- 范(21922)
- 院(21850)
- 师范(21718)
- 北京(21062)
- 财经(20928)
- 业大(20858)
- 农业(20465)
- 州(20191)
- 经济学(19707)
- 经(18806)
- 省(18730)
- 基金
- 项目(94460)
- 科学(73261)
- 研究(72305)
- 基金(64691)
- 家(56748)
- 国家(56247)
- 科学基金(46802)
- 社会(45848)
- 社会科(43685)
- 社会科学(43679)
- 省(38417)
- 基金项目(33150)
- 划(31636)
- 教育(31386)
- 编号(30277)
- 发(28062)
- 自然(27045)
- 自然科(26290)
- 自然科学(26284)
- 自然科学基金(25745)
- 资助(25625)
- 成果(24558)
- 发展(22905)
- 展(22507)
- 课题(22055)
- 重点(22007)
- 创(19595)
- 部(19521)
- 国家社会(19357)
- 创新(18388)
共检索到246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吕越 于喆宁 李天宇
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数字贸易为引领,有利于自贸试验区加大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压力测试,加快对标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扩大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充分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拓宽贸易渠道,为企业参与贸易活动提供更多契机;有利于推动自贸试验区企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价值链提质升级,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推进自贸试验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发展,缩小各自贸试验区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数字贸易为引领,是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自贸试验区仍存在的制度创新系统性不足,数字贸易方面负面清单较长,数据跨境流动受上位法限制且技术和平台支撑不足,以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尚不成熟等短板,自贸试验区应战略性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完善数字贸易负面清单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整合限制性措施;协助建立重要数据目录,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自由流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融入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戚桂杰 谷祖莎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系统集成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可以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上海、北京等自贸试验区出台众多数字贸易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具备了良好的数字贸易发展基础。数字贸易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国际合作、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可以有效助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基于当前自贸试验区数字贸易发展中存在的数据价值发挥不充分、知识产权规则尚未完善、市场准入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等问题,应循序探索合理的数据流动模式、完善知识产权相关规则、加快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负面清单制度改革、提升数字人才素养、完善数字贸易统计测度标准、激发数字贸易创新活力,促进自贸试验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数字贸易 制度创新 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铁山 裴兵兵
建立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陕西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重大机遇,发挥着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吸引和配置优质资源的功能,从夯实枢纽经济基础、建设对外开放门户和提升资源流动效率等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推动"三个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口岸和物流枢纽建设不完善,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不足,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等障碍。因此,需要从打造国际综合枢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等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春玲 全毅
福建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在商事制度改革、扩大开放、深化闽台融合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重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轻制度创新等问题。未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应主动适应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改革开放新形势新任务,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前沿地带。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思敏
我国对外开放正从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转型升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也正在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也是金融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推进金融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提升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我国金融业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自成立之初就强调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具有制度型开放的"基因"。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进程充分体现了制度型开放的理念、精神,使得金融开放向制度层面纵深推进,助力从规则、标准、管理层面上打造开放型金融体系的"升级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自贸试验区谋划金融开放创新,要围绕制度型开放的要求,在更高起点上支持和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探索金融创新领域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构建对标国际高水平的金融营商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奎
<正>自贸试验区金融驱动必须考虑好“有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更好做”的问题,才能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产生较好的政策效果2017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试验区)在舟山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围绕油气全产业链“131”目标(“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即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示范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雅芳 黄茂兴 陈若霏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为其实现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带来了新机遇。数字贸易通过贸易方式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贸易效率、扩展贸易深度和广度的方式,助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自贸试验区也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多重压力和挑战。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要以数字贸易为抓手,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强化自贸试验区环境建设,提升数字贸易发展质量;主动承担压力测试,争取数字贸易国际话语权;推动区域数字贸易协调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关键词:
数字贸易 自贸试验区 提升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家章 丁国宁 苏二豆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从理论逻辑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两个方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首先,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对我国渐进式改革开放模式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了开放理念、模式与战略上的创新。其次,尽管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创新成果碎片化、产业链不完善、服务业开放程度不高、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限等问题。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破除制约我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实施的针对性;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在自贸区内打造鲜明产业布局;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亮
贸易的结构、效益、实力、环境、可持续分别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关键、保障、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全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分别从整体、横向、纵向三个层面推演了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自贸区驱动”作用机理。其中,整体层面的研究表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自贸区驱动”内生动力包括资源配置、创新诱发、直接投资和技术溢出四大机制;横向层面的研究表明,基于自贸协定的相关条款,自贸区对贸易结构、效益、实力、环境、可持续的各个单独维度都能起到积极驱动作用;纵向层面的研究也发现,自贸区能够在宏观、中观、微观视域下分别驱动省域、产业、企业三个梯度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文章最后剖析了制约“自贸区驱动”效果发挥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因素,并从基础、内在、外延、异质性、伙伴选择五维层面给出了优化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闫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抓手,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自贸试验区不仅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桥梁,对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骏撰写,格致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详细介绍了上海自贸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果,包括体制机制、政策及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闫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抓手,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自贸试验区不仅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桥梁,对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骏撰写,格致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详细介绍了上海自贸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果,包括体制机制、政策及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张铨稳
首先使用文本分析法量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并运用熵权法构建综合指标评分体系量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之后基于2013—2020年自贸试验区所在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发现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自贸试验区,其制度创新可以通过提升区域生产效率以及提高区域市场发展程度,在总体和细分维度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爱俭 方云龙
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逻辑,在深刻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现实逻辑、理论内涵及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发展脉络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定位进行剖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系统集成思维开拓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是驱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循环的改革试验田和有力抓手,也是国内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和重要窗口,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枢纽作用。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差别化探索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先行先试制度红利,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用高水平开放实践助推国内外经济良性循环,共同驱动中国经济奔向高质量未来。
关键词:
双循环 自贸试验区 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